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

宽运法师  2013/09/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

百丈怀海禅师是禅宗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重要人物。著名的《百丈清规》便是由他制定的。据《五灯会元》记载:百丈禅师有一天上堂,下座后,众僧都已散去,独有一老人站着不走。百丈禅师便问其原因。老人回答说:“我不是人,实是野狐,迦叶佛时曾是这里的住持,当时有学人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我回答说:‘不落因果。’

因此便堕野狐身五百世,无法脱身,因仰慕禅师的修为,特请禅师慈悲开示。”百丈禅师默许了。于是老人合掌问道:“请问禅师,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百丈禅师答道:“不昧因果。”老人言下大悟,即礼谢道:“今承和尚代语,令我超脱狐身,乞和尚以亡僧礼送。”便消失了。次日,禅师在后山岩洞中发现一狐身,便用往生之礼葬了。

大家试想想,这个狐狸就是一种示现,说明了它在迦叶佛的时候,因为说错了“不落因果”一句话,后来反复思量:不是啊!因为佛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自己是不是说错了呢?就这一念的疑虑,便堕落狐狸身。其实,“不落因果”和“不昧因果”,到底有什么差别呢?这中间的一丝差别,就只是“迷”与“悟”;其实悟了以后,就无所谓因果不因果,但如果说“不昧因果”的话;“不昧”就是“不弃”,即是由于知道因果、明白因果,而把因果避开了。如何“避”呢?

我们经常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众生由于愚痴的关系,果报未现前时是不知道怕的,但当果报现前的时候,却又后悔莫及了。菩萨因为有智慧,所以不种因;不种因将来就无所谓“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的问题。我们今天既然知道了贪、瞋、痴的害处,便应该把它改掉;贪、瞋、痴三毒袪除了,将来就不必畏因果、落因果了。因此,如果我们所作所为,都是好的善因,对于修行来说,将会是很大的帮助。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不要执着于名相、文字,因为这些都是戏论,是全无意义的,我们应该以信、愿、行、证的方法来学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宽运法师文章列表

福为善眷属

过去,有一位国王以正法治化国家,深得人民敬仰,却因...

三宝是见证,因果是标准

大家要好好地学修佛法,这是头等大事。别的都不是什么...

都是归于你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

如何远离那些不顺的报应

我们应远离恶业,勤修良善,就不会遭如是报应,不遭那...

二十六刀的故事

在《观音灵感录》中有一个公案,也挺有意思。 清代有一...

悭贪独食不施与,生于食气饿鬼中

我们做烟烘,最大的功德是这些食气鬼,甚至各位你拜祖...

孝顺父母的方法与果报

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为胜福田,现世流布大名称,未...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明白因果》

因果问题,属于佛教的基础理论,也是佛法的核心。不明...

布施佛法的功德利益

《发觉净心经》讲:如果不是为了贪求果报,也不是为了...

为什么凡夫的世界都是种种障碍

我们看经文。这个是答相随性遍,以释相违性难。这个地...

学佛人的积极

世间有些人认为,学佛人很消极。在他们看来,因为很多...

【推荐】婚姻的五面镜子

原则一:不是去要求,而是向内求 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

息心贞信之士

息心,就是把追求世间五欲六尘的那个心止息了,隔断尘...

修行就是先苦后甘

大藏经里面有段故事:在一个深山里面,有七个人志同道...

台湾艺人席曼宁的学佛体悟

台湾艺人席曼宁过去曾三度入围金钟奖。每次她在准备得...

我们执着的只是心中的假相

佛陀把五阴的相貌讲出来,让我们提高警觉。五阴的真实...

修心要从八方面进行努力

人在生活中是否幸福、快乐、成功,很大程度上由心灵决...

见美色不动心者必获福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起意神先知。若问天神得知人们心...

圣严法师:心里不安的原因

很多人的紧张不安,多半是庸人自扰、自寻烦恼。凡是心...

四种马喻不同根器

一天,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

经常这样观想,随时都诸佛菩萨护念你

昨天讲的地藏菩萨圣德大观,他捡一个木头黑漆漆的地藏...

如何看待你家的小菩萨

以佛教而言,家庭即是弘法利生的基础,家庭成员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