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宣化上人:沙门的意思

宣化上人  2011/07/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沙门有四种:

(一)圣道沙门。佛可以称为圣道沙门,菩萨也可以称为圣道沙门。

(二)说道沙门。是以讲经说法为生──以说法作他的生活,这是大德高僧,证果的阿罗汉。

(三)活道沙门。这是以道自活,就是修道的沙门。

(四)污道沙门。污是不洁净、污秽。污秽就是对道有污秽。

沙门还有三个意思,这三个意思又不是三个意思,是两个意思;两个意思又不是两个意思,是一个意思。佛法就是这么妙的!这一个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勤息”,勤是不懒惰;息是休息,就是不勤、懒惰了。所以一个人有两个意思:一个懒惰,一个勤。懒惰那个就拉着这个勤的说:“你不要去做工了,懒惰一点没关系。”勤的就说:“哦!你不要懒惰了,随着我去修道吧!”两方面都这么扯,看哪个力量大,就把另一个扯去了。勤的力量大,懒惰就失败了;懒惰如果力量大,勤的就失败了。

怎么又有三个意思呢?这个勤又分出三种,懒也分出三种。勤这三种是什么?勤修戒定慧;懒这三种,是息灭贪瞋痴。勤修什么?修定、修戒、修慧。息灭什么?息灭贪心、瞋心、痴心。

什么叫戒呢?戒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也就是止恶防非,止住诸恶而不作,防备自己有错的地方。那么戒有多少种戒呢?有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又有八戒、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条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条戒。

定,就是参禅打坐修定;要修才有,不修就没有。所以为什么人要常打坐呢?常打坐,就是把定一点一点修成的。你初打坐的时候,没有定,这个心一下跑到天上去,又跑到地狱里去,一下又跑到佛的那个地方去,又跑到菩萨那个地方去,或者又跑到马、牛、羊、鸡、犬、豕那个地方去。这个心,你看!它也不需要买票,天堂、地狱随便都可以到,什么地方都可以跑。为什么它什么地方都跑呢?就因为没有定。现在修定,就是叫这个心不要跑,不要东跑西跑、南跑北跑,上跑下跑。

为什么要修定呢?说:“我这不定,不最好吗?你看!跳舞不都是不定吗?跳舞,跳跳钻钻地,哪有个定呢?定有什么意思?坐那个地方,像块木头,像木雕泥塑,坐在那个地方,有什么好处?我觉得这太死板了!定有什么好处!”本来定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不过,人若想要得到智慧,一定要修定;要是没有定,就没有智慧。你的心太散乱了,就没有定;没有定,就没有智慧。智慧就是从“定”得来的,所以你想要不愚痴,就要修定。

我现在再给你们介绍一个人,这个人打坐时,总觉得要掉到山涧里头去,所以很害怕。不错,这是想得到禅定的一个开始。你在这个时候,不要怕!今天我藉着这个法会来开示,我以前没有讲过吗?你在那儿打坐,总觉得头上有个墨盘,有个大铁,就要掉下来;或有颗原子弹在头上,就要爆炸了。哦!这怎么办?这时千万不要着相!你一着相,就容易入魔的境界;一着相,那真是有颗原子弹在你头上爆炸。不着相呢?静静的,没有事,一定胜群魔;有定,什么魔都跑了。你见着自己好像要跌到万丈悬崖里头,这都是一种虚妄的妄境。为什么是万丈的悬崖呢?这就是表示你的业障;你过去生的业障,比万丈悬崖都深。所以现在知道你的业障重,就要赶快修道,不要生恐惧心。

又在打坐时,觉得非常自在,自在自在真自在,难以形容,说不出来那么自在了;要是得到这种自在,就把什么都忘了。我不是说过色界着味禅?味禅那种滋味,比任何情形都快乐,比你男女结婚也快乐,比你吃任何的麻醉品都快乐,那一种的境界,简直是说不出。所以说,自在自在真自在,难以形容,说不出来的,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好像喝茶,这个茶是凉的,自己才知道;这个茶是热的,你自己也知道。这个境界,一定要过来人才明白。

什么叫过来人呢?就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哦!你一说,他就知道你这是到什么阶段上,到什么程度上了。好像这个人现在在初禅里边,将要得到离生喜乐地这个境界;可是这个境界不算一回事,不要以为这是不得了了,这是很平常的,修禅只要你有一点诚心,谁都可以得到的。因为那一种的快乐法,没有能和它比的,所以这叫“离生喜乐地”──将要离开烦恼,得到这快乐了,这是定的一种。

慧就是智慧,有智慧。有智慧有什么用?有智慧就不会走错路了。人为什么颠颠倒倒,以苦为乐?因为背觉合尘──背了觉悟的道理,而合六尘的道理,所以没有智慧。可是,愚痴的人却以这一种痛苦,视为是快乐,其实这是最愚痴的。

要勤修戒定慧,你们听经,不必听多了,只听一个字,那都用之不完。什么字呢?就是一个“勤”字就够了。勤修戒,勤修定,勤修慧。要修才能得,不修就不能得,一定要修的;不要不听师父教,不要不听师父话,要听话的。

还有一个叫“息灭贪瞋痴”,方才我说这个息,不就是懒惰吗?为什么叫它懒惰?就因为它停止了,休息了。休息不是懒是什么?休息就是懒,懒就是停止了。但是这个休息什么?休息贪、瞋、痴,令贪瞋痴休息。啊!贪心停止了,瞋心停止了,痴心停止了。贪,你什么也不要贪,世间所有的一切物质享受,一切一切都不要贪。瞋,也不要发脾气,不要有脾气,不要发火,把你们所有的脾气都布施出来。布施给谁呢?布施给我,布施给师父。师父要大大的火,大大的脾气,好令你们这些徒弟害怕;不然,师父像棉花似的,这么软软的,那这些个徒弟就都不怕了。不怕,就都不修行;不修行,就是懒惰了。

以上是沙门“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种种的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出家人姓「释」的由来

佛教初来东土,到汉地传法的多是外国僧人,人们按照中...

白衣上座讲经,出家人应该惭愧

这里有位法师提出二个问题: 问一、末法时代白衣在上座...

妙祥法师:女众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问: 女众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妙祥法师答: 有的。这...

出家需要的条件与方法

依据如来的正法规(dhamma)与律(vinaya),以及国家...

略谈菩萨戒中的「说四众过」问题

菩萨戒也称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方等戒、...

您是因为受到挫折才遁入佛门的吗

问: 您是因为受到挫折才遁入佛门的吗? 济群法师答:...

出家和在家人各有什么样的责任

问: 出家人和在家修行人各自都有怎样的责任? 达真堪...

如此才不负出家一场

在佛陀的众多弟子中,难陀尊者容貌端严,仪表堂堂,具...

以花来供佛,这功德有多大

【又于过去。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性如来。若有男...

供养哪种人得福最多?

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

宣化上人:持《楞严咒》怎么没有感应

《楞严咒》是灵文,每一句有每一句的效力,你不必想:...

平自己心里的这块地

这位持地菩萨,就是在《楞严经》所说的持地菩萨。这位...

微细的爱

苏东坡有一首五言诗,我非常喜欢: 钩帘归乳燕,穴窠...

恒修忏悔、修行忍辱、善护己念

三月十二日来信收到,此信实是您能否往生的关键,因此...

禅净二宗的区别

我佛说法,契理契机,因群机不等,故施设有殊,虽方便...

如何辨识香的好坏

香的好坏,不仅影响我们的供养,也影响人体健康。要辨...

惭愧心与七圣财

一、惭愧的意义 惭愧,是惭与愧的并称,即对已犯的错误...

【推荐】《法华经》的殊胜功德利益

01、《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

佛为长者说四种施

昔日,在舍卫国有一富可敌国的婆罗门长者,名叫蓝达。...

不费分文即能成就「五大施」

佛世时,有一位首罗长者,以性情悭吝而闻名,舍利弗尊...

对净土法门要具足这十种信心

《莫道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的第九,修持...

不穿袈裟的和尚--梁漱溟

梁漱溟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算是比较活跃且具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