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六道轮回,全部是妄念

净界法师  2015/0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六道轮回,全部是妄念

一念心性的本体是清净的,而且是具足染净诸法的清净,这个清净当中,有十种可能性的激发。

先看第一个,瞋恚邪淫。假设我们的妄念,经常起瞋恚,起邪淫,而且这个念头是数数现行,深生好乐,你自己会把你心中地狱的法界激发出来,就显现地狱的果报让你受用,“是心作地狱,是心变现地狱”。

悭贪不舍,饿鬼法界。我们的妄念的方向,是往悭贪、自私自利的方向跑,你自己会激发你心中的饿鬼法界,让自己受用,你来生就会变成饥饿口渴。

如果你一生当中,经常生起愚痴暗钝,经常也不学佛法,老是保持那个暗钝愚痴的心,你就容易激发你畜生法界。

我慢贡高,阿修罗法界。阿修罗这个人是比较喜欢修善法的,但是他这个人修善法福报大,他那个瞋心、慢心特别重,对立心也特别强,这种人就很容易激发心中的修罗法界。

坚持五戒,人道法界。他能够对于这个五戒的善法能够坚持,他就激发心中的人道法界,让自己受用。精修十善,比五戒更高了,因为他调伏心中的贪瞋痴烦恼,就产生天道法界。

六道轮回,以佛法的角度全部是妄念。我们把妄念做一个简单的判断,只要你迷失本体,只要你迷失了空性,就是妄念。简单地讲你只要不是站在空的角度来面对人生,全部是妄念,你没有站在清净心的角度,来看人生就全部都是妄念了。

你没有依体起用,从《法华经》来说你离家出走,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动,离家出走。忘知来时路,你根本不知道你从什么地方来,然后在外境攀缘,攀缘到善的,运气好一点,启动了三善法界;攀缘到恶的,启动三恶道的法界,但是本质统统是攀缘。

只要你的心没有安住空性,你起一个念头,你只要认为它是真实有的,妄念!你知道它是如梦如幻,是空性里面显现一个影像,真实!所以“真妄”,就看你有没有安住空性,因为你没有安住空性,就向外攀缘,把它当真,就会去取,攀缘爱取;取到善法算你运气好,快乐果报;取到恶法,你就出现痛苦果报,但是全部是妄念,因为你忘掉你的本来面目,没有安住你的本来面目,叫妄念。

以下的四圣法界,全部是真实的念头,从空出假,只是它的层次不同了。

“证悟人空,声闻法界”。就是我空,他从无常无我的道理悟入了我空,真实的念头,但是这个档次不是很高,但至少它是解脱道了。

第二个知缘性离,缘觉法界。他的我空的智慧,不是从无常悟入的,他是从因缘性空悟入的,水平更高。

六度万行齐修,菩萨法界,真慈平等,诸佛法界。

四圣法界都是安住空性。但是小乘的空,比较偏空,没有大悲心,大乘的空里面有菩提心,大悲心,差在这里。但是基本上,三乘都已经安住空性。

《法华经》上说,三乘共坐解脱床,就是空性。空性当中,有些人是完全出离心,自私自利的空,有些人是慈悲的空,这样子而已。所以我们从空性又分出了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但是这些人都是圣人,不可思议了,他们已经从空的角度看人生了。只是说有一种人比较自私的心态,有一种人是比较大悲心的心态,但是空的本质是差不多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生死的大病一定要医

良医之门病者多。世间人有了病,都要到医生那里去,你...

妄念是病,佛号是药

我们是妄想杂念纷飞的凡夫,每天就是在妄想杂念堆里面...

寄于残生,旅泊三界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

众生都当过我们的母亲

虚空遍布的地方都充满众生,每一众生相续当中都充满业...

如何与佛愿相应

佛,梵语具云佛陀,译为觉者。觉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实相...

人生无常 时间的真相

从前,有位幻术师非常精通幻术,他有一位朋友是出家师...

灾难的启示与佛教的无常观

经云:高必坠,聚必散,合必离,生必死。因一切有为法...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能谈转世,否则风险...

婴幼儿不宜多吃的20种食物

1、桔子: 桔子含有叶红素,吃得过多,容易产生叶红素...

找到自己契机的法门来修学

我们在修学大乘佛法的过程当中要掌握一个原则,站在佛...

在家人从朝至暮的修行方法

一、修行功夫贵恒常 很多初发心的人来问:老和尚!弟...

把吵嘴的劲头拿来学佛

修行最重要是四个字:信、解、行、证。为什么会信得不...

对经典不尊重和亵渎,都会有后果的

把这个经典作为枕头,你去这样作的话,就会损你的福报...

任性娇养孩子,则与杀其身过无量倍多

来书所说,皆从自己身心习气上究竟,不胜欣慰。然在凡...

在家居士修行的基本要求

修学佛法的完整体系是戒定慧三学。用浅显的话来说:戒...

首愚法师关于修行的开示

一、持咒 修行路上要找到跟自己相应的法门很不容易,...

古代禅师教化弟子的方法

古代的禅师在教化弟子时,当弟子产生妄想,失去正念的...

善恶猕猴缘

佛陀带领弟子们在王舍城弘法时,弟子们心有所感地对佛...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问∶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慧律法师答∶ 看破,...

太虚大师《念佛往生的原理》

佛法明因缘所生法,有两种力:一、可思议力,二、不可...

为何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

问: 我是一名大学生,9岁就皈依佛门,现在念英语本科...

济群法师:如何拜佛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多的佛我应该怎样去拜?这么多的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