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圣严法师:不为任何目的而奉献

圣严法师  2011/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以佛教的立场而言,「解脱乐」才是究竟的快乐,而追求解脱乐的唯一道路,就是行菩萨道。然而,很多人把行菩萨道看得非常高深莫测,认为自己的层次很低,根本达不到菩萨的标准。因此,他们遇到我时总是说:「师父,因为您的修行境界已经很高了,所以才能行菩萨道!」其实我也是普通人,以我自己的经验而言,行菩萨道并不是一件做不到的事,而且我并不觉得自己是在空口说白话或是高谈阔论。事实上,每个人只要愿意尝试,也很容易做得到,而且能做到多少,就得到多少快乐。

解脱的快乐并不一定要等到彻底解脱时才能得到,只要朝着这个方向走,每走一步就会有走一步的快乐,而且一点都不是勉强得来的。例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分,而且通常都身兼数职、具有很多身分,只要我们能够负担起各方面的责任,尽好自己的职责,就能品尝到解脱的滋味。

这是因为当我们做事时,如果能抱着不为任何目的而奉献的态度,一心只是为了把工作做好而尽责、尽心,丝毫没有想到背后的目的,就能够无私地付出,并体会到快乐。否则,如果总是为了特定的目的才想要奉献、付出,就很容易陷入等待、期望之中,心里老是想:「我付出这么多,而上司从未考虑提高我的待遇和升迁!为什么这么不公平?」情绪反而会因此起伏不定,痛苦不已。

相反地,如果不考虑这些问题,只知道努力付出、奉献、实践、尽责,就像俗语所说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结果没预期得到的东西反而得到了,而且是得来毫不费工夫。这就是菩萨精神,也是解脱的快乐。

尽责任就是默默耕耘,至于会有什么收获,自然「老天有眼」。所谓「老天」,其实就是「因果循环」,如果我们付出的多,却得到的少,就表示因缘尚未成熟,那就继续努力吧!所谓「水到渠成」,水总是会来的,如果水还没有来,就表示目前时机未到,那就再慢慢地挖地、开渠。如果能这样想,得到成果时既不觉得意外,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没有得到,也会知道是因缘还未成熟,而不会感到气馁。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能不为追求任何目的,只为奉献而奉献,这种精神本身,就能为自己带来解脱的快乐。

人类历史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多半来自伟人们「为奉献而奉献」的精神,才能获得后世对他们的歌颂和赞叹,但如果他们当初仅仅是为了自私的目的而努力,我相信他们也不会成功的。

总之,只要一件事情是自己乐意做的,而且别人让我们有机会奉献,我们就能够在其中得到快乐。所以,我们不要认为菩萨道的解脱之乐,一定要在解脱以后才享受得到,在还没有解脱以前,做了多少,就能享受多少快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千亿天神皆愿供养这种修行人

东山佛学书院是由东山高中的副校长,与教务主任、训导...

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记得是在八九岁的时候,读过一个日本民间故事《戴斗笠...

贫女供灯的故事

在佛陀时代,古印度舍卫国里的国王、大臣和施主们常常...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仁者,以财发身。就是懂得人道的人,懂得仁义礼智信的...

这样布施对不对

问: 我家前面要建一个庙,我捐了一些钱,这样做对不...

社会困乱之时,正是布施的好时机

印祖第三天开示,重要内容讲得差不多时,就谈了一下当...

勿以贫贱而轻视小的施舍

释迦牟尼在印度北部游历传教,一日于林中树下静坐,头...

布施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

【推荐】危机是人生的常态,不要惧怕危机

圣严法师曾在金融风暴期间鼓励台湾企业家,在面对各种...

圣严法师《心事重重有谁知》

(一)外在的事 现在,先讲外在的事中是不是跟自己有...

圣严法师《还债平安,还愿快乐》

问:现在我想学的东西很多,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天地万物...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尽可能学习》

每一个人都需要工作,即使是才刚刚懂事的儿童也不例外...

轮回中没有固定不变的角色

《亲友书》云:父转为子母为妻,怨仇众生转为亲,及其...

朝山的六种意义

修行之法门颇多,朝山也是学佛修行法门之一,其朝山真...

神童的叹然一笑

古时候有一位证到阿罗汉果位的修行人,住在深山中保任...

信自己与不执着

信心 信能渡渊,摄为船师,精进除苦,慧到彼岸。慧到彼...

谁偷了佛祖的念珠

有个寺庙,因藏有一串佛祖戴过的念珠而闻名。念珠的供...

苦不在外境,而在心有烦恼

修行本来就要有随遇而安的功力,在燠热酷暑的环境,要...

每天进步一点点

香港海洋公园里有一条大鲸鱼,虽然重达8600公斤,却不...

二十六刀的故事

在《观音灵感录》中有一个公案,也挺有意思。 清代有一...

遇到横祸突然去世能往生吗

【以前曾经有佛弟子请问佛:要是遇到横祸,突然去世,...

济群法师:慈善的精神

放眼天下,许多中外企业家都为慈善作出了表率,但是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