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达真堪布:想开了就是完美

达真堪布  2011/06/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做任何事情,都要具足很多因缘才能得到结果,差不多就行了。越追求完美,越得不到完美。哪有十全十美的?世上没有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世上没有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世上没有完美,放下了随缘了就是完美。

没有人让你烦恼,没有人让你痛苦。遇到事情,自己想不通,那是自己的智慧不够、修行不够,自己应该要承担。你到任何场合去看,都不会有一切完美的。若是你只会以一种心态去面对,只会从一个角度去思考,那肯定有很多不完美、不圆满的地方。

圆满和不圆满,就在于心态。你能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维,把各个方面都考虑到,然后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待,那一切就都是圆满的。我这件事情成功了,这是我的因缘;他那件事情没有成功,那是他的因缘。每个人的缘分不一样,福报不一样,悟性不一样,想法也不一样。诸多因缘具足了,最后才能成就一个事情。

事事要看圆满,事事要看清净。在大成就者的境界中,一切都是清净的圆满的;而在凡夫的境界中,一切都是不清净、不圆满的。关键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如果你觉得不圆满,那说明你的心量还是没有打开,心胸还是有点狭窄。所以心态很重要。

其实,我们现在学佛修行,就是以自己的智慧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环境、美好的时光、美好的人生未来。这就是我们修行的目的。在哪儿都舒服,在哪儿都快乐,才是真有修行。

三十头牛有六十只角,仔细去看,每只角形状都不一样。为什么?它们的因缘不一样。三十个人有三十个想法,肯定也不一样。为什么?每个人的因缘都不一样。

人实在点,不会吃亏的。那些不懂因果、喜欢耍心眼的人,才会吃亏呢!我们实实在在地面对人,处理事,这不是吃亏,而是大福报、大智慧。凡夫的观念和佛的观念肯定不一样,所以我们不能以凡夫的观念为标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修道要惜福求慧

我们佛教徒在没有成佛之前,应当惜福求慧。惜福能增长...

鲁迅与佛教之缘

和僧人结缘 鲁迅是周家的长孙,极受重视,家人担心养...

破除法执的相状

我们看看,讲到出世的圣人,佛陀也给他一些建议: 非明...

生命就是一种缘

一直很喜欢这句话,因为生命,因为缘,因为生命是一种...

龙施女得佛授记因缘

过去,佛陀带领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及五百位诸大菩...

一分钟智慧(三个故事)

1.大海 有一天,小华气嘟嘟地从学校跑回来。爸爸看他...

为何有些畜牲人见欢喜,有些人见厌恶

问: 有些畜牲人见之会生欢喜心,有些畜牲人见之生厌...

12条小故事

1、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

杀业的四种情况

杀生的业果非常微妙,一般人无法能够衡量和判断。亲自...

达真堪布:为什么一看佛书就困

问: 学佛的时候一看佛书就困,怎么回事? 达真堪布答...

要想有智慧,多做法布施

要想有智慧,就多做法布施。大的法布施就是讲经说法,...

慈悲心是一个勇士需要做的

慈是真心地想给予众生暂时与究竟的安乐,悲是真心地想...

爱我所拥有的

有三个年轻人在旅途中相遇了,于是结伴而行。他们探讨...

找回生活中并不遥远的快乐

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追求快乐,然而如何才能追求到真正...

略述净土法门之殊胜

诸佛如来以慈悲利物为本怀。故示现人间,说无量法门,...

佛经开头的「一时」到底是哪一时

问: 佛经开篇常常说一时佛在什么什么地方,与多少多少...

宣化上人:早起晚睡为谁忙

夙兴夜寐为谁忙?众生难度颇堪伤,迷诸尘劳性颠倒,耳...

极乐世界解脱的功德

佛陀在《阿弥陀经》里面明显提出来:我们怎么去观察极...

拜佛时除了念佛外,可以观想阿弥陀佛光明吗

问: 拜佛的时候,除了听自己念佛的的声音之外,可不可...

怎样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1、网友:法师,怎样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学诚法师...

作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

问: 作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呢? 隆宣法师答: 阿弥...

造业的次数会影响业果轻重

五、加行故重谓或已杀生,或正或当,具欢喜心具踊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