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怎样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学诚法师  2016/04/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怎样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1、网友:法师,怎样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学诚法师:凡夫的情绪极易起伏,即所谓“心随境转”,而圣者则能“境随心转”,其中差别就在于自己内心的力量是否强大。内心的力量,就是一个人的慈悲、智慧、志愿,通过培养、增长悲智愿力来超越无常的外境。

2、网友:法师,为啥心不净?怎样才能平静不浮躁?

学诚法师:心不净因为心不静,心不静因为外在扰动多,内心又无皈无依,犹如无家的流浪儿。找到内心归向之所,精神栖息之地,人生才能有真正的平静和力量。

3、网友:请教法师,懈怠浮躁心理如何对治?

学诚法师:习气深重,不可能一下子拔除,只能循序渐进。懈怠浮躁的根源是内心无志,故根本解决之道是培养自己的志向、愿力。此外,依靠一个积极的环境是极大的善巧,因凡夫容易心随境转,故而需要清净勤勉的环境来帮助我们转心。

4、网友:年轻人易怒,情绪难稳,有什么良药克制乱发脾气,做一个平静和悦的人?

学诚法师:顺境时志得意满,觉得可以控制一切,稍微有些不如意处便乱发脾气;逆境时又容易灰心丧气,这种种烦恼皆因把自己看得太重。心太高,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付出;心太窄,装不下他人的苦乐和恩情。改变,从心下手,让自己的心更低一些、更宽一些。

5、网友:请教法师如何用佛法消除焦虑情绪呢?

学诚法师:焦虑的根源是妄想与执着。对一件事情设想很多,而且都是从负面去假设,心紧紧粘在这些幻想中,就产生了焦虑。其实,我们担心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多余的,烦恼皆自找。佛法教我们正视因缘,事情还没来时,不必胡思乱想;事情来了,就去面对它、处理它;事情过了,就放下它。

6、网友:大师,我想求心静,不知该如何做,求大师指点。

学诚法师:心不静,其因有二:一则心无所归故妄想纷飞,二则执着太深故患得患失,归根到底都是妄想、执着。远离外在的境界可能得到一时的平静,但不能根除内心的妄念。想得到真正的平静、光明,要找到生命的意义,放开心胸,积极担当修善,让内心悲智的力量越来越强。

7、网友:如何静心?

学诚法师:不争名,不斗气,不攀比,不急功近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面对侵略者是否能为了自卫而杀对方

问: 佛教说不杀生,但如果外族侵略中国的话,我们能...

惟觉老和尚:放纵欲念及嗔心的后果

佛法里有句话: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火烧功...

如何消除对寺院的不敬之心

问: 不敬来自些外在的因素,尤其是两次去九华山时,...

心要如何真正放下

问: 烦恼心虽在当下放下,过一会儿又上心头。请问心...

何谓菩萨?何谓佛?

网友:何谓菩萨?何谓佛?我总是把佛学归结为哲学体系...

我的这颗心到底是哪个「心」

问: 我深信大千世界是依心而成的,可是哲学中提到两种...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人总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也许因为一个人,也许因为一...

蒙山施食的问答

问: 师父,我还想请问一下关于蒙山施食,如果刚开始...

生意不好该如何改变

问: 师父,最近几年生意不好做,我想着改变,但又不...

佛什么时候说过这么多心灵鸡汤

问: 阿难曾说愿化身石桥,经历风吹雨打,只愿那所爱...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这是佛教的根本认知,...

如何劝导病人临终正念不失,得生善趣

第三课 瞻视病人甲三、说法敛念 说法敛念 是关于如何...

为什么学佛要强调生死大事

问:师父,我有时会笑话那些不经过了解而迷信的人。你...

一棵摇钱树

一棵摇钱树,这是过去封建时代落伍的社会里,父母想把...

欲往生极乐所应修习的三种福业

为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亦为了确保在往生时,不发生...

延一念为无量劫,促无量劫为一念

说这一部《法华经》,日月灯明佛说了多少时间呢?六十...

菩提心中的佛号

心为修持之主 《华严经》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

圣严法师遗言

一、出生于一九三○年的中国大陆江苏省,俗家姓张。在...

造佛塔胜报缘起

有一次,佛告诉阿难:我现在在大众当中,简要说明造塔...

一直起烦恼又一直放下,这样有机会突破吗

问: 我现在在修学上好像遇到了一个瓶颈,我们现在一直...

世俗观点认为的快乐,并不是真实的

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不真实的事情。譬如一...

海涛法师:生活很痛苦怎么办

问: 请问生活很痛苦怎么办? 海涛法师答: 学佛,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