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布施佛法的功德利益

2011/04/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发觉净心经》讲:如果不是为了贪求果报,也不是为了名闻、利养而作法布施,而是为了饶益众生而作法布施,将会获得四十种广大的功德:

尔时,世尊复告弥勒菩萨言:“善男子,法施有二十功德,不求果报,不著利养及与名闻,而为说法。何等二十?

(1)得正忆念, (2)得胜妙趣,

(3)得好正意, (4)得强志力,

(5)得多智慧, (6)觉悟出世般若波罗蜜,

(7)当得少欲, (8)当灭嗔恚,

(9)当灭愚痴, (10)一切诸魔不得其便,

(11)诸佛护念,(12)非人守护,

(13)诸天与力,(14)一切冤家不得其便,

(15)凡所亲友无人能坏,(16)凡所出言人必信受,

(17)得无所畏,(18)凡有行处恒常欢喜,

(19)智者赞叹,(20)所行法施恒为他念。

弥勒,是为法施不求果报得二十功德,弃舍利养及与名闻、衣服、饮食,无所希望,饶益为首常行法施。

“复次,弥勒,菩萨复有二十种功德不求果报,菩萨为他行法施时,不著利养名闻,饶益为首数行法施。何者二十?

(1)彼未生辩才则能令生,(2)生已不失,

(3)得陀罗尼,(4)当得察勤,

(5)不用多力广益群生,(6)少用功力多所利益,

(7)于众生边恭敬尊重常应供养,(8)当得身密,

(9)当得口密,(10)当得意密,(11)超越恶道及诸恐怖,

(12)于命终时心得欢欣,(13)如法正说能伏他论,

(14)具大威德胜人敬仰,况余凡庶!(15)诸根成就无能及者,

(16)深心具足得舍摩他、毗婆舍那,(17)能行难行精进不减,

(18)守护正法,(19)速能超度不退转地,(20)一切行中得随顺住。

弥勒,是名复有二十种功德,菩萨法施不求果报,不著利养及与名闻衣服饮食,饶益为先数行法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把全体果觉授与薄地凡夫」是什么含义

问: 法师,阿弥陀佛把全体的果觉授与薄地凡夫,这句话...

如是利益,百千万亿法门之所无者

居士既能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所谓心净则...

「阿弥陀」三个字意义重大

【阿弥陀】这三个字,在净土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

【推荐】净土宗的思考,永远要把功德归于佛陀

什么叫皈依?就是:必须要空掉自我! 我们能够往生,是...

受持弘扬楞严经的真实功德和意义

我们好好的去受持《楞严经》、弘扬本经,到底有什么样...

用意幻来供养

佛在经中讲了很多种积累资粮的方法,其中最殊胜、最方...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与大?刍众千二...

一念百病消,念佛能治一切病

普发威光主药神,得方便令念佛,灭一切众生病解脱门。...

人生的方向该往哪个地方走

完整人生的五个层次,第一生存,第二生意,第三生活,...

在动中修行更为重要

用功的人,似乎静中用功好用,坐下来用,工夫就现前。...

深圳弘法寺103岁本焕法师:都市人要学会放下

本焕老和尚笑容可掬。 即将到来的11月7日(农历九月廿...

为灵魂沐浴

俗世喧嚣,红尘扰攘,我们在其中摸爬滚打,难免会让灵...

丰子恺:素食以后

我素食至今已七年了,一向若无其事,也不想说什么话。...

净土法门的修持方法

(一)实相、观相与持名 实相念: 念佛并不是专指口念...

略记一代高僧明学长老的慈悲与智慧

明学长老德高望重,慈悲为怀,平易近人,心胸宽大,大...

虚云老和尚《云居山方便开示》

乙未闰三月十一日开示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

每天辛苦奔波,为何还是达不到期望

问: 为什么有的人不用怎么努力就能生活得衣食无忧,...

惟念自佛不算是净土法门

起佛号,这就是禅净双修--自他俱念。这三种念佛有什么...

真正明智的富贵之人

有一天,波斯匿王前往佛陀所在的精舍,顶礼佛陀之后向...

临终的两种正念

临终的正念它是有两种正念: 第一个是圣人的正念、祖师...

天台宗的判教为何受到历代修学者的重视

在中国佛教一千五百年历史当中,影响佛教最深也最受欢...

佛弟子如何看待儒道思想

问: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