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我们执着的只是心中的假相

净界法师  2014/08/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们执着的只是心中的假相

佛陀把五阴的相貌讲出来,让我们提高警觉。五阴的真实相是什么?你清楚了,你就不容易被五阴的魔境所转。

真本无阴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迷执故有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

首先真本无阴─真实的心性本来是没有这个五阴的假相。在我们一念的精真妙明,精纯而不夹杂,真实而不虚妄的微妙光明心性当中,是本来清净、本来圆满的;它本来就没有三界的生死果报,也本来没有烦恼的尘垢,乃至于无相的虚空,也是一念的无明妄想所生起的。所以在我们本觉妙明的、真精的心性当中,主要是因为一念的爱取妄想,而创造了种种的世界的差别,这种情况犹如演若达多迷头认影。

这是一个公案,我们说明一下:什么叫演若达多?佛在世的时候,在室罗筏城,有一个人叫做演若达多,这个人早上起床的时候,还没有很清醒…就半迷半睡的状态,他去照镜子;那么他本身没有很清醒,镜子又模模糊糊的,所以他照镜子时,突然间…诶!怎么只看到我的身体,没看到头呢?没有见到头啦!他就以为他的头失掉了,到处去找头…这时候有一个善知识过去啪——把他头打一下;诶!醒过来,原来头还在。

佛陀用这个故事是比喻什么呢?就是:这个人─他只相信镜子的影像,他不相信他自己的头;他自己头在,但是他不敢承认,他看到镜子上没有头,他宁可相信镜子的影像,他也不相信他真实的头在。

我们凡夫,我们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我们只相信─我们心中的影像,我们不相信我们内心─清净的本质。没有一个人去肯定、去回光返照,那个能念的心,它的本来面目是清净的,我们在乎的是─心中出现的那个假相;这个就是演若达多迷头—迷失了真实的头,我们只承认镜子的影像。

佛陀这个譬喻,譬喻的很好!我们由于过去的业力,创造了五阴身心这个假相,我们只承认这个镜子中的假相,至于这个假相背后那个镜子─那个能念的心、清净的心,我们却不敢承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济群法师:如何去除妄想

问: 怎样去除妄想? 济群法师答: 妄想和执著有关,...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诸同学!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两句经,是金刚经中最...

六道轮回,全部是妄念

一念心性的本体是清净的,而且是具足染净诸法的清净,...

我们忙的到底是什么

看过一则中国禅宗公案故事。 有一位公差,押解着一名...

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

人是很不明理的,常常为了一点芝麻小事,而背负了很长...

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

大概禅在当下,大体上是要回答这样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

宣化上人:节食、寡欲

世界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这是很自然的一种道理...

如何以礼待人,显见自心中佛

礼是礼貌,待人的礼节,礼仪等,第一堂课已讲过。现引...

让心能够安住当下

我们的内心大多数时间都是不受自己所控制的,都会随着...

「往生西方,是否需—心不乱」的争论

近来在净土同仁间, 酝酿着一场往生西方, 是否需心不乱...

供水的表义与方法

我们对诸佛所作的供养,可以有很多种,例如水、花、燃...

善恶会影响寿命的长短

古语道:善恶一念间,境界全不同。善恶不仅属于道德范...

学佛的目的与任务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

世间三种最胜香

过去,佛陀居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

生活中的最佳食物

健康就像一座天平,天平的一端是你的饮食习惯,天平的...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昔日,世尊在负弥城随缘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难尊...

说闲话之害

闲话,既曰闲话,有时是一种废话、空话、谎话,甚至是...

黄帝与牧童

《庄子》中有一篇文章,其中一段是叙述黄帝问路的故事...

佛为病比丘洗身因缘

过去,在贤提国的精舍中,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为长期...

佛商慈善家曹德旺--低调行善

2011年,陈光标的首善光环随着戏作过头、暴力慈善、捐...

天人的小五衰和大五衰

天人主要是指欲界天,当然也包括色界天,这些天人他在...

星云大师《佛教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随着科技与物质文明的繁荣发展,现代人的物用生活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