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潇洒人生

2011/05/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位小公务员在剧院看戏,打了个喷嚏,唾沫星子溅到了坐在前排的将军身上。小公务员急忙向将军道歉,将军回说“不要紧。”可是小公务员却就此栖栖惶惶,定不下心来。幕间休息时,又去请求将军原谅。次日再专程去将军府上赔罪。第三天又去向将军反复解释自己的无意冒犯。将军终于被近乎纠缠的道歉惹火了,大叫一声“滚出去!”小公务员吓得周身发抖,回家就死了。

这便是19世纪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名作《小公务员之死》。那位“小人物”的悲剧。当然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如沙皇时代的专制等级制等),但撇开这些而以禅者的眼光来分析的话,小公务员的心理状态确实有点失衡。社会世态对他的束缚太紧,上尊下卑的封建烙印太深,各种各样的深度恐惧所造成的心理压力重逾千斤。结果,一个喷嚏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禅者是主张“心态放松”,潇洒人生的,即要求参禅者放下各种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唐朝有位俗家弟子去拜访赵州禅师,由于忘了带礼物,见面时十分抱歉地说:“我空着手来,真不好意思。”

赵州禅师微笑说:“那么你就放下来吧!”

这位弟子更不安了,愧疚中带着疑惑问:“我没带东西来,怎么放下呢?”

赵州禅师当场呵斥他:“既然如此,你就赶紧带回去吧。”

这位弟子霎巴着眼睛,弄不懂禅师“葫芦里卖什么药”。其实,禅师要“两手空空”的弟子放下的,当然不是礼物,而是“拘泥和俗态”。干嘛要不安呢?干嘛要为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障蔽了生活智慧和生活情趣呢?可惜,这位弟子根器浅薄,未接禅机。

据说,古印度有位梵志(佛教以外的宗教徒)双手拿着合欢花、梧桐花去奉献给释迦牟尼佛。佛祖对他说:“放下吧。”梵志放下了左手一株花。佛祖又说:“放下吧。”梵志便放下了右手一株花。谁知佛祖继续说:“放下吧。”梵志惊愕地说:“我两手空空了,还放下什么呢?”佛祖说:“我不是叫你放下花,而是叫你放下一切嗜欲妄念。到了没有东西放下时,你便进入了不生不死的境界了。”赵州禅师的“放下吧”与佛祖的“放下吧”,就其内涵来说,恐怕是一脉相承的吧。

我们生活在尘世间,天天要与上司、同事、邻里、父母、子女、亲戚、朋友相处,当然要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但是,假如把人情世故看得太重,那么种种小烦恼也会搅得你心事重重,情绪不佳,结果就是我们常听到的那句感慨:活得好累啊!

真的,许多人都喜欢“潇洒”,羡慕“潇洒”就是在日常的区区小事上洒脱不起来。

唐朝的仰山和尚是沩山禅师的学生。有一年,仰山到别处度暑假回来,师徒见面时,沩山禅师问仰山:“一个暑假不见面,你在那里究竟做了些什么?”

仰山告诉老师:“我耕作了一块地,还播下了种子。”

沩山禅师点点头说:“这样看来,这个暑假你没有闲散白过。”

仰山和尚接着也问老师,暑假期间做了些什么事。

沩山淡然一笑答道:“我吗?白天吃饭,晚上睡觉。”

仰山听了,脱口而出:“你这暑假也没白白度过。”

但此话一出口,仰山立即觉得自己的话有意无意地带着一种讽刺味,毫无疑问是失言失礼。于是涨红了脸,在一副窘态中情不自禁地咋了咋舌头。心想,老师一定动气了。

沩山禅师看到了仰山的窘态,便责备他说:“为什么你要把一句话看得那么严重呢?”

仰山没想到老师没有嗔怪他刚才的“失言”而是责备他现在的“不安”心态。仔细一想,明白了老师的用意:偶然的小疏忽,或无意的小过失,只要并非故意不恭或损人,也未造成恶果,那么就没有必要“牵肠挂肚”。于是,仰山渐渐地恢复了常态,又自在地开始了一天的功课。

“放下吧!…有那么严重吗?””这便是禅师潇洒人生的秘诀。

其实,有些琐碎的小事,本身并不严重,人家也许根本就没放在心上,苦的倒是“疑心生暗鬼”式的自我折磨。如果一旦我们自己“放下了”,那么风吹云过,烟消雾散,你便会发觉天地原来是如此澄明,一切原来是如此了无挂碍,自己原来尽可以安然地享受潇洒人生的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宣化上人:谁把你绑住了

以前有个和尚,向一位有名望的高僧请法,他说:「请问...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大部分的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是我们花了太多的...

如何开示妻子同生极乐世界

莲池大师在未出家之前,他是示现一个结婚好了之人。他...

达真堪布:我们为什么要为众生活着

佛为什么让我们不为自己,只为众生?这是佛心疼我们,...

爱情的真名叫无常

首先,爱是无常的 我们以为爱是永恒的,一旦它变化了,...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永嘉玄觉禅师在《奢摩他颂》开头就说:恰恰用心时,恰...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

【推荐】要认真但不执着,要放下但不放弃

我们现在很固执,告诉你:别执着,要放下啊!但是有的...

五百商人念佛得救

过去,有五百商人乘着一艘大船出海寻找奇珍异宝。一日...

源断流枯

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这是物各有其性。人不往上爬那是没...

不住空寂的智慧

佛陀净住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大梵天王起大邪...

因为不知道,所以勇敢

一个下雪的晚上。农村有户人家,半夜里有人敲门。主人...

化解和对治瞋心的方法

瞋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通常所说的生气、憎...

诸经释忍辱

《六度摄论释》云:能灭尽忿怒怨仇,及善使自他安隐。...

王痴头往生极乐

清末的时候,有一个很笨的人,笨到什么程度呢?生活不...

净土五经格局的由来

《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在...

我是信佛的人,怎么会这样

我有一位道友他才四十几岁,是我闽南佛学院的第一批学...

佛教如何看待知识

问: 佛教怎么看待知识? 济群法师答: 知识对人类究...

你究竟在怕什么

一个少年怕独自走夜路,父亲问他:你怕什么?少年回答...

心灵有家,生命才有路

生命的魅力在于静。外表的宁静给人以美,内心的宁静给...

虚云老和尚:在忙中修行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

应以何种心态对待毁谤自己的人

问: 修行人应以何种心态对待毁谤自己的人? 索达吉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