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忍辱波罗蜜与阿Q精神

梦参法师  2012/0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当你碰见一个人无理的咒骂你、毁谤你,也许与你素无瓜葛,可是他无缘无故的就来残害你,你应该怎么办呢?没有学佛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当然会不服气,就想要报复,去跟他比力气、势力、金钱!学佛的人要学会忍!忍他、让他、不理他,因为这些事物都不是常在的,我们刚才讲“无常”,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无常当中,都会变化不定的,能这样想会帮助你看开一点,放下一点,不要太执着,什么事都不要太硬碰硬,对你没有好处,对众生也没有好处。假使你能忍一时之气,当时好像是被人欺负了,可是一个学佛的人知道,那是消灾免难,当你用佛法来面对一切的人、事、物,也是如此!

遭受意外、被人陷害、被人误解、或者遭人纵火等种种灾害,假使你内心不平、气恨,想尽种种办法报复,已经是不可能挽回的,你又能怎么办呢?我们佛教就是讲忏悔,忏悔自己的业重,起码这样子能够让你安定下来,安定什么呢?安定你的心灵,知道因果不灭、因果循环,自己作的业自己消,任何事情能照着佛所教导的教理去想、去做,你会得到很大的受用,当你都能受用了,你就知道修行的工夫进步了。

像鲁迅写阿Q正传,形容我们中国人就是阿Q那一类的,人家打他了,他假使念过金刚经,唉呀!这我消业障了,那就正确了。他不这样想,他怎么想?他说儿子打老子。其实也是想法,也不烦恼了,但是是儿子打老子。我看阿Q正传时,我看到这我就想他怎不会想老子打儿子,帮我消业障,不就完了,那多好!儿子打老子,那就不行了,那想法不同了,他还胜利了,他心里胜利了。“阿Q精神”,也是我们佛教忍辱波罗蜜的精神,释迦牟尼佛就是这种精神。我们要做的就是忍辱波罗蜜,所以要把修行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来。随便你做那一行,都可以运用到你的生活当中。

总之,我们所学的要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我们的行为举止也必须与我们说过的话相结合,这样子你就不会去说伤人的话,到达了一定程度,你就不会想骂人。听到骂人的话,你听到的不知道是什么语言,你想骂人也骂不出来。你知道该骂人的话,什么都骂的出来,这就是你已经达到自然而然、不造作的境界了。那个业只是口,如果你念念的那个心,都不曾离开佛、法、僧三宝的话,心里的恶念头就不容易生起!也没有机会生起,不论遇到什么环境,你都要导引使它生起善念。

“喜”就是欢喜,就是你对人内心永远保持欢喜,这就很难了。任何的忧愁事,任何的烦恼事,你知道这都是假的,是现象,会损害你的慈悲心,损害你的智慧心,这就要观照了。当你观照的时候,自己就能看的破,看一切事物是无常的,能够忍受,不去争不去计较,能看破这个就不容易了。看破了、明白了,还得放下,不要去执着,这样才能生起欢喜心。如果你看破了、放下了,你才能舍。佛教我们的方法,“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你要尽量的发挥这个心情,受用会无穷无尽的。

把所学到的佛法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接触人,一种接触事。不论在人、在事上,你都得这样用心,这样处理问题,你会处理的很恰当。在病苦的当中,特别是在困境当中,你就会感觉到心的威力,体会到佛法的威力,因为佛法就是心法。

将佛法与日常生活结合,来验证这个心,无非是训练心的一个方法,都是在说明“炼心”,“炼心”应该在什么地方练习呢?就在生活当中!就在你面对一切的人、事!处理之后你就会知道,你的心境是心如止水,还是波涛汹涌?是有功力,还是没有功力?自己最清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修行佛法能改变命运吗

网友:天人有神通能预见未来。那命运是不是已经定好了...

【推荐】为过去而诵经,为未来而念佛,你为现在做了什么

学佛以后,反增烦恼?为什么身边的人都反对?问题不在...

【推荐】当遇到逆缘时,要观照两件事情

菩萨要善调自己的瞋心,因为瞋心的活动,对众生的伤害...

忍一时之愤,能免百日之灾

你要想平安、想愉快,要先忍辱;一忍,百事都消失了。...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

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

怎样才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呢?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

【推荐】净土宗修持的八大要领

彻悟禅师是净土宗十二祖,大师早年参禅得悟,归心净土...

星云大师《愿心的升华》

心灵境界的不断提升,使我的生活领域更加海阔天空!仅...

希望庄稼长得好,可以念地藏菩萨圣号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以诸种子植于荒田或熟田中。若...

梦参老和尚:地藏三经的修行法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最初是讲十恶,用十善法对治十...

一代高僧梦参老和尚于五台山安详示寂

当代佛门耆宿梦参长老,于2017年11月27日下午16时30分...

梦参老和尚: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说我也不能讲经,不会说法,...

清定上师开示念佛

我们念佛的时候,不是想一个人在念,应该想到法界众生...

审时而拿,度势而放

人世的智者,能将喧嚣的世事拈于指尖,控于股掌,不过...

人与人之间要用爱语来摄受

大家在家庭里,夫妻之间、儿女之间、父母之间要互让互...

布施就是最好的结缘

佛教非常主张广结善缘,但是怎样才能广结善缘呢?其实...

达照法师《真正大圆满——净土法门》

前言 近几年来,汉地有不少人在学习汉传佛法的净土法...

一切不离自性,自己的心就是真佛

禅堂里是讲心地法门,没有什么好讲的,扯来扯去是消磨...

一生中不必计较的20件事

1、吃亏:吃亏是福。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

训练自己倾听的工夫

沟通是一种修行,必须有很好的禅修才能做到良好的沟通...

《红楼梦》中的声声佛号

净土宗四种念佛方法(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唯持...

宗舜法师:正信佛教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宗舜法师答: 我觉得这个它应该是从两面去理解,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