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拜忏时怎么做才能感应到三宝的加持

良因法师  2020/08/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拜忏时怎么做才能感应到三宝的加持

问:拜忏时怎么做才能感应到三宝的加持,才可以灭罪呢?

良因法师答:“  依此运心,随所兴起,计功分课 " ,依着这个仪轨虔诚恭敬,随文入观,然后要 “计功分课”,每天要做定课,比如发愿拜十万拜。如果没有固定的功课,心的力量沒办法集中,今天想拜就多拜,不想拜就少拜,总是随心所欲,这样懒散的心,跟虔诚恭敬的心是不相应的,而且也不是专注的。

但如果规定每天五百拜或一千拜,直到拜到十万止,有这样决心的时侯,就会很专注。就像太阳底下拿个放大镜来聚光,火就会烧起来。专注,才能感召三宝的加被,才会有力量。

事忏功德的生起,其实不是因为很努力的拜而生起,是因为努力的拜忏,感召到三宝的加持,所以能够灭罪。

事忏的关键是他力的加持,三宝的加持力。因此要感应三宝的加持,必须得专注,专心的拜八十八佛,专心的拜大悲忏,或者专心的持百字明。专注到这个点上的时候,滴水穿石,就会有力量,就会感应到三宝的加持力。自已的专注就像放大镜,三宝的力量就像太阳,两者相互作用,火就着起来了。

问:为什么说修事忏要有依止,修理忏也要缘事相呢?

良因法师答:“第一段叙忏意”叙述我们修事忏的意义,首先是“叙境心”,就是具体说明在面对修忏的境界时,应该怎么用心。

“如世常行:或依堂塔、或依缮造、佛名经教、礼诵诸业,皆缘事起。依此运心,随所兴起,计功分课。”首先讲到依止,“或依堂塔、或依缮造”  ,就是说要修事忏,必须有个依止。堂塔指殿堂或者塔庙,缮造指经典,比如修大悲忏、八十八佛,都要依据经论。塔庙、经典这是依止处。于所修的佛名号,或者经教的仪轨中。或是礼拜,或是读诵,这些业行,皆缘事相而起。就是说修事忏,必须要有三宝的境界,作为我们内心的依托。使修忏者心有所依,方能感应三宝的加持,而能灭罪。

在此附带一说,理忏一定不缘事相吗?并不是的。

比如我们拜八十八佛时,如果能同时观察能礼的我不可得,所礼的佛也不可得,却仍然虔诚恭敬的礼拜。能这样的礼拜,实际就是理忏了。所以说理忏,并不是一定把经本丢掉,把佛号放掉才叫做理忏。

就算缘着事相,持咒念佛拜佛,只要内心的智慧跟二空真如理相应,那就是理忏了。这里说事忏缘着事相而生起,但不要误解,缘着事相的仪轨而修,就一定叫事忏,把仪轨舍掉就叫理忏。

所谓的理,一切时一切处,穿衣吃饭都离不开这个理。要懂得这个理,拜佛也是理忏,持咒也是理忏。

弘一法师《南山律在家备览》忏悔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良因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内心有挂念,无法一心念佛怎么办

问: 我是一个初学佛的人,应该放下万缘念佛,但总是...

「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有什么区别

问: 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有什么区别? 大安法师答:...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容易吗

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众生却对...

达真堪布:念佛能治病,但我怎么还没好

问: 都说念佛好,能治病,能消业,我也念了,但是怎...

信力不够,心就容易散乱

问: 请教法师,现在念经持咒持名号,均是散乱心,心口...

明一法师:浅谈忏悔业障

一、忏悔的意义: 我们不管是做什么佛法的修行,最初...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韦驮菩萨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到普陀山,不管每一座寺院...

如何将烦恼转为菩提

问: 如何将烦恼转为菩提? 达真堪布答: 真正修大圆...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

百丈怀海禅师是禅宗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重要人物。著名...

世界众多,分四大种类

土,即世界,为众生所依居处。众生为正报,世界(土)...

应该怎样去理解空性

问: 空性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但也是最常被人...

简单的人生

桌上有一堆苹果,人们并不在意这堆苹果有多少,而是在...

素食中的天然补药

老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如果生病了就想起用药片来缓...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儒道的思想

问: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

简单判断肾功能的好坏

补肾的广告满天飞,补肾的大菜一个比一个受欢迎。然而...

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极乐世界

问: 念什么佛、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极乐世界? 慧律法师...

「碎碑刻碑」的典故

碎碑刻碑的典故,是在《感应篇注》里面谈到的。 孙思邈...

金字旁边两把戈

五欲害人,就好像脚踩在毒蛇上,你得一点五欲虚幻的快...

信为道源功德母

过去有一户豪门望族的长者,突发异想:寺院中有许多年...

人的贫富贵贱,到底是由谁来主宰

问: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天生聪明,家世显赫,富...

圣严法师:不要让「重话」变成「恶口」

「恶口」是用恶劣的、恶毒的、不堪入耳的言语侮辱人、...

觉悟的三个层次

觉悟既然是一个根本问题,就要知道觉悟的层次和内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