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说话的艺术

2011/03/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舍卫城内的大长者家,近来喜气洋洋,好事连连:长者的商队入海采宝满载而归;国王封赐土地;夫妻喜获麟儿;而且恰逢比丘僧前来应供。

比丘用斋毕,上座长老舍利弗如法祝愿功德主,高声唱诵道 :

“今日良时得好报 财利乐事一切集 踊跃欢喜心悦乐 信心踊发念十力 如似今日后常然”

长者听舍利弗诵出如此吉祥的偈子,欢欢喜喜供养了两张上等毛毡。一旁的摩诃罗瞧着羡慕不已,回到寺里就哀求舍利弗把咒偈教给他。舍利弗表示,这咒愿不能常用,也不见得适用于任何场合;但摩诃罗执意要学,舍利弗只好传授给他。学了咒偈,摩诃罗每天勤加练习,准备一旦轮到自己担任上座时,立刻派上用场。

很快地,机会来了。大长者连逢祸事,商队遇难失宝,妻子被卷入诉讼;儿子意外身亡,哀痛不已的长者斋僧以消灾植福。这时,身为上座的摩诃罗如法炮制,诵出学来的咒偈。结果,悲愤交加的长者大受刺激,不但没有供养,还连骂带打将摩诃罗赶出宅门。

颓丧懊恼的摩诃罗,不知不觉走入胡麻地,一路践踏,满园狼籍。看守的人见状不由分说,挥鞭就打。摩诃罗拔腿飞跑,撞上麦田里一陇陇的麦屯(割麦之后积聚如小丘状的麦堆),以逆时针方向绕行而过,气喘如牛。说时迟那时快,麦田主人棒棍如雨点般,纷纷落在摩诃罗早已乌青黑紫的皮肉上。原来,此地风俗,应该顺时针绕行麦屯,并口诵:「多多益善!」才能祈求年年丰收。麦田主人训斥一番,放走了摩诃罗。

远远的,一行送葬的队伍缓缓迎面而来。「多多益善!」摩诃罗咬着牙、忍着痛以顺时钟方向绕棺。下场可想而知,丧主又哭又骂,捉住摩诃罗拳打脚踢,强迫他说:「希望再也不要发生这种不幸,真令人同情!」全身伤痕累累的摩诃罗一心赶路,只想赶快回到寺院,见到前面一行迎娶的队伍,不分青红皂白就依样画葫芦:「希望再也不要发生这种不幸,真令人同情!」 新郎一听火冒三丈,打得摩诃罗头破血流,落荒而逃。不料一脚踩上猎人的陷阱,惊散了猎物。猎人瞋心一起,又痛打摩诃罗,警告他应该静悄悄地匍匐前进。

「那么只好爬行了!」为脱险境,摩诃罗已经六神无主,竟爬到妇人洗衣服的地方,被误认作偷衣贼,结果又是一场好打,十分凄惨。

屋漏偏逢连夜雨,鼻青脸肿、体无完肤、死里逃生的摩诃罗,在接二连三的磨难后,跌跌撞撞地回到寺里,终日烦恼忧愁,心想:「都是舍利弗教的偈子惹的祸!」比丘们怜愍他,将他扶到佛陀身边,详细报告事情的始末。

佛陀慈祥地安慰身心受创的摩诃罗:「如果想说法咒愿,应该细心观察因缘时节,合适的才说出口。好好用功,勤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表现忧悲喜乐要视时机恰不恰当,以后别再轻率说话了。」

原公案出自《杂宝藏经》

省思

想要成就人生的梦想、圆满学业事业道业,一方面要靠学习和累积经验,一方面要有洞悉真相的智慧。

善用学习而非误用或滥用,善用语言而非损人害己,以清楚明白、处处作主的心仔细观察,就能够切合实际需要来作智慧的拣择、慈悲的决策。

不但说话是一门心灵艺术,无量无边的法门亦然。护念自心、也护念他心,则喜怒哀乐的表现和文词语汇的传递,处处都能利人益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能守住口业,则成佛一半

九华山有位老尼师,年纪已136岁,身体健朗,从出家至...

问号中的得失

有的人说话喜欢用问号?,有的人说话喜欢用句号。,还...

有八种话不能讲

古人说:覆水难收。讲话就像泼水,泼出去的水无法再收...

培养说话的技巧

将我们的舌头视为仆人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是主宰舌头...

【推荐】一言折尽平生福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他跟学生出游,路旁...

随便说话的人,一定会招来许多过患

麦彭仁波切曾经说过:有时保持缄默不能成事,有时保持...

圣严法师《原谅背后说坏话的朋友》

人前不说别人好,人后不说别人坏的人不多,当你发现你...

证严法师:不说是非难

在日常生活中,有两种表达彼此感受的方式,那就是「声...

天无绝人之路

老和尚问小沙弥:如果你进一步则死,退一步则亡,你应...

东晋高僧慧远大师

各位,大家吉祥。一般中国人都知道两句诗:日照香炉生...

除却心头火

有一个久战沙场的将军,已厌倦战争,专诚到大慧宗臬禅...

念佛贵在专

清代有一位圆融大师,字竺峰,俗姓姚,湖州清德人氏。...

千万不要在家里杀生

非要吃肉,不要在家里杀,买现成的。你在家里,总希望...

蕅益大师:观四念处

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与泥对话

一切美好都要付出代价。你的梦想越美丽,你需要承担和...

关于吃豆腐您所不知道的秘密

豆腐是咱们老百姓最熟悉不过的食品了,但是,豆腐究竟...

梦参老和尚讲述开刀的亲身体验

当我到台湾动手术开刀的时候(一九九六年元月),我发...

修净土要不要兼持楞严咒与往生咒

问: 修净土的人要不要兼持《楞严咒》与《往生咒》? ...

得失坦然,进退淡然

得失坦然,进退淡然是我们共同的人生追求。 坦然是一种...

海涛法师《聪明过生活》

1.在日常生活当中,无论我们何时修行佛法,就是以最好...

五阴乃幻化虚伪,没有真实体性

古印度时,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居住在罗阅城...

培养说话的技巧

将我们的舌头视为仆人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是主宰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