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旷达境界

2011/06/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豁达的人心大、心宽

对一个污垢太多的心灵送上一轮明月最合适不过。让明月照亮蒙尘的心灵,这是怎样的恢宏大度,怎样的胸无芥蒂呀。大肚能容,吐纳百川。豁达的人心大、心宽,不但自己的人生道路会越走越宽,也给别人指明了一条宽阔的路。

聒噪不如沉默,息谤得于无言

饱经风霜的人,任凭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反复变化,都懒得再睁开眼睛去过问其中的是非;看透人情世故的人,对于世间的一切毁谤赞誉都无动于衷。白隐禅师也许不是这两种人,他对毁誉褒贬一任世情的心胸是何等旷达。

生活中,当我们被别人冤枉时,如果费尽心机地去解释,白也会黑。聒噪不如沉默,息谤得于无言。无端的攻击没有必要去理会,事情总会有真相大白的时候。

要真正帮助一个人,就要有容忍庸俗的气度

一杯难以入喉的咸水,如果注入一滴甜美晶莹的泉水,也可以成为清凉的甘露。放下内在的屠刀,也能蜕变为一朵纯白柔软的白云。要真正帮助一个人,最好应该有容忍庸俗的气度和宽恕他人的雅量,绝对不可因自命清高随便怀疑、排斥他们,不跟任何人来往而陷于孤独。

有些事要认真、有些事不必太认真

人海茫茫,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许多非原则的事情不必过分纠缠计较。凡事都去认个真、较个劲就会得罪人,就会给自己多设置一条障碍、多添加一道樊篱。所以,认真需要去仔细权衡。鸡毛蒜皮的繁琐无需认真,无关大局的枝节无需认真,剑拔弩张的僵持则更不能认真。

养心胜于治病

在追求事业的时候,要留一点空间,留一些余地,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心生则种种病生。我们的心,有时候心浮气躁,有时候妄想纷飞,有时候愤怒不止。身体病了,可以用医疗治疗;心生病了,如何医治?“心药方”精要在于养德。

只要宁静处世,不为世俗势利所动,身心处于淡泊宁静的良好状态之中,必然有利于健康长寿。对症下药,自能药到病除。

征服别人不能靠拳头,要靠智慧

生活中,许多人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伤害。不管伤害你的人是无意识还是蓄意向你挑衅,心胸宽阔的人都应该采取不和他一般见识的态度。暂时巧妙的躲开,就可以避免两败俱伤的悲剧。

批评你的人。是你的亲人和朋友

不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要想把自己的产品或自己推销出去,大可不必在乎别人的态度。在生活中批评指责我们的,往往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和最好的朋友,他们的话对我们也是最有益的。最重要的是分清厉害,认清自我,完善和提升自我。

你的心是怎样的,你就会看到怎样的人生

客观事物的存在不会尽善尽美,尽如我意。关键是自己心中要有与人结缘的愿望和热情。你的心是怎样的,你就会看到了怎样的人生。你想寻找敌人,你就会找到敌人;你想寻找朋友,你就会找到朋友。不善于与人相处的人,到了哪里,都会认为别人难以相处。善于与人相处的人,见到任何人,都会融洽相处。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极端性格的人,不懂得把握分寸,人生就会失去目标。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只要我们豁达一些,彼此都会得到利益,难道损人又不利己好吗?不一定非要采取极端不理智的行为,不能生存又何谈发展?

不念旧恶,以德报怨

在一些固有的思维模式中,总认为要帮助别人,自己就要有所牺牲;别人得到了,自己就一定回失去了,更别提去帮助那些曾经非议自己的人。

可是,人终究是有情感的动物,你帮助了别人,比人肯定会在心底保留着这份感恩,说不定在日后你陷入困境的某个关键时刻,他就会挺身而出来回报你。再说,即便你未必得到回报,但那种人性的光芒也会深深地留在别人心里。

学会把美好的事物与人一起分享

纵观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就事业的人绝非自私自利之徒。因为只顾念自己的人同样也得不到别人的顾念。把美好的事物与别人分享,心心相传不都拥有美好了吗?反之,你若对别人心怀歹念,且不说交不到真正的朋友,就连最起码的生存问题都很难解决。

自制是一种境界,忍辱才能负重

成功源于自制。有大度心者才能自制。只有自制才能心安理得,集中精力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能自制的人是令人佩服的,那是生命中至高境界的显现。

不虑饥寒,不知名位

在一般人看来,追求名誉和官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岂不知没有名声和官位的人生是真正实在的。别人给名声也不要,做到“心如大海无边际”,没有患得患失的精神折磨是怎样的洒脱和旷达啊!

生死成功,一任自然

为了正义的事业,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的人,把浩然正气还给大自然,留一个纯洁高尚的美名还给天地,是英雄的胸襟,自然能够赢得别人的敬仰。

放下架子,坦诚做人

对于许多人来说,生活中的许多关口和障碍并非他人所为,都是自己设置的,都是由于放不下架子、心有挂碍而产生的,都是在“作茧自缚"。如果能以纯真质朴的态度来看待生活,那么一切"关口"也就成为坦途了。

眼盲心不盲,助人即助己

人们做事总是习惯于从自己考虑,首先看是否对自己有益。在我们常人眼里,盲人打着灯笼走路就好像“瞎子点灯白费蜡”一样。可是并非如此!虽然他看不见,却能照亮别人,使自己也安全。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情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一个眼盲心不盲的人心胸之旷达让明眼人汗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你一生中最后悔的是什么

比利时有一本杂志,把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作为调查对象...

【推荐】把宽广的人生钉在求财享乐的一角上

当今社会,人们认为只有丰裕的物质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

日日增上解脱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最大的无奈,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去掉八种染污之心

唯识宗对于行菩提心的教诲非常严格,特别是积德行善时...

人生不如意时让你静心的三句话

人活在世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遇到困难和烦心的事就要...

找对自己的位置

不少孩子会被老师说成是笨小孩,家长为他们担心,他们...

生活原本没有痛苦

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只屎壳...

人品才是决定我们能走多远的一种标志

修行还有主要的一个,人格的完善是很重要的。一个人人...

平常颠颠倒倒,临终很难有正念

诸位!你要知道,你临终要能够不随境转,你 平常就要训...

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回大向

问: 请法师详细开示: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

相状是虚妄的,障碍是自己捏造的

佛为什么说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

学佛越久,离佛就会越远吗

经常听说:信佛一年,佛在眼前;信佛两年,佛在身边,...

一瓣心香供耆德:记圆拙老和尚二三事

【故事一:一生的积蓄全部用于印经】 圆拙法师身上的钱...

世话、戏论、愦闹的二十种过失

《大宝积经》云:菩萨应舍愦闹乐于寂静,舍诸世话观于...

印光大师谈应对灾难法语

即灾殃翻为善导,转热恼直下清凉 (因邻火延烧,物屋一...

关于吃豆腐您所不知道的秘密

豆腐是咱们老百姓最熟悉不过的食品了,但是,豆腐究竟...

僧人的生活——闻钟而起,闻鼓而眠

世人多羡慕僧人,就连宋朝的仁宗皇帝也说:若得为僧,...

不穿袈裟的和尚--梁漱溟

梁漱溟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算是比较活跃且具有一定影响...

出世与入世

无相禅师行脚时,口渴寻水,这时看到一个青年在池塘里...

为什么真正「伤害」我们的不是外境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处所跟内心的互动。环境...

修学佛法,绝不可离开净土法门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示生人间,说种...

有一天善根发动,不得不学佛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很有名的大护法,叫做须达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