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高僧传》记录的诵经感应

2020/10/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高僧传》记录的诵经感应

梁代慧皎法师所撰《高僧传》,将梁代以前的高僧大德,分成:译经、义解、神异、习禅、习律、亡身、诵经、兴福、经师、唱导等十大类。其中诵经类的高僧列举二十一人。讽诵经典,为什么能获得慧皎法师的青睐呢?

熟诵难得有几人

法师叙述完历来专精〈诵经〉功夫的高僧之后,有一段「论曰」,提到读诵经典的利益。法师认为讽诵经典益处很大,可是因读诵而成功的,却是少之有少,因为「总持难得,惛忘易生」,经典要熟诵不忘很难,大多数人容易昏昧忘失,记不住读过的经典。所以经上说,只要能熟记一句经典,或记住一首四句偈,圣人便赞美有加了。

读诵感应事迹

经典熟诵不忘,自然而然「实德内充」,真实的道德充满心田,有诸中形于外,就会发生种种感应。

像昙邃法师「诵《正法华经》,常一日一遍」,每天读诵一遍西晋竺法护法师所翻译的《正法华经》,读诵日久之后,精通经中美妙的旨趣,常为人解说经典道理。有一天晚上,有人来请法师去讲经,希望法师能以九十天讲完《法华经》,法师不答应。后来竟然在睡眠中,他和一位弟子,一起被请到一座供奉神明的「白马坞」,从此每天都到「白马坞」讲经,一整个夏天就是这样渡过。

有寺里的僧人经过神祠前,见到祠庙里有两座高位,昙邃法师坐在北边,弟子坐在南边,祠里似乎有讲经说法的声音,又闻到奇特的香气。

还有一位僧生法师,平时熟诵《法华经》,修习禅定。他常常在山中诵经,老虎就在他的座前蹲着,经典诵完以后,老虎才离开。后来每当他一讽诵经典,就见到左右周围有四人,替他当侍卫。即使年老体衰了,他还是勤于诵经,加倍用功。

以上两则故事,都是因讽诵经典而感得的奇特事迹。

因读经而免难的例子更多,像道冏法师平时就以诚诵《法华经》做为道业,曾在夜里结伴渡过结冰的河,中途踩到薄冰,三个同伴惨遭灭顶。这时道冏法师一心念诵观音圣号,脚下好似踩到一个高起来东西,得以免难。

另一位慧庆法师每晚必定吟诵《法华》《十地》《思益》《维摩》等经典。在一次乘船中,遇到大风浪,眼看渡船就要翻覆了,慧庆法师唯有诵经不断。在大浪中,觉得渡船有人牵引一般,很快就安全抵达岸边。

触及心灵的声音

读诵经典,不仅利益自己,还可以嘉惠无数众生。在酷寒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终宵高挂,独处在安闲的房子里,这时候来讽诵经典,声音念得遒劲嘹亮,字字分明,连幽灵听了都会欢喜雀跃,精神为之舒畅喜悦呢!

圣哲日已远,他们寄留在人间的智慧经验,就只剩这些文字经典了。若能反复沈吟,熟诵不忘,获得的利益绝非平常人可以想象的。经典一旦熟诵在心,言谈、举止、心理,不知不觉就会跟着圣言走。

不管白昼或是黑夜,读在心中的经典,始终不离不弃,假以时日,养成真真实实的德能,又有何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再悲惨的境况,佛力都能加被

要信心百倍地念佛 每当我遇到困难的境界,内心感到沮丧...

不可思议的《法华经》

从前,有一个和尚,他每天诵念一部法华经,从经上他得...

念往生咒可以往生吗

问: 念佛没感应,念往生咒有感应,也念惯了,杂念少,...

念《地藏经》灵与不灵的原因

能于十斋日每转一遍。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衣食丰溢...

念佛感受有深有浅是什么原因

问: 念佛的感受有深有浅,是什么原因呢? 常敏法师答...

读诵《法华经》的24个理由

1. 看看《妙法莲华经》到底妙在哪里?智者大师光讲这个...

延一念为无量劫,促无量劫为一念

说这一部《法华经》,日月灯明佛说了多少时间呢?六十...

改过获福感应二则

改悔孝亲晚年得子 在浙江的仁和,有一位秀才名区思治,...

让伤害成为生命的一道养料

有一个农场主为了方便拴牛,在庄园的一棵榆树上箍了一...

再也不会有比跌跤更糟的事了

日本京都大仙寺的住持尾关宗园,是当代著名的禅师,也...

积习难调难伏

曾经有一位商人,从出生地北天竺来到南天竺作买卖。停...

十八只狐狸吃葡萄(十八种心态,十八种结果)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开头:在一位农夫的果园里,紫红色的...

痛苦不在工作而在内心

没有几个人觉得工作快乐,更现实的是,大部分人的不快...

印光大师对苏州佛教的贡献及影响

印光大师(1861~1940)是中国汉传佛教净土宗的第十三...

海涛法师《关于佛宝与法宝的问答》

1.纸画、木材、石头所雕刻的,损毁的佛像该如何处理?...

夫妻间该如何相处

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女子绝对不是男子的寄生虫;男子...

禅机的参悟需要一颗玲珑的禅心

修禅修心,倘若自己心中对禅理一知半解,只凭嘴上空说...

夫妻之间多留一些空间

王辉在上大学的时候,和阿梅相爱,两人感情很好。毕业...

面对诱惑,孪生兄弟不同的命运迥异

今天这则故事,出自《人鉴》,编者为李圆净。李圆净(...

随顺世缘远离得失

我们禅修要有信心,不要被表面的平凡所迷惑,因为禅就...

学佛为什么不得成就呢

我们学佛法为什么不得成就呢?由昔业障由于被过去生所...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在净土法门的修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我们佛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