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不同层次的善恶标准

达真堪布  2011/12/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会形成一些结果,叫果;都有产生某种结果的能力,叫业。业创造了外器世界和内情众生,及众生内心深处各种各样的感受。一切都是因业力所现,因业力所感。

业有善业和恶业,如《念住经》中云:“不善恶趣受痛苦,善业善趣得安乐。”不善即恶业,造恶业就要在恶趣中遭受痛苦。修善业可以在善趣中获得安乐。善分两种:有漏的善和无漏的善。有漏的善是一般的善,它能让我们得到世间的福报,享受人天安乐;无漏的善能让我们解脱成佛,获得四圣果位,即阿罗汉、独觉佛、菩萨和佛的果位。

你享受快乐,自己往昔所修的善业才是真正的因与缘;你遭受痛苦,自己曾经造下的恶业才是真正的因与缘。也许你认为这是你的敌人或他人造成的,但这都不是真正的因与缘,而是一些客观上的因与缘。

现在很多人都很迷茫,不知道善恶的标准。有些人常会无辜地说:“我很善良,这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坏事,命运还这么坎坷,上天真是不公平!”你这样的凡夫俗子,不可能没做过坏事吧!你说你很善良,实际上你根本没明白什么是善。

善恶的标准分两种:世间的和出世间的。世间的善恶标准是断十恶,行十善。出世间的善恶标准大致可分四种:小乘、大乘,显宗、密宗。小乘认为,因贪恋世间所做的一切都是恶,而不贪恋世间,为解脱所做的一切都是善。其主要是以出离心为界限,没有生起出离心之前,所作所为都是恶;生起出离心以后,所作所为都是善。大乘认为,因自私自利所做的一切都是恶,无有自私自利所做的一切都是善。其主要是以菩提心为界限。显宗认为,在有无我和空性智慧的摄持下,所作所为都是善,否则都是恶。密宗认为,能将一切观为清净圆满,在这样的状态下,所作所为都是善,否则都是恶。

小乘、大乘,显宗、密宗的善恶标准各不相同,因为众生的根基和意乐不同。每个人的修行层次、境界不一样,层次、境界越高,善恶标准越高,要求越严。我们要观察自己在哪种层次与境界上,然后再以相应的标准来衡量或要求自己。

还有小乘、大乘,显宗、密宗,各宗各派共同承认的善恶标准。龙树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说:“贪嗔痴及彼,所生业不善,无有贪嗔痴,及彼生业善。”因贪嗔痴而产生的一言一行,包括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恶;在不贪、不嗔恨、不愚痴的状态下而产生的一言一行,包括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善。善恶在心里,不在表面上,一定要调伏心,心清净了就是佛法,就是成就。若是没有调伏心,心不清净,表面上做得再好、再清净,也不是佛法,不能成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达真堪布:佛菩萨还有善恶之分吗

问: 在佛菩萨的境界中,还有善恶之分吗? 达真堪布答...

看不见三世因果,该如何相信呢

网友:大师,佛陀认为有善与恶之分吗?如果有,可以除...

一念之差,人生的结局决然不同

【传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要克服这些惯性、习性...

善恶果报歌

因果分明定不差,古今种豆岂生麻。 善恶如无罪福报,...

一切殃福终不朽败

我曾这样听闻的:当时,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

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

空有双照,悲智双运成就菩提心。 前面的业果叫作有相行...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

修行的第一个就是靠语言文字的佛法产生观照,所以叫做...

宣化上人:改恶迁善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

达真堪布:有这些心态,业障就难铲除

忏悔要忏业障。什么叫忏业障?就是将业障与自己的相续...

解脱的状态

什么叫解脱?就是永远地解脱烦恼,解脱痛苦。我们有时...

管好这颗心

轮回里的众生无量无边,但是大部分的众生都在地狱里。...

观心的窍诀

很多人到处找窍诀、求窍诀:给我一个窍诀吧!能不能给...

治家格言

记住家和万事兴, 无须终日口不停; 爱惜我们小天地,...

传喜法师: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

佛教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众:积极的)。佛教是迷...

改命永远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

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佛说:什么是戒,...

【推荐】邪淫纵欲导致中风的现世报

中风的原因有很多,用现在医学的眼光看来,中风无非就...

不净如空,身心空寂,能所双亡

不净观确实是去除对色身、尘劳贪着的简易而有效的方法...

诸佛皆以慈悲为根而行菩萨道

《弥勒所问本愿经》 中,佛告诉阿难: 我在因地求道,...

一句弥陀最方便

一句弥陀最方便 不费工夫不费钱 但求一念无间断 何愁...

虚云老和尚最后的遗言

虚云老和尚上在云居山茅棚示寂,遗言开示: 农历九月...

参禅无秘诀,只要生死切

今之参禅不灵验者,第一无古人真实志气,第二不把生死...

猎人闻法得道

昔日,佛陀在摩竭国甘黎园中城北石室窟中说法。当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