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戒贪得自在

2011/01/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国王名叫多味写,平日信奉九十六种外道。一天,国王忽萌善心,欲行大布施,于是依照婆罗门教的规定,将其积聚如山的奇珍异宝,布施给需要帮助的人;若有人来求助,便请他自取一撮珍宝而去。奇怪的是,国王如此布施了数日,珍宝一点儿都没有减少。

佛陀知道国王宿世积福,度化因缘成熟,于是变化成外道修行者前往该国。国王知道有行者远来,便出来接见,寒喧作礼后,国王问:‘你来此地,有何请求吗?可以直说,不用客气。’行者回答:‘我从很远的地方来,想跟国王化缘珍宝,建造屋宅。’国王听了,告诉行者:‘没问题!你就自取一撮珍宝吧。’行者取了一撮珍宝,走了七步,又将珠宝放回原处,国王疑惑地问他:‘你为何要放回去呢?’行者回答:‘这撮珍宝变卖后,只够我建盖房舍而已,日后要再娶妻就不够用了,所以不如不取。’国王一听,说:‘这还不简单,那你就取三撮珍宝吧。’于是行者取了三撮珍宝,走了七步后,还是回头将珠宝放回原处。国王又问他:‘你为什么又不要了呢?’行者回答:‘这三撮珍宝只够我娶妻,没有剩余的钱可以购买田地、奴婢、牛马,既然无法满足我的欲望,还不如放下。’于是国王又应允他取七撮珍宝。

行者走了七步,还是又退还回去。国王再度询问原因,行者回答:‘我娶妻后会生儿育女,子女从出生到嫁娶,一切所需难可计量,所以我决定还是不要罢了!’国王听了,大方地说:‘不要担心,我将所有的珍宝都布施给你,你就不需再为将来烦忧了。’行者原本已要接受国王的供养,但想了想还是拒绝国王的好意,准备告辞,国王疑惑地问:‘你为何不接受我的供养呢?’行者说:‘本来我是想要乞取珍宝,好令生活充裕无缺。但我深入思惟,却发现人生苦短,万物无常,若是追逐财物,贪求五欲,妄计未来,只是徒增忧苦,一日比一日烦恼,还不如放下这些贪欲,精进修行,勤求佛道。所以我再也不需要任何珍宝了!’国王听了行者的话,心开意解,也愿意皈依佛教。

于是,佛陀恢复本貌,腾升虚空,现光明身相,为国王说了一首偈语:

‘虽得积珍宝,崇高至于天,如是满世间,不如见道迹。 不善像如善,爱如似不爱,以苦为乐相,狂夫为所厌。’

国王与大臣见到佛陀如此端严的光明瑞相,又听闻佛陀微妙的开示,法喜非常,纷纷求受五戒,当下即证须陀洹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三》

省思

《八大人觉经》云:‘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贪求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犹如吸毒,日蚀身心,令人难舍难离。行者当了达世间无常,四大苦空,五阴无我,假合之身终归变灭,若执妄以为实有,究竟不得自在。唯有少欲知足,识得自性珍宝,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想要断烦恼解脱生死,就要放下悭贪

供养具有灭除悭贪的作用。悭贪,就是吝啬、小气。佛菩...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

《八大人觉经》上有句话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为什...

心中的贪念就是贫穷的种子

我们今天总说缺钱,找不到工作,但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

欲望永远都不能满足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

守空锅的老夫妇

佛经中有一则小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

人生不过如此

【不过如此】 豪车十辆,也是四轮滚转;洋房百座,也...

知恩感恩与报恩

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语道尽日用一切衣食住...

达真堪布:修行人累积财富是否会障碍解脱

若是你证悟了,达到牛粪和黄金、手掌和虚空等同的境界...

最高尚的事情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国王,他决定不久之后就将王位...

两位夫妻的两种结果

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子,先生的职业是相同的,都为领导开...

拜佛念佛改变了爸爸

我的老爸一生历经磨难,平时经常唉声叹气,责怪老天的...

口中自然生出八功德水

舍卫国中,有位大富长者的妻子生了一个端正庄严的儿子...

真心被六尘所覆盖的八个原因

真心被埋没,真心给失落,真心被迷失,真心被六尘所覆...

念佛要用真心来念

一九四零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

印光大师:劝注重因果

◎ 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约佛法论...

《佛说离睡经》十种离睡之法

《佛说离睡经》前半部分乃述目犍连尊者独自在寂静处经...

李炳南居士:畜生也能念佛往生吗

问:畜生也能念佛往生吗? 答:有鹦鹉往生之例,因为...

【推荐】千百年来你所误解的开光

开光就是开智慧 一直以来,人们对开光有着顽固的、强烈...

妄识心本来就是空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了解这个妄识心本来就是空的,知...

圣严法师《别让鬼住在心里》

人为什么怕鬼? 原因是对不可知的事物产生恐惧,害怕...

【推荐】只要问妄想一句话,它就完了

我们如果是从今生开始,那很简单,处理今生的问题就好...

防护六根,断除淫欲

当年佛陀住世的时候,要求出家人防护六根,并示言若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