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佛法的心要

2011/09/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当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后,曾自己感叹道:“妙哉!妙哉!”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一句话道出了全部佛法的心要。

众生与佛在本体上没有任何差别,都圆满具足这个不生不灭的佛性,也就是如来智慧德相,所不同者只是迷悟不同,迷则众生,悟时即佛。一切众生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的覆碍而不能显现,犹如乌云遮碍了太阳,但乌云并非实有,风吹云散仍然晴空万里;妄想执著亦非实有,以缘起性空诸法实相的道理来观照自会消除,本有的智慧自会放大光明。佛教的一切修学并不是要人们从外面求得什么,增加什么,只不过是应病与药,帮助去除人们的妄想执著。在《法华经》释迦牟尼总结自己一生而指出:“我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都不过是方便的譬喻,是为众生去除妄想执著而悟入这个佛的知见。”倘若不明白这个根本道理,一切修学都可能迷失方向。释迦牟尼在临去世前告诉弟子:“ 我49年未说一字的法,如人说我说了一个字的法即为谤佛。”释迦牟尼49年说法是为了众生去除妄想执著,同时更反对众生又妄想执著于他所说的种种方便譬喻的佛法。

近代高僧太虚大师曾做了一首诗,对后人影响很大,诗言:“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我真现实。”意思是说,作为一个佛教徒,虽然信仰依止的只有佛陀,但是学佛决不是脱离了做人,真正的学佛过程正在于人格的完成,成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乃至众生)的人。我们真正圆满地按照佛陀的教导做好一个人也说是成佛,这才是佛教真正的道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经书怎样摆放才如法

佛经是指佛像三藏(经、律、论)中的经藏。经藏通常是...

佛法化导,救人心之陷溺

大凡一个国家之政治法律,无微不至,那还有不逮之处?...

何为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

文珠法师《改善自己的命运》

我们皈三宝,坚定信仰,尽形寿修学佛法,一定可以改善...

现在人学佛不得力的原因

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

去寺院要注意哪些「轻重」

走路要轻 行的威仪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仪态亦可化导众...

接触佛法半年多,为什么对佛法没有什么疑问

问: 我较深入地接触佛法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别的师兄...

学佛的基础

1、相信因果 有因必有果,因果通三世,因果定律是宇宙...

阿弥陀佛普遍接引,为何那么多人还往生不了

问: 念佛的人都想生西方,阿弥陀佛大慈大悲要普遍接引...

药王菩萨发愿除灭众生痛苦

像法时期,古印度有这么一对兄弟,哥哥叫星宿光,弟弟...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信根先向心田种,行...

鱼翅燕窝背后的凶残

燕窝乃是东南沿海的一种叫金丝燕的鸟,用唾液伴海藻筑...

戒贪得自在

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国王名叫多味写,平日信奉九十六...

如何修出平常心

什么是平常心?有一次,有源律师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

不乐于五蕴则解脱

昔日,佛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四十位比丘住...

持名念佛简易殊胜普摄三根

念佛法门里有四种念佛。有观像念佛,观阿弥陀佛三十二...

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

灵山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微笑。禅法一脉传至达摩祖师...

六忍

这个忍有六忍,今天我们谈谈这六忍。对于我们生活一切...

【推荐】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

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就是你自己! 心生种种法...

逆境时要积极豁达,多缘光明面

我们通常都喜欢阳光明媚的日子,也希望人生一路充满阳...

大学生不是就业难,而是消业难

未婚同居,贪色纵欲,或意淫手-淫。把学习知识的宝贵时...

女人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一个女人可以生得不漂亮,但是一定要活得漂亮。无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