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如梦如幻的修学

净界法师  2021/0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梦如幻的修学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它是一个如梦如幻的修学。怎么说呢?它是虽断而无能断所断,虽修而无能修所修,所以是不可思议。这句话怎么说呢?虽修而无能修所修,虽断而无能断所断?

没有学《楞严经》之前,我们会怎么面对烦恼?我不知道诸位对烦恼的态度是怎么样,一般人会认为烦恼是真实的。就是说,我不是不想住下去啊,实在是烦恼逼得我不得不这样做啊。他把所有的过失都推给烦恼,说我已经很努力了,我每天该拜佛也拜佛,五堂功课也做了,但是我还是做不到。

为什么?他说我这个人烦恼太重、业障太重。这样讲我们可以理解,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你如果经常保持这个心态,你就很难修行,因为你很难摆脱烦恼对你的掌控,你把它当真实想那就完了。烦恼不可怕,但是你认为它真实的时候,它变得非常可怕。因为你认为它是真实的,你一辈子跟它纠缠不清。所以你看有些人,他一生当中,不要说断恶修善,他把所有的修学面对烦恼就差不多了,他哪有时间去念佛念法念僧?生善这一部分更不要讲。

“如幻不思议”就是说,一个大乘菩萨,刚开始就要相信一件事,相信“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就是本来就没有烦恼。你研究《楞严经》,听到这个地方,如果这句话还不能承当,那你这部经叫作结缘,你的功德今生表达不出来,但是没有失掉,你来生这个善根还在。

首楞严王三昧的根本思想叫称性起修,就是你一开始就要相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你整个修行的角度,就是告诉你自己,我是“本来无一物”,我本来是没有烦恼的,那是一念的妄动后来才有的。这个很重要!就是你的本来面目是没有的,所以它叫如幻不思议。就是说,本来就没有,哪有烦恼好断!它是用如梦如幻的法门对治如梦如幻的烦恼,如此而已。你产生这样的思考模式,烦恼对你来说就已经不是那么的可怕。

所以我们讲“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你怎么去想象烦恼,烦恼就变成什么样。你想它是真实的,它就很可怕了;你说本来就没有,那它对你就不构成干扰。所以,这个“如幻不思议”就是,我们讲到,它是以一种不生灭心为起修,所以是“如幻不思议”。

第三个,“佛母真三昧”,它是十方诸佛之母。也就是说,十方诸佛都是依止这个首楞严王三昧的如幻三昧而能够成就佛果的,没有一个佛陀是例外的。没有一个佛陀说依止生灭心而成佛的,没有这回事情。

所以这个地方是讲这个首楞严王三昧,讲到金刚王、如幻不思议跟佛母真三昧,来赞叹这个果地的功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凭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浮生若梦,幻质非坚;不凭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我...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

一、佛法对于我们生命的价值 我们这一生能够遇到佛法...

圣严法师《生一棵树的气》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人在扫院子,一边扫,一边抬头看看...

印光大师论对治烦恼习气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德相,但因妄相执著,而...

内心清净,病也会比较少

《正法念处经》中说: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

宣化上人:烦恼即菩提

佛见一切众生有生老病死四大苦,所以才发心出家修行,...

同登彼岸,不为渡河,是为度梦

好,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现在我们站在的地方呢,是佛...

持诵楞严咒能灭一切罪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

至简至稳,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

衍慈法师:敲钟与烧头炷香

寺院每日早晚都有敲钟,早上先敲钟后敲鼓,晚上先敲鼓...

亲人对佛法抵触,如何随顺他们

问: 身边至亲人如父母,十分抵触修学佛法,读诵礼拜...

净土宗弘法的道次第

民间弘法是目前佛教界的当务之急,文革法难之后,佛法...

怎样除去妄念

问: 怎样除去妄念? 黄念祖老居士答: 欲除妄想,去...

深入佛法舍假修真

末学生于一九五四年四月八日,法名演兵,一九七四年高...

永觉元贤禅师:示净土社诸善友七首

一 琉璃宝地黄金相 不在西方不在东 妄想尽销归一佛 自...

渔翁得利

六道里面有个阿修罗道,一名叫做非天,有天福而没有天...

「诸法皆空」与「无我」

如果不常观察自己的内心,人们总是认为:我是对的。一...

余秋雨:佛教生命力的最终意义在何处

导语: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的智者已经习惯于抬头...

不净如空,身心空寂,能所双亡

不净观确实是去除对色身、尘劳贪着的简易而有效的方法...

很恐惧死亡,该怎么办

问: 妹妹身体不好,总恐惧死亡怎么办?为什么她放不...

修身与养性

古人将修身养性相提并论,融为一体,其中许多有益的观...

对别人产生反感厌恶,是我们过去的恶业所感召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折射。佛教中说,依报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