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儒释道是一家吗

宏海法师  2020/10/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儒释道是一家吗

问:法师您好,弟子在学习导读《复邓新安居士书》这篇文章,您说到儒释道不是一家。弟子有疑问如下,《华严经》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若儒释道不是一家,佛的这句经教怎么理解?师父您在带我们学习印祖文钞,而印祖经常教人,就是让大家学习《太上感应篇》、《安士全书》、《了凡四训》,您也说印祖讲法圆满,如果儒释道不是一家,印祖为啥叫人学习?您为啥说他老人家讲法圆满?

宏海法师答:这话我讲过。印祖是儒家思想很浓,但他并不完全是“儒释道大同主义者”。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明白。

说起儒释道思想,也有人讲,以儒家为用,佛家为体。但是,从最究竟的层面来讲,我们常说:般若波罗蜜多是无上咒,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什么叫无等等咒呢,就是没有法能够跟它持平。大家一定要有这个见地。什么意思呢?就是佛法讲到究竟处圆满处,是不共法。

任何世间法,任何其他的外道、学说体系或者修证次第,都达不到佛法的究竟圆满。这是佛弟子最根本的正见。这一点大家要搞清楚。

讲到“儒释道不是一家”,印祖也有过开示。就是我们不能盲目地在事相上把这三家混为一谈。因为世间的差别相,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高度,各有各的视野角度。每个宗教、学说体系、哲学思辨,甚至一般的自然科学,它都有自己解释世界的角度。在这一点上来讲,它是不可以混为一谈的。

《华严经》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立足于彻底证到无等等的境界以后,回过头来讲他的巨大包容性,才讲到“一切法皆是佛法”。所以,佛法要看你站在哪个层面来论,不可以混为一谈,也不可胡乱对接。你角度站得对,佛法怎么说都对,它是圆融无碍的。

从理上性上来讲,儒释道确实是一家,因为从真如自性上来讲,一切大乘经典都是以真如实相为体,实相就是一切相,包括儒释道之相,那当然是一家。但是从事相上来讲,也就是从它在世间流传住持的方式方法来讲,大家在学习它、理解它、受用它的时候,所站的角度,所得的利益,就不一样了。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厘清。

我们常有一句话,叫做“不能用差别讲理”。《华严经》“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讲理。讲理的时候,你不能用差别相去说。讲理的话,根本没有儒释道的分别。你也不能用平等之理去讲事。讲到儒家、道家、佛家的时候,那这就是有差别相了,这时候你就不能用平等之理去给它不容分说的做会通。事理要圆融,才能叫二谛圆融三昧印。

儒释道不是一家,那《印祖文钞》里边为什么会讲到很多的儒家思想呢?他为啥叫人家学习《安士全书》、《了凡四训》呢?

这里要告诉大家,文钞的圆满体现在,他能不废世间法而成就佛法。这也是印祖弘扬净土最根本的一个立足点。首先在当时来讲,《印祖文钞》所针对的应机众以在家弟子居多。其次,净土虽然说三根普被,上中下根什么样的人都可以修,都可以成就,圆满。但是要记住,它并不是没有差别次第。

比如说《了凡四训》就是讲人天善法,以善法的面貌来弘扬净土法。《安士全书》并不只讲儒家思想,后面也有直指净土,也讲空法、解脱法,不同的次第都有,这才是圆满的佛法。印祖就是这样讲,《文钞》里面有世间的为人之道,处事之法,家庭和睦之道等等诸如此类。

如果你一定认为,“儒释道是一家”才叫圆满,说它不是一家就不圆满,那就大错特错了。就好比我们讲学校教育,其中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都可以有,这个是对的。《印祖文钞》的圆满,就是立足于这个点来说的。

但是你现在要说,小学生跟博士生彻底扯平,说他们都一样才叫圆满,这个就错了。同样的,你说“儒释道大同才叫圆满”,这样的理解点就错了。

错在两点,一个是你事、理没有厘清,用事来说理,用理来破事。第二点,你对圆满这个概念的理解有点混淆。你认为圆满就是大家一股脑都对,不分高低上下,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圆满是说,他次第分明,点滴不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如何明辨是非邪正

问: 近来,有些居士专弘净土的音像与书籍在东北地区...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

感应与巧合 人的一生随时都有无数影响他命运的机缘从...

清明三问

对于清明节,不论是否信仰佛教,大家或多或少会遇到一...

佛学常见辞汇(十三画)

【乱心】 散乱的心。 【乱善】 乱心所做的善事。 【...

大安法师:八万四千法门只须净土一法就可以吗

问: 藏传净土法门,特别强调往生事因,明观福田 积资...

如何掌握给亡者助念和开示的时间

问: 法师说,给亡者开示时,不要死板地每隔两个小时...

佛的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是佛陀所具有的庄严德相,由长劫修习善行而感...

回向给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利益

还有人问,这个回向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任你有多大能耐,也留不住这三样东西

《心经》里有一句心无挂碍,意思是内心没有任何的牵挂...

怎样化解亲情之间的矛盾

1、问:法师,长辈做错了事,怎么和他们讲道理又不至...

佛堂必须整洁,才会有功德

若见他人对佛经像有不恭敬者,宜于二人共坐时,细细以...

分手后仍放不下他,该怎么办

问: 我和对象分手才二十天,这几天我一直很痛苦,放不...

在家居士如何做到净念相继

问: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净念相继这句话,我们在家居...

念佛有瑞相可以跟大家分享吗

问: 请教师父,如果是在殿堂里面念佛的时候,有闻到...

圣严法师《情绪的本质》

问:佛经里称众生为有情,人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具足了信愿

问: 弟子听您讲经已经几年的时间了,在您的教导中越...

人生不能等、不能怕、不能悔的三件事

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 一、孝老。 父母哺儿是春蚕抽丝...

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执持净戒 执持净戒就是能够完好无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

李炳南居士《佛七开示系列》

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 第一次开示 念佛结七迄今二十有...

我们不仅是极乐的享用者,而且是所有者

蕅益大师对信心的诠释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

梦参老和尚的一梦因缘

今天潘居士要我跟大家讲讲,讲讲我的历史,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