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婚外恋产生的究其根源

2011/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受西方“性自由”思潮的影响,包“二奶”、养情人、纳妾等有损一夫一妻制的现象仍然存在,显有蔓延趋势。随着婚外恋事件的与日俱增,婚外恋已成为一种普通的社会现象。婚外两性关系不仅是破坏一夫一妻原则、妨碍婚姻家庭巩固的一种消极因素,而且很容易形成各种纠纷,影响社会安定,甚至还可能引发刑事案件。

究其根源,其产生原因主要有:

①自己喜新厌旧。

认为配偶长得太丑,没有风度或魅力,媳妇人家的好,或与妻子相处久了,被外遇风姿绰约、才华出众所吸引。或由于自己平步青云、事业成功、风华正茂、自命风流,以外遇来显示自己的魅力。

②心理上相见恨晚。

在工作或往来中,接触较多,感情融洽,工作协调,认为对方与自己很相配,可能产生情深意笃, “相见恨晚”的感觉,导致精神上的恋慕,跌入“爱河”的深渊。

③夫妻不和或两地分居。

性欲无处发泄,在这种情况下,遇有异性吸引,随时可能引起他(她)的注意。产生恋情及性行为。

④以权、以钱、以色交易。

是指一方拥有实权地位或一定的经济能力,施展技能,形成婚外恋。另一方在政治、工作、生活或经济上有求于他(她),主动以色相诱,把肉体当做交易的商品,达到自己的目的。或一方凭借手中的实权或经济手段,以利相诱,以达到其占有另一方肉体的目的。双方目的不同,性行为双方都同意,大多不公开。

⑤一些人要报复对方。

发现对方有外遇,精神空虚、性饥渴、报复心理等原因,主动寻求婚外恋。

遇到婚外恋时,如果夫妻双方处理得当,婚外恋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夫妻仍能维持良好的婚姻关系。

①要提早预防。

客观地说,有些婚外恋的发生往往并不是一个人的错误,而是三个人的责任,夫妻共同努力,及早去预防婚外恋,努力增强对自己爱人的爱,给对方以更多的关心、照顾以及更多的相互的及时的沟通,以去其不足,从而不给“第三者”介入之机。

②遇事切勿冲动。

每个人都存在性的排外性,一些人发现自己的配偶另有新欢,油然而生受骗、受辱心理,从而气愤,愤怒,大吵大闹,或以离婚相要挟或主动公诸于世的冲动做法,只能使对方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造成婚姻关系的完全破裂。

正确的办法是切勿冲动,不公开不吵闹。先要冷静地分析情况,然后再采取内部解决。不要轻信传言,如果自己确信配偶确有婚外恋,且涉足很深,则要给予一定的惩罚。但仍要冷静、克制,并留有回旋的余地,尽可能地把事情控制在夫妻之间解决,减少外界不良影响。在配偶准备放弃情人后,要给他(她)一段时间去了却与情人的感情。

事情平息后,选择适当时机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增进夫妻之间的感情,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甚至还可以参照配偶的情人取彼之长去己之短,增强自己在配偶心中的魅力。

③严格要求自己。

特别是女性,言行举止切忌轻浮,轻浮可引起他人性 幻想。要表现出自信和稳重,别人在你面前感到一身正气,就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

④拒绝别有用心的关心和照顾。

对熟人、上司的过分或过多的关心、照顾,要躲避,一定要表现出不感兴趣。有物或钱引诱,一定要退回,甚至表现出讨厌的态度,这样会使对方觉察到,自讨没趣而收敛。也可以把自己的恋人或配偶介绍其认识,使其死心,不再想入非非;还可以耐心说服,劝其自重自爱,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斩断此情。

对那些一意孤行、胡搅蛮缠和威逼利诱的熟人或上司,不要留情面,不可委曲求全。

⑤想办法摆脱其纠缠。

对那些在公共场所的陌生人的性骚忧行为,要大胆反抗,不可给别人可趁之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黄念祖居士:选择结婚对象的标准

在选择对象的时候,一定要有很正确的标准,以人品为第...

40岁还未结婚,如何面对长辈的不理解

问: 我已经四十岁了,最近几年努力修行佛法,常常参...

「爱别离」和「求不得」

琪琪和男友是大学同学,相恋近四年,男友对她非常好,...

姻缘

一个书生爱上了一个姑娘,起码到了生死相许的份上了,...

美丽王后的前世今生

由于无明和爱欲的缘故,众生四处地追求欲乐、爱乐。《...

被情所困不值得

感情是四只脚,甚至是无数的脚,而人只有两只脚,你愈...

感情的利弊很多,究竟如何运用

有个女生到佛光山找我,神情沮丧。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如何让陷在爱情里面的儿子学佛

问: 如果想让儿子学佛,他却陷在爱情里面,怎么办?...

夫妻间的礼仪与义务

一、夫对妻的礼节和义务 佛陀在很多经典谈及夫妻伦理,...

看电视对孩子的伤害

看电视不仅妨碍孩子的脑部发展,更会降低思考能力、注...

佛弟子身上勿佩带佛像、观音像挂件

印光大师在《复邬崇音居士书》中讲:前三日接到歧路指...

有人遇到鬼神障,应该怎样帮助她们

问: 师父慈悲!如果有很好的姐妹碰见鬼神,可是她又...

障碍人们证悟佛法的是什么

有次,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讲授佛法时,大众中有五位在...

生活中明明有快乐,为何佛教只强调苦呢

佛教《正念经》中云:轮回如针尖,永无少安乐。在六道...

比尔.盖茨童年的故事

比尔。盖茨拥有好多个世界之最,例如:他是第一个靠观念...

证严法师:弃婴

做人本来就很苦,一出生就遭人遗弃,更是痛苦。 有一...

行菩萨道要谨防五种心魔

人与人之间慧性平等。身外境界的好坏是由分别智来判断...

这是一种骗术,为何仍有人受骗上当

【原文】 或问:烧炼①之诓骗,莫不知之,而恒中之者,...

佛法的心要

当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后,曾自己感叹道:妙哉!妙...

以平静的心去处理

有一位富家小姐,据说她也是名企业家之一。她对现实有...

母亲的一生为你做了什么你知道吗?

当你1岁的时候,她喂你吃奶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

重病念佛,佛持金莲接引往生

慧恭,江西豫章丰城人,加入庐山莲社,与僧光、慧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