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心不要活得太表面,要能够更深层

净界法师  2021/0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心不要活得太表面,要能够更深层

我们在心中能够受持“常住”两个字,就能够远离三恶道。“常住”是针对生灭来说的,我们的心是没有常住的。凡夫的心深受感受的刺激,一接触外境就带动感受,感受就产生妄想攀缘,所以我们的心是动态的,就像猴子抓东西,抓到另外一个,又把前面放掉了。所以,如果你注意心的活动,你会发觉心是没有停止的,一下子想东,一下子想西,所以我们的心是生灭变化的,就像水流一样不断地在流动。

直到有一天,你有幸听到了大乘经典,尤其是《楞严经》、《法华经》这种比较高等的经典,佛陀告诉我们,其实这种生灭活动的心,只是内心的一部分,是种表层的心。我们现在活在表层的心态,没办法安住在深层的内心。就像大海,虽然它表层有波浪,即使台风吹吹,但是你深入到海底时,它什么波浪都没有,“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所以,我们现在是活在表层意识,我们的心活得太表层,不能深观内心的本来面目,不能深观内心的本体,我们没有把心往内、往深层的地方安住,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不断地造业,而且没办法控制烦恼跟业力的原因。

所以,一个人生命要改变,你的心就不能老是活在感觉当中,不能老是重视感官感觉;你不能外面稍微有一点风吹,你就动,那你生命的档次就低了。所以佛陀的经典告诉我们,我们要把心慢慢地往内带,就是安住在常住不生灭心。

其实我们的内心,除了喜怒哀乐的感受所创作的心以外,我们还有一块很清凉的宝地,我们都没有去过的。在那个宝地当中,是没有风浪、没有暴风雨的。它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是离一切相的。只是我们很少去造访它,因为我们的心稍微动一下就向外了,所以我们内心深处的另外一块,我们都没有去过,问题在这儿。

当然,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原来我们还有那么好的一块花园。等到佛陀出世才知道,原来在我们内心的深处还有一块寂静的宝地,是我们没有造访过的。

所以,你能够在经典当中学习到,你的内心深处有一块清净的宝地,是没有烦恼、没有业障、没有生死轮回的,是生死轮回干扰不到你的。你的生命就有救了,这才是你的生命真实转变的时候。你开始要内观,开始去寻找内心深处的安住,不再向外攀缘感官的刺激,这就是为什么你能够不堕恶道。

一个人会堕恶道,在《楞严经》上说,情执重。有些人造业是很猛的,你对外境的感受越强,造业势力就越强。同样两个人去造杀盗淫妄,有些人业是比较轻的,因为他是应付因缘;有些人是很强烈的情执,他的业造得很重。

所以,我们要改变业力,必须改变我们的心态。你的心不要活得太表面,最好是能够活得深层一点,你要把心慢慢往内带。能够往内心的那种清净的宝地走一步,你的生命就大大提升,你的人生观就改变。你会知道,其实不需要外面的刺激,你照样可以得到快乐。

我们不就是想追求快乐吗?但是你向外追求的快乐是有过失的,你向里面追求的快乐是没有过失的涅槃寂静乐,照样有快乐。圣人照样有快乐,他的身心世界照样舒畅,照样有无量的妙乐,但是那种妙乐是没有过失的。所以你的心活得越深层,痛苦就越减少,造罪业的力量就越薄弱,这是一个基本概念。你的心越往外面,情绪变化越大,情执越重,越容易堕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最上等的供养

佛陀游化到一座城中,城主听到释迦牟尼佛入城,知道佛...

呆若木鸡的精神

佛陀教化世人的方法很多,所以有御马的说法。在《杂阿...

济群法师:在浮躁时代中寻找调心之道

很多人都在说,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种浮躁表现在...

大安法师:散乱心念佛能往生吗

问: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

好的命运从哪里来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命运,能够受人尊重、...

走出心灵的雾霾

我们每天外出,都免不了身陷污染之中。灰尘的污染、雾...

把心放开,不比较不计较

一年轻女孩前来哭诉说:种种事情都不如意,感情、金钱...

没有吃素可以念咒吗

问: 我没有吃净口素,但念咒的时候,念净口业真言可以...

要看着你的目标,不要看着你的障碍

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为什么成佛要经历这么久呢...

家里哪个位置供奉佛菩萨像好

问: 家里哪个位置供奉佛菩萨像好? 正如法师答: 家...

中峰国师念佛文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三世诸佛,正此心佛。 六道众生,...

应本着怎样的心念来为人处世

近年来,由于社会讲求道德的声音低落、价值观念偏差,...

身相既离,心亦如幻,示疾者谁

示众:豁开正眼,千圣罔测其由;一句全提,万别千差路...

一巴掌的反思

有人说都是某人让我生气的,是某人对不起我,所以就会...

恩爱生悲恼

舍卫国有位很富有的婆罗门,年老得子,但孩子长到六岁...

赞佛偈的因缘

久远劫前,娑婆世界的教主名弗沙佛。当时,释迦牟尼是...

印祖开示念佛方法

【知汝不知净土宗旨,当依「一函遍复」所说,生真信,...

劝人念佛有功德,可免除灾难

吴允升,字常导,安徽歙县人。年轻时,于苏杭一带做买...

发菩提心方能消宿业

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虽曰念佛能灭宿业,然须生大惭...

观世音菩萨成道日说「道」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无处不在观世音菩萨 诸位...

受持法华经,得往生净土之益

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

天地间自有一种抚慰的力量

唯有改变自己的做法才能让问题迎刃而解 有很多人常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