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第一难,贫穷布施难

证严法师  2011/03/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说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第一难;

随业受生轮回转,困顿横逆迢迢难;

布施助人多方法,悭吝未除最贫乏;

心中有爱贫亦富,贫穷布施并不难。

佛说「人有二十难」,难道只有二十难吗?其实,人生有千万层困难,但是佛陀告诉我们,如果想要修行,心灵上比较容易产生的困难大约有二十种,而这只不过是举个总纲。

在佛说的二十难中,第一种困难就是「贫穷布施难」。日常一切止动作皆起于一念心,这念心能为善也能为恶,我们往往都是在善恶交界中挣扎。如果没有好好调伏自己的心,恶念很容易就会产生,所以佛陀教我们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所谓诸恶莫做,也就是要我们反观内心,如果有恶念生起,就要即刻断除;如果没有,也要注意不让它产生,这就叫做戒。「已生恶令速断,未生恶令不生」,这就是修行,从内心常常自我警惕。

此外,我们心中如果还没有善念,自己就要赶快培养这分善念、启发爱心。如果这分心已经开始萌发,接着就要付诸行动,想办法把握机会,让善念能不断地增长,这就叫做众善奉行。

行善,对一般人都不见得容易,何况是贫穷的人!但是,为善就是要付出,这实在是有点困难。佛世时的出家人,只有三衣一钵,并没有多余的东西可以布施,不只是修行者身无长物可供布施,其实社会上一般人,有的人很想做,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会说:「我平常生活就有困难了,教我如何做善事?」

「贫穷布施第一难,随业受生轮回转,困顿横逆迢迢难」,在这段文字,佛陀告诉我们,贫穷布施是人生的第一难。我们要去追究为什么会贫困,不是常说因缘果报吗?贫穷的因,根植在过去生中;贫穷的果,就在今生此时显现。

时空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所以过去因、今世果;今世因、来世果,这种随业受生的轮回生生不息。我们既然过去生中种了贫穷的因,那么今世就要赶快去除,进而为来世的果报造福。

但是「困顿横逆迢迢难」,就是事事都困难,我们应该要从何做起?佛陀说「布施助人多方法,悭吝未除最贫乏」。布施,其实有「财施、法施、无畏施」,只要愿意尽一分心,都叫做布施。

佛世时,贫婆从衣角撕下一块布,供僧布施,这也是佛陀最欢喜的布施。当她一无所有时,却能尽其所能付出,这种布施功德多大!尤其布施不一定事事都用物质,我们可以轻声柔语地说话,将自己所知道的法,用来调理他人内心的烦恼,这就是法布施;当别人惊惶不安时,我们能用爱去安抚他,让他心意开解,这也叫做布施。

但是,「悭吝未除最贫乏」,人只要有悭吝的心,就算他拥有很多钱财、力量,却贪得无厌,那也算是贫穷人的一种。因为他常常会说「我还不够,等我足够的时候,再来帮助别人」。

乐善好施的老夫妇

「心中有爱贫亦富,贫穷布施并不难」。大林慈济医院启用时,有很多感动人的事,其中有一对八十几岁的老夫妻,他们年轻时也曾听过有关慈济的事情——很多人每天存五毛钱就能救人。他很欢喜,自己也想去帮助人,可是他们的家境贫乏,有六个孩子需要抚养,所以当時沒有辦法付出。老阿公说,后来六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了,也都建立自己的小家庭,只剩他们两老住在乡下,他们决心「跟会」,慢慢累积,并立下一个心愿——做对人有利益的事。有一天,他看见一家医院开车去载人就医,就想:现在大林慈济医院即将启用,如果能买一辆车,给村里那些出门没车或行动不方便的人使用,如此一来,若有人生病,就可以方便大家去看病。

打定主意之后,他就很欢喜地四处探询 ,一辆九人座的车子大约需要多少钱?有人说二、三十万,也有人说三、四十万。他算一算,把会标下来差不多已接近这个数目。医院就快要盖好了,他们夫妻很关心工程进度,几乎每天都去工地,然而,工地容易发生危险,平常人不能随意进入,因此他们就被挡在外面。

虽然如此,他们夫妻仍时常骑着摩托车相偕而来,坐在医院对面的树下。有一天,他们看到很多人进入工地参加志工培训,老阿公就问人:「这么多人都能进去,我也要进去,我想知道要如何替慈济做事。」

大家听了,觉得这位老人家很有心,又看他每天都乖乖地坐在对面,就带他们进入。我们的常住志工出来招呼,他就说想要捐一辆救护车。志工问他:「阿公,你是怎么来的?」他说:「我住大埤,骑摩托车来的,你看我那辆「铜管仔车」(台语)。我都载我太太来看工地,现在医院快盖好了,我想要赶快买一辆车。」

志工听了很感动,从大埤骑摩托车到大林,老人家慢慢骑也要一个小时,然而为了助人的心愿,他一直风雨无阻地关心医院,这种精神实在很感人。我们的同仁曾去看阿公住的地方,了解阿公捐了钱会不会影响家庭经济?才知道阿公很节省,他们所住的房子十分简单,而且房子破了也舍不得修理,两个老人也舍不得用瓦斯,他们用小灶煮饭,并且在屋前、屋后捡柴草当燃料。

阿嬷就说:「年轻的时候吃蕃薯粥习惯了,节省也没什么不好啊!这样做好事比较快乐,这也是我们的心愿,如果做得到,我们会很欢喜。」大家听了都很感动,其实一辆救护车不只三、四十万,最简单的救护车也要将近八十万,他们标了会才有四十万,数目还有一段距离。不过,他们的这分爱心启发了很多人的善念。

共襄盛举圆美萝

当我们的同仁知道这个故事,大家就在每个角落张贴消息,希望共同完成阿公的梦,所以每个人就乐捐一千、两千或是五千、一万,甚至有人说第一个月的薪水要全额捐出。结果,原本要买一辆车子,由于大家的发心,最后竟变成两辆车。

阿公、阿嬷两人都已经八十几岁了,他们本来就有分善念,虽然年轻时很贫困、很辛苦,然而这几年来,他们不断地累积,让这分善念不断培长。所以,贫穷布施有何困难?只要心中有爱,虽贫亦富,不只自己能付出一分力量,更能启发他人的爱心共同来完成。

现在大林慈济医院启业了,阿公每天随车到乡下地方,运载没有车子、行动不便的病人到医院就诊。阿嬷说:「我每天来医院就算在这里傻傻地坐着,我也很欢喜。」这真的是很感人。

可见只要我们有一念爱心,日日不间断地培养增长,用长远心来付出,最后必能「粒米成箩、滴水成河」,大家要有信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人生要学会低头与弯曲

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

没有功夫的人,在缘上要注意

我们现在有的人,你不要认为你家里的条件有多好,又有...

【推荐】在世间中得解脱,要按四个步骤来修行

如何在烦恼痛苦迷惑的惑业和一切的魔境中解脱,五欲六...

印光大师嘉言录--示修持方法

甲、示念佛方法 ●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

顺境逆境哪个有利于修行

问: 顺境和逆境哪个有利于修行? 达真堪布答: 在逆...

一则禅宗公案的启示

儿子大学毕业,在一家台资公司找到了工作。当他第一次...

及时回望自心,做精神富足之人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这句话或...

圣严法师《知苦、体验苦、不以为苦》

佛法对苦有相当多的阐述,它将人生分为生、老、病、死...

证严法师:心田不长无明草

△ 欢喜心是一种涵养,能令周围的人都有如沐春风的喜...

证严法师:不说是非难

在日常生活中,有两种表达彼此感受的方式,那就是「声...

点燃我们的心灯

心要像明月一样,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样,云开见...

证严法师《认清因果》

在无常的人生历程中,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我始终...

修行之秘诀--一向专志

一向专志是有成就的菩萨之修行秘诀。大乘经典讲阿鞞跋...

学佛不是要脱离俗界,而是要超越凡俗心境

皈依是学佛的开始。皈依不仅指一个仪式,更是一种心态...

夫妻相处的四摄法

再来,当然家里人之间也要,就像我们几位老师,像仉老...

一头驴

一头驴,掉到了一个很深很深的废弃的陷阱里。主人权衡...

钱反而让他造罪业

如果他品德很好,他多赚一点无所谓嘛。不好的,那你不...

制造痛苦给对方时,也是在制造痛苦给自己

成佛,就是将自己发挥到生命的最高价值,并且以最圆满...

俱絺罗尊者问生死

学佛,就是要学得可以清楚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功德回向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

问: 功德回向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各种不同的功德偈...

《善生经》为现代人提供的保富法

追求财富是世人普遍的希望和目标。然而,世间的富人,...

圣严法师:见人低一级

所谓的「大丈夫」要能屈能伸、舒卷自如,一般人往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