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宣化上人:魔与佛不能相提并论

宣化上人  2011/08/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们要抓紧根本立场,时刻提起正念。一旦生出贪心,或贪快、贪神通、贪速效、贪灵感,魔便乘虚而入。有些人很聪明,但为什么有时也会魔里魔气?就是因为他对根本原则没有认识清楚;如果把根本弄清楚,魔的咒也不灵了。我们不用念咒,只要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魔是没法子钻进来的。我多年学佛的结论:最大的受用,就是这六大宗旨。

佛法并不是高谈阔论,谈玄说妙;更不是妄言祸福,占卜吉凶等流。世界上能未卜先知的人不知多少,这是跑江湖的技俩,好讲神通,妖言惑众,都是在卖膏药。这些人的确能知过去未来,譬如他对你说:「我知道明天会有什么人来见你,说话又如何如何…。」或者说:「你从前做过些什么事情,我都一清二楚…。」但是他们都有漏洞,或者不断淫欲,或者好财,或者骗色,这是魔的境界。如果有斗争心、贪心、求名求利,专搞个人宣传或个人崇拜,而且又自私自利,不讲真话,当知这人是魔的境界。

所以当莲池大师参访遍融、笑岩二老时,二老都告诫他:「出家办道是为了生死大事,不可以为名利所累!」当时在场也有其它参学的人,他们对这些启示毫不在乎,唯独莲池大师却深得受用,大有启发。所以他离开京师,行至东昌,便豁然开悟,而说出以上的偈颂。其实这四句偈是次要,最重要的一句,就是不要搞名搞利,才是整个公案的主要关键。

不要以为莲池大师在东昌才忽然开悟,他由一开始便已一步一步地迈向开悟之路。到了遍融、笑岩二老之前,被他们来一个当头棒喝,便豁然大悟。出家后不耽着名利,这是最有效的咒,能战胜一切魔军。

且看他的偈文说:「二十年前事可疑」,这件生死大事,使莲池大师困惑很久。因为尚未明白,所以要出外参访,求善知识解决疑团。

「三千里外遇何奇」,行迹遍及三千里,等后来到了东昌,顿然开悟,这是多么奇妙,顿然把执着粉碎了!

「焚香掷戟浑如梦」,焚香供佛是好事;与魔军掷戟作战,这是坏事。掷戟,也可以说是放下武器,就是不再斗争。这一切都像做梦呢!为什么像做梦,因为还未彻底明白。

「魔佛空争是与非」,现在他明白了,从前总在虚妄是非上用功夫,都是枉费心机!莲池大师并没有说「佛魔一如」,魔是魔,佛是佛,两者互不相涉,有什么是非可争呢?以前辩论是非,都是虚妄不实,你想把魔降伏,一定要有点真功夫,这不是单凭口头禅能做到的。

再说一层,无魔不显佛,无佛不显魔,魔佛也是相对法,并不是佛开悟后,就「魔佛一如」,佛开悟后,魔佛宛然,但佛没有敌对的思想。佛既然等视一切众生,而魔也是众生之一,所以佛对魔也一视同仁。但魔对佛是否一律平等呢?绝对不是的!魔什么时候都想把佛推倒的。

莲池大师在二十年后,始明白不争的道理,觉悟以往在外表上「空争是与非」,没有回光返照,没有把自性收拾干净,人一争便生烦恼。我说的道理很简单,希望诸位细玩其味。因为在原则上不能犯错误,大家都很年轻,不可以随便说「魔佛一如」。或者大彻大悟的人能这样说,因为他体会的境界不同,我们还是小孩子,不能假借古人的道理,牵强误解。譬如小孩不懂开车,你让他开车,很容易会撞车,以致死亡。一般人如果听到「魔佛一如」,他会想:「那我拜佛做什么呢?我做魔业,不就是佛业吗?」原则上的分别,要弄得清清楚楚,不能混淆视听,鱼目混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心不清净,一切都会成障碍

学佛修行,不要总担心、总害怕。什么是魔?方便的说,...

诸根寂静的难陀

难陀尊者在舍卫城象华园中,静坐思惟:能值佛出世,且...

依此法门,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

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古人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我是一个生死凡...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是急切的想看到佛,这种念头非常...

遇到魔障如何面对

前面的经文讲到安住真如,我们要不断地提醒自己 何期自...

不要妄想住茅蓬,茅蓬不好住啊

又有人问:开了悟究竟是什么境界呢?这个问题我们在云...

未悟者,妄以假悟,自误误人

参禅人,守住无慧,不忍受苦无福,无福不能成佛,无慧...

宣化上人:水清月现

禅就是静虑,当维那敲木鱼三下,我们开始静坐,就应该...

宣化上人:净土三资粮

从无量劫以来到现在,我们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好像人...

宣化上人: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小心

佛教徒也要注意因果,凡事要小心谨慎,不能随便毁谤人...

宣化上人:临终念佛忏悔灭罪

在临命终的时候,这暖、息、识将要断的时候:暖、息、...

人生百病的百药对治法

《大藏治病药》是唐代高僧释灵澈所著,选取了一百种人...

白居易《八渐偈》

唐贞元十九年秋八月,有大师曰凝公,迁化于东部圣善寺...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人世间最无私的就是父母的爱,人世间最难以报答的就是...

如何放下失恋的痛苦

1、网友:我全心全意对一女生好,前几天对她说出我的心...

用妄想造业 得虚妄果报

但是我们为什么经常被妄想缠绕,挥之不去呢?就是我们...

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

1.学会沉默 有时候,你被人误解,你不想争辩,所以选...

惭愧为入道之初步

原文: 当生大感激,生大惭愧。惭愧心生,邪僻心灭。惭...

心灵的财富

宗教导师们总认为人类的幸福,并不在于感官上的满足与...

佛陀说做到这四个标准,你就是「大丈夫」

世尊!怎样才能堪称大丈夫呢? 有一位比丘向佛陀请教:...

不是咒语不灵 而是你不守规矩

一、没有功德却要持咒支配护法,只有增加自己的罪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