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有什么看不开的呢

2011/05/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比舍是个出名的珠宝商人和经验丰富的航海家。一次,比舍带领了有五百商人组成的船队入海采宝,他们乘风破浪,很快地到达了珠宝产地。

客商们停泊登岸,一眼望去,遍地都是奇珍异宝!大伙儿就像一群饿狼一样,拼命搬运,耀眼的珠宝一下子一船一船都装得满满的。可是,客商还在贪心地装呀堆呀,眼看每只船都要被压沉下去了。

此时,比舍可着慌啦,大声疾呼:“注意!注意!船不能运载过重啊!客商们!自动地把你们超载的珠宝,尽量抛弃吧!不然的话,一定要出危险呐!”

然而五百客商都装没听见。贪欲所迷,宁共宝死,也不愿意丢一粒珠子呀!

比舍眼看没法了,只好决定牺牲自己的船上所有,尽将光闪闪的珠宝投没海涛里。

驾驶空船跟着满载珠宝的船队离开宝山。眨眼间,超载珠宝的船,一艘艘地被海水吞没了。要不是比舍驾空船将五百客商护救出海,那真是人财两空了。当五百商人坐着比舍这只船平安脱险的时候,海面上忽然出现一个神,将比舍抛弃的珠宝尽数还了他。比舍弃宝复得,当然欢喜极了,可是他不忍眼看大伙憔悴烦恼的样儿,便又把自己的珠宝和众商客平分了。(《杂宝藏经》)

人生在世,忧患很多。婚丧嫁娶、事业前途、职称评定、子女教育、购房安身……哪一样都得操心。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想生活得更好一些呢?但事事不能尽如人意。

人应该有理想,有追求,追求固然重要,但也要学会放弃,笑对人生。

浮生一世,短短几十年,总有一天连生命都不得不放弃,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懂得放弃的人往往要比一味追求的人得到的更多些,也更放松些和快乐些。人生的路很宽,为官为民,有钱没钱,一样可以活得有滋有味,只不过各有各的活法而已。民有民的乐,官有官的忧;穷有穷的喜,富有富的悲,都随个人与环境的不同而变化,何苦处心积虑地去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开开心心生活,正所谓"穷亦乐,富亦乐"。

古人把放弃作为一种谋略,现代人却把放弃看作是无能的表现。虽然所有的理性追求都源于现实,但人不可物欲太强,有了星星要月亮,有了月亮要宇宙。物欲太强势必会起贪念,有了贪念就会繁衍出恶行,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看看那些违法乱纪,贪污受贿的人,从百姓到政府官员,从小偷小摸到大笔亏空,一切恶行都是起源于一个“贪”字。这样的“追求”,还是学会“放弃”吧!财色之取,如小儿含刀刃之饴,甜不过一勺之美,而有截舌之患。孟子曰:“养心善莫寡欲”,诚然如此。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总有相对的第一名,享受鲜花和掌声只不过是一两个幸运儿的事。平凡的家庭,平凡的人生,平凡的工作,默默奉献的人们组成了社会的大多数。不必苦苦成为那一两个幸运儿,从某种角度上说任何工作都有他的价值,既然体验了生活的辛酸苦辣,做过了自己喜欢的事,或富或穷,此心足安。

放弃是一种艺术,“去留随意,看天空云卷云舒;宠辱不惊,任窗外花开花落。”你能体会到这种意境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临事对人时,应抱持怎样的态度

我们每天张开眼睛后,生活的二六时中,总会面临许多不...

人贵自立

有一天,一个居士带着孩子去参拜一座刚落成不久的大佛...

人生的三得

所谓三得, 即沉得住气,弯的下腰,抬得起头。 一、沉...

为人处世最好的性格

处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现代社会,如何坚守善恶是非观念,...

快乐健康常伴,穷一点又何妨

天堂的路有多远,我不知道。但我明白,我们每一个人都...

勇敢面对生命中的挫折

人生之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遇到逆境,你有没有...

这辈子请为自己而活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活给别人看,也在盯着别人怎么活。...

什么样的人应当来学佛

今天一件事情的反思,使我想跟大家说一说,关于什么样...

生命中你看重的是什么

有一位父亲存了很久的钱,终于买了一辆雪亮的新车。他...

北魏高僧昙鸾大师

在佛教史上,有一位号称菩萨皇帝的这么一位君主,就是...

目犍连尊者一念嗔恨的果报

这是目犍连尊者在修行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释迦牟...

张抡的奏折

宋代官员张抡。不清楚他的出身。官至浙西的副都总管。...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

问: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净业行人应如何修功德? 答...

为何日日须发今日必死之心

一 总说: 论云:第二思惟死无定期者,谓今日已后,百...

妙祥法师:诵经时为什么杂念很多

问: 我诵经时心内杂念太多,一直困扰,该如何才能好...

星云大师《行为平坦的道路》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从今天起,在这里我们将有...

吾见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事已办

嗟嗟!人之精神用之诗字,吾见右军李杜,不出生死;用...

惟贤法师:佛教日常生活的礼节

1、合十 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

圣严法师《从火坑里跑出来》

有人在禅七中不断地哭泣而无法打坐,他说:我不能打坐...

修行者为什么必须节制淫欲

从此大文第二,便显余义。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诸天...

施食以度众生为第一标准

我们佛法的道理学了这么多,但是佛法真正是救苦救难的...

怎样克服虚荣心

在克服自己的虚荣心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虚荣心到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