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八种后悔

2011/04/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过去有一位云居大师,曾经说过人事上的八种后悔,劝告我们不要轻忽蹈陷。这八种后悔是:

1、逢师不学去后悔:

善知识难遇难求,良师给予我们的影响非常深远。一句真实话,就能够终生受用,象善财童子不辞艰苦去五十三参,赵州禅师活到八十岁还行脚参访,都是因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如果遇到了人天师范,却不知道好好学习,等到机缘流失,徒然悔憾不已。

2、遇贤不交别后悔:

古人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人生得一贤达知己,能够常常切磋恳练,是极稀有难得的殊遇。我们对于犯颜直谏的贤人益友,要能倾心接纳,千万不要排斥,否则贤友忠友一一绝去,人生的好机缘也失之交臂了。

3、事亲不孝丧后悔:

所谓“生前一滴水,胜过死后百重泉。”父母长辈在世的时候,不能承欢膝下、甘旨奉养,甚至百般忤逆;等到慈亲逝世了,纵然身后极尽风光体面,墓冢巍峨,又有什么意义呢?“堂上双亲你不孝,远庙拜佛有何功?”倒不如父母活着的时候,多尽一点孝心。

4、见义不为过后悔:

生命的境界,常在一刹那间取决,一念迷即卑私,一念觉即高义。如果见义不为,错失良机,懊恼也于事无补。

5、见危不救陷后悔:

良知,是一种无法欺骗的东西,见他人危难而吝于伸出援手的人,事后总难免有“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实因我而死”的无穷悔恨。

6、有财不施失后悔:

有能力布施做功德时不做,等到失去了财势机缘才后悔,已无济于事了。过去有一位居士对我说:“师父!您来为佛教办一所大学,我捐助净财。”我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想不到没有几天,他真的把钱送来了。我跟他说办佛教大学不容易,不必那么快把钱送来,他回答:“不行啊,我现在有钱不布施,万一将来贫穷了,想参与佛教大学建校这么有意义的事也不行了。”这位居士能够未雨绸缪,已得到佛法的深深妙用了。

7、因果不信报后悔:

一粒稻种子,拌在不同的土壤里,会以不同的因缘生长结穗,水肥充足的必丰收,瘠土上的稻穗必贫枯,一粒稻种子都有明显的因果差异。我们应该相信“如是因,如是果”的业报真理,时时警惕自己,不要放逸六根种下恶因,否则感受恶果时已悔之莫及了。

8、佛道不修死后悔:

身强体健时,不好好修行求菩提,等到白发增添牙齿松动了,连佛号都念不清了,把“南无阿弥陀佛”都念成“哪有阿弥陀佛”了,还能精进修持吗?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等到无常来临,才劳驾别人为我们持念“往生咒”,就太迟了。

综合上面八种后悔来看,人际之间的因缘要及早把握,经常保持一颗忏悔的心,觉得我对不起一切众生,有了这颗有谦有让,不争不执的心,就可以避免嗔烦恼的染污,人事关系自然随之和谐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徒为什么不吃荤腥

问: 吃酒肉的危害是什么? 成刚法师答: 刚才跟大家...

佛教的四依法

四依法很重要。一、依法不依人。二、依义不依语。三、...

为什么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得人身有多难呢...

如果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

有的居士具备善知识的特点,可以帮我们更好的修行。 而...

惟贤法师:佛教不是脱离现实

(一)佛陀出家的原因 那么佛陀对于人生是如何看待的...

做一个不后悔的人

一个落第的青年,穷途潦倒,后来春风得意,青云直上做...

佛教四圣谛的内容

苦谛的内容 无常变坏的依正二报,使众生造业受苦。世间...

肉鸡蛋和菜炒到一块,光吃菜不吃肉行吗

问: 学佛两个多月,肉不吃,鸡蛋不吃。请教师父,肉、...

只要常求己过,答案自在我心

有的过失,我们一辈子也没有机会认识到。事实上,很多...

为何声音是不存在的呢

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是什么呢?我们一定会说声音是外...

怎样念佛才更有效果

一、高声念:声音洪大,把全身之精力,都贯注在一句佛...

苦乐是假象,价值才是真相

人生有一个很重要的追求,就是我们必须要从苦难中解脱...

学着去经历

经历是人生命中最宝贵而又无价的,我们应该学会去经历...

猎人与老和尚

戒就是规矩,要预防非份的念头,不该有的观念不要产生...

守三关与破三关

在有限的人生旅程,如何才能生存的更鲜活、更富内涵、...

圣严法师《为什么要生气》

佛法认为,「贪、瞋、痴」是我们人类的三种根本烦恼,...

为什么会忙会累

从全年劳作的农业社会到现在每星期5天、每天8小时上班...

世上两种人

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一个是淡水,里面有鱼,名为伽里里...

跟众生结净土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这么一桩事情,有一个国家的众生很难教...

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你要修行的地方

佛所教导的一切教义,还有一切经论,跟你生活分开了就...

禅修三部曲

一、 看住当下,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如是倾注。 久久...

禅师们面对死亡时,是如何的呢

佛经中说,人死之时,四大分离,如生龟脱壳,痛苦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