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专修」与「杂修」如何区分

圣严法师  2020/08/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专修」与「杂修」如何区分

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康、长寿、消灾、免难而持诵《普门品》、《药师经》、《大悲咒》或念观音菩萨及药师佛圣号;若为求西方的未来利益,便诵《阿弥陀经》,并念阿弥陀佛圣号。

若为消除病障、业障,则多半诵持观音灵感真言、白衣大士神咒或者礼拜《水忏》、《梁皇忏》等;如果为了超度先亡、亲友,则念《地藏经》、《往生咒》、放焰口、放蒙山等。类似的修行方式,既是显教,也混有密教的形式与意味;既是修西方净土,也修东方净土。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为了不同的目的,就可能用不同的法门。

其实,佛法贵在一门深入,不论用显、用密,诵经、持咒、作观、礼忏,或念任何一佛、一菩萨的圣号,修任一法门,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感应,即能达成修持的目的。也就是说,念阿弥陀佛能往生西方,念观世音菩萨也能往生西方;念观世音菩萨能消灾免难,念阿弥陀佛也能消灾免难。

作观能够入定、开智慧,持名念佛和念菩萨圣号,也能入定而开智慧;其他以此类推,如诵《金刚经》也能开智慧、消灾、免难、除障、生西方。

所以,《楞严经》有二十五种圆通法门,就是介绍二十五位大乘罗汉及菩萨,各人专修一种特定的法门,结果都能一门深入而门门深入。这就像观世音菩萨是耳根圆通,他修音声法门而通达一切法门。

如果修净土法门的人,能够专精念佛,抱定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就能得现生利益,也能于临终时受到弥陀接引;有难的免难,有灾的消灾,有障的除障,愚痴的增长智慧,烦恼的减少魔障。如果是学禅的人,但能抱定一句话头、一个公案、一种现行的方法,就能既得现在利益,又得未来利益,如果愿生净土,也能够必定往生。

唱诵多半是用之于集体修行,和在经过长时间禅坐之后的一种调剂。如果是个人修行或比较长时间的定期修行,则不一定要有唱诵。在家居士的早晚课诵,能诵就可,专持某一圣号,专诵某一经典,专礼某一部经,专拜某一佛菩萨,都可以称为专修,也都可以达成所有的修行愿望和目的。

如果每天定时持诵、礼拜同样的几种经咒与圣号、赞偈,也可以称为专修,当然,比之前项的专修,此已有杂修的意味。

古来有人专门持诵《金刚经》或《法华经》几千部甚至几万部,专门礼佛几百万拜,持咒几百万遍;像永明延寿禅师,每天持阿弥陀佛圣号,乃至作息、饮食、大小便利、睡眠的时候,都不间断,那才叫精进专修。

一般人不容易做到这个地步,若教他仅持同一经咒和仅念同一圣号,有些人会感到单调,乃至于无聊。所以,每日持诵几种不同的经咒、圣号和赞偈,比较妥当。

但是,切忌今天学显教,明天改修密教;早晨求生东方,晚上又求生西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宽严法师《如何控制你的嗔怒》

有人说,现在的世界是修罗世界。修罗的特性是什么?就...

处理不好情绪的三种方法

如何对治修行和生活中的种种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

惟贤法师:佛教日常生活的礼节

1、合十 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

在每个修行的层次里都要取舍因果

佛讲,众生有三种根器:有求佛果的,有求解脱的,有求...

「一门专修」与「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否矛盾

问: 佛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讲了八万四千法门,现在都...

中国佛教僧人的称谓

为了随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讳、礼仪,中国佛教僧人的称...

【推荐】如何看待夏莲居的《无量寿经》会集本

问: 印祖是否见到了夏会本?有无文字记载?许多大德都...

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实多半是魔境

问: 小女现年廿二岁,矢志不嫁,吃素念佛,业已数年...

圣严法师:收心的练习

佛法教导我们抗拒诱惑、破除对七情六欲的执着,多利用...

圣严法师《现在最重要》

有人把禅修形容作跟自己约会。开始的时候,是有这么一...

圣严法师:把自我的立场放下

有一天,我在上课时说:「如果能放下自我中心,放下分...

透过声音使心灵稳定下来

观世音菩萨由于修习《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证入诸...

如何才能降魔

问: 如何才能降魔? 惟贤长老答: 慈悲可以降魔。《...

印刷厂老板不印邪淫书籍的善报

台湾中和市有一家印刷厂,老板的个性耿直、爽朗,日常...

好为人师的老山羊

一个凡事都爱摆大道理的老山羊正悠闲地在河边散步,它...

为何杀生的罪业会特别大

十不善业中,杀生最重,故首先讲杀生。 所谓杀生,就是...

净土法门是一切法门归根结顶之法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处处宣说净土法门,处处劝勉...

诱惑与陷阱--上亿身家的老板是怎样沦落为民工的

2008年的时候我刚入行经商时,和一个老板有业务往来,...

为什么在家居士都要以师兄相称

问: 为什么在家居士都要以师兄相称,而不能以师姐、...

播种善良,才能收藏希望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

圣严法师《悲智双运破除烦恼》

有一次我去爬山,遇见有人带著一只狗,狗看到我这个老...

星云大师的生活衣食住行

在这里,要向各位报告贫僧的生活衣食住行的关系,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