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清净三业,内护己心

2012/0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日,波斯匿王在静坐时,思惟什么是‘护己’?什么是‘不护己’?最后得到一个结论:‘若人修善,即是护己;若行恶事,则是不护己。’于是起座前往佛陀所在的只园精舍。

波斯匿王至诚顶礼后,请示佛陀:‘世尊!我在静坐中思惟如何是“护己”,如何是“不护己”?我认为修善就是护己,行恶就是不护己,这样的知见是否正确?’佛陀回答:‘没错,确实是如此。若有人以象兵、马兵、车兵、步兵守护在自己身旁,这也不是真正的护己。为什么呢?因为不是内护。若人能够清净身口意三业,修善积福,即使没有四兵围绕守护,亦是真正的护己。因为行善能使内心产生正向的力量,此内护力量胜过外在生灭事相的保护作用,这才是真正的护己。’

接着,佛陀又对大众说了一首偈子:

‘若人欲自护,当护身口意,

修行于善法,有惭亦有愧。

不护三业者,邪见及眠睡,

障蔽诸善法,随从于恶魔,

则为自毁伤,是以应自护,

修定及智慧,常念佛所教。’

比丘们听完佛陀的教诲,皆心生欢喜,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三》

省思

《佛遗教经》云:‘求善知识,求善护助,无如不忘念。……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着铠入阵,则无所畏。’欲保护自己的法身慧命,唯有从修善断恶、清净身口意三业开始。若能保持正念,不为五欲烦恼所诱惑,这念不生不灭的真心即能彰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只要这个业还没有成熟,你就有机会

业当然它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它只是在酝酿当中,它还...

妄念是业障重的一种表象

人如果业障重,妄念(杂念)就多,平时心浮气躁,不得...

【推荐】为何一念《地藏经》心里就恐怖害怕

像我们有些个人跟我说不能念《地藏经》,一念《地藏经...

海涛法师《关于鬼神与业障的问答》

1.冤亲债主包括那些呢? 答:冤亲债主,是指我们过去...

做了一点点好事,就想把一切灾难都免了

【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

清福难享,感到不安就是业障发现

咱们现在是末法时期,感这十善业道的众生要生,他都生...

【推荐】想趋吉避凶,就要调伏欲望

儒家思想认为什么是好人?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能够启...

佛教的两种忏悔方法

当我们在修习忏悔的时候,有一个偈颂值得我们注意,在...

金钱的拖累

从前,印度有个婆罗门,他的家中生了一个男孩,长得英...

1000美元也可以成功

1980年的一天,刚满19岁,大学还没有毕业的美国青年戴...

欲望就是束缚你的绳子

张三和李四是邻居,他们都养了几只猴子,以耍猴谋生。...

八风吹不动

苏东坡被派遣到江北瓜州任职,和他的好朋友佛印禅师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自序品第一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

阿那律陀尊者为什么叫做无贫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

色身会影响你的内心,内心也会影响色身

在大乘经典中,佛陀对吃肉呵责这么严重的很少,像《楞...

为什么布施会内心快乐

布施功德无量,是我们常说的行话。但是,功德从哪里来...

炒熟的芝麻种子

《百喻经》里有一段譬喻:有位农夫听说芝麻的营养价值...

莲宗祖师颂

晋.莲宗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颂: 肇起莲宗福震旦 畅...

如何使无法生育的人能得子

世间上无法生育子女之人,常服壮阳之药。而且常行房事...

多用心

有一天,庄周和朋友聊天时,说了一篇大道理,朋友听了...

憨山大师《心经直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此经题称般若者何?乃梵语也,此...

癌症的三大原因:撑的、气的、累的

第三个就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乳腺疾病,现在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