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别行疏钞》的十种礼佛

2021/02/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别行疏钞》的十种礼佛

《别行疏钞》中讲了十种礼:

一、我慢礼:像上下捣米那样,内心没有恭敬心。

二、唱和礼:礼拜时高声喧杂,词句混乱,随别人礼念,自己也礼念,但身不端正,意不虔诚。以上二礼都不如法。

三、恭敬礼:五体投地,接足殷重。以自己最尊的头部顶礼诸佛最下的双足,表示最恭敬的态度。这里,内心殷重是意业虔诚,发愿、称名、赞叹是语业虔诚,五体投地是身业虔诚,由三业虔诚能产生大福德。

四、无相礼:深入法性,远离能礼所礼之相。

五、起用礼:虽然没有能礼、所礼,但不妨普运身心,礼不可礼。

六、内观礼:但礼身内法身真佛,不向外求。

《起信论》云:“离念相者,等虚空界,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远离虚妄分别,等同虚空界,就是如来平等法身。)背觉合尘,攀缘外境,是不礼敬。心不攀缘外境,背尘合觉,即皈依礼敬本觉,礼敬自性佛。

七、实相礼:若内若外,同一实相。不住任何法,自然常冥法界,常礼诸佛。所以这是实相礼,即顿教礼佛。

《仁王经》上,佛告波斯匿王:“你以哪种相观如来呢?”波斯匿王答:“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无前际,无后际,无中际,不住三际,不离三际,不住五蕴,不离五蕴。乃至云:非相,非无相,非取非舍,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我以此相而观如来。”佛说:“善男子!如汝所说,诸佛如来十力、四无畏等恒沙功德诸不共法,悉皆如此。修般若波罗蜜多者应如是观,若作他观,名为邪观。”

八、大悲礼:一一礼敬,都普代一切众生。即以同体大悲,人我无二,我在礼佛,即一切众生在礼佛;我离骄慢,即一切众生离骄慢,叫做大悲礼。

九、总摄礼:就是把前六门总摄为一贯。排除不如法的我慢礼和唱和礼,总摄礼是指我们礼敬,需五体投地,接足殷重,恭敬而礼;深入法性,远离能礼、所礼之相,无相而礼;虽离能所,不妨普运身心,礼不可礼,起用而礼;但礼内佛,不向外求,内观而礼;若内若外,同一实相,实相而礼;一一礼拜,普代众生,大悲而礼。这样叫做普贤行愿的礼佛。

十、无尽礼:就是入帝网境界,所礼之佛、能礼之身,都重重无尽。

“帝网之境”,是指帝释宫殿的因陀罗网,网上有一千颗宝珠,颗颗圆明。每一颗宝珠中,顿时显现其余九百九十九颗宝珠的影像,是第一重影现;每一珠中所现的一切珠影,又遍现在其余九百九十九颗宝珠中,是第二重影现……这样一重重地珠中现影、影现珠中,就是重重无尽。法界本是如此相即相入,不可思议的。

我们的道场在何处?就在这一念心性中。心性广大周遍,十方三世的一切法都收入现前一念心性,无不包摄,所以心的道场如帝网明珠,十方三世佛都在这道场中一齐影现。而自己能礼的身体也周遍显现在十方尘刹的每一个极微尘中。只要一礼佛,所现的一切身就在对无尽的诸佛顶礼。能礼的身无尽,所礼的佛无尽,所以是无尽礼。

《华严经》云:“一毛孔中悉明见,不思议数无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礼一切世间灯。”经中又说:“于一微尘中,见一切诸佛,菩萨众围绕,法界尘亦然,一一如来所,一切刹尘礼。”若按无尽礼作礼,一一礼都是无尽功德,无有限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徒为何要跪拜

有些人看到佛教徒顶礼上师和佛、法、僧三宝,会提出问...

增长智慧的八种方法

今晚我们讲如何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够增长智慧...

济群法师:内心躁动的解决方法

现代人内心躁动。这种浮躁之气不仅影响到内心,当它表...

净土宗发菩提心十种方法

菩提心的别相有十个。 一念佛重恩故;二念父母恩故;三...

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南...

如何学习唯识

问: 请开示学唯识的学习方法? 惟贤长老答: 一是把...

降服邪淫的14个方法

邪淫和淫欲心就是一种欲望,从心相来说,则是因贪心而...

道证法师开示念佛的方法

我们只要很诚恳,真正安下心念阿-弥-陀-佛,念清楚他...

肉鸡,来自地狱的「美食」

导语:鸡是最早被大规模人工饲养的家禽。今天,美国每...

广钦老和尚《心要怎么修》

修行最佳的环境 那些溺在父母身边的,终长不成人,而...

分粥的启示

自从佛陀创教后,僧团逐渐形成独特的组织和制度,传入...

感受跟想象是生死的两个病根

到正宗分的时候,佛陀就问阿难尊者一个问题。 他说,我...

生死极苦

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中,佛陀正在为人天四众说法。当时...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

若每天都会看见众生过失或是非,那就要赶快去忏悔,因...

欲诵经灭罪,当做此观心法

夫欲诵经灭罪,第一,先须盥漱,整肃威仪,别座跏趺而...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

文钞原文: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便不会妄上生妄。譬...

理跟事不能分开

佛法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叫事,一个叫理。事就是事物本...

佛弟子不能吃肉的经典依据

《大乘入楞伽经》 佛言:『大慧!罗刹恶鬼常食肉者,闻...

八载寒窗读楞严,超度冤亲径升天

宣统二年,(一九一0年)刘文化到北京去请经,住嘉兴寺...

佛学常见辞汇(十六画)

【器界】 器物世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

弘一大师为何不做艺术家,而做和尚呢

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

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什么

问: 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界诠法师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