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人体最容易生病的器官

2012/03/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体最容易生病的器官是什么?不是心脏,也不是肝肾,而是肠道。正是由于现代人对肠道问题的忽视,仅仅在中国,就有3000多万人承受着慢性顽固性肠道疾病的困扰;每年有超过10亿人次出现腹泻或便秘症状;新增大肠癌患者达40万。肠道问题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而且会诱发糖尿病、过敏性疾病甚至癌症,使国人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专家疾呼,若再不进行“肠道革命”,后果将不堪设想。

国人“肠道交通”很堵

“肠道就像人体的‘加油站’和‘下水道’,主要负责体内的脏活累活。”美国结直肠外科学会院士、某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主任罗成华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我们所吃进去的各种食物的营养在这里分解、吸收,剩下的残渣也从这里被排出体外。

美国弗吉尼亚的胃肠病医生帕翠西亚·雷蒙德也表示,食物在人体里“旅行”的平均时间是24小时。一块牛排落入胃里之后,会有大约3升的盐酸围攻过来把它“扁”成糊状。30分钟后,食物糊光临小肠,小肠马上开始吸收其中的营养,将之送入血流。随后,剩余的渣滓进入下一站结肠,等结肠将所有剩下的液体吸收得一干二净,渣滓就开始凝固成粪便。这些废物要花1—4天才能从结肠慢慢蠕动到你的“下水道系统”,时间长短取决于其中纤维含量的多少。

然而,中国人的肠道却常常遭遇“堵车”。调查显示,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受便秘影响,如果肠道堵塞,大便长期滞留肠道内,毒素会被再次吸收,让人没精神、脸上长痘、肤色暗沉,毒素刺激肠壁,还会直接导致肿瘤发病率的增高;中国人胃肠不适高于全球平均水平,70%的国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肠不适,并常感到焦虑、抑郁;大肠癌在我国所有肿瘤的发病率中排名第五,且上升趋势明显,目前,在我国平均发病年龄为58岁,比欧美国家提前12―18年。

肠道疾病更是一个严峻的全球问题。肠癌在国外被称为“窜升最快速的世纪癌症”;在美国,肠易激综合征的病人占到普通门诊的10%以上,是消化专科门诊病人的70%;日本大街上,药店或饮食店外处处都贴有针对女性便秘的药物或食物广告;在英国,仅便秘每年就要耗费该国保健经费5000万英镑,医生为此开的药甚至超过了糖尿病和高血压。

肠道也有喜怒哀乐

其实,肠道的职责远不止消化、吸收、排泄这么简单,它还是身体里最大的免疫器官。首都医科大学某医院消化科主任张声生告诉记者,在我们的肠道里,生活着大约100兆个细菌,共有400多种菌群。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肠道里就打响了细菌之间的战争。细菌战斗中,存在着三种力量,分别为有益菌(以双歧杆菌和乳酸菌为代表)、有害菌,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会致病的中性菌。如果饮食不规律,人体抵抗力下降,体内的有益菌与有害菌的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引起腹泻等疾病。

正因为如此,肠道会像大脑一样闹情绪,时刻传达它的喜怒哀乐。比如有些人们外出旅游,吃了很多胃肠不习惯的陌生食物,这时尽管心情很舒畅,但胃肠就不一定乐意了,它会通过疼痛、胀气、腹泻、便秘等表达“不满”。 生活中,如果你的身体有以下表现,可能就是肠道在给你提意见了。

便秘。这个听上去不登大雅之堂的毛病,已成为很多人的“难言之隐”。在任何时刻,人体内都有2—3公斤的“存货”,肠道每隔18—24小时就需“清仓”一次。实际上,大便是“来自于肠道的一封书信”。世界微生态学会主席、日本著名肠内细菌专家光冈知足发明了一套用香蕉来衡量粪便的方法:长约15厘米,像香蕉一样粗的大便,大约有100克。每天排泄1—2根是最佳的,多的人则是3根左右。理想的大便颜色最好像婴儿排出的金黄色、黄土色;大便最好是半沉半浮,表示含有较多的纤维质;栗子状是典型的直肠型便秘,泥状、水状的大便可能由消化不良、腹部受凉导致。

粪便臭。饮食中的蛋白质,尤其是含有较多含硫氨基酸的蛋白质,如鸡蛋、肉类等摄入量过多,容易产生恶臭。大便臭也有很多微妙的差异:比如有一股刺鼻的酸味并伴有腹泻,可能是发酵性消化不良引起;如果大便有一股烧焦味,可能是小肠机能变差所引起的消化不良;带有腥味的焦油状大便,表示消化系统有出血的情况,而且出血量还比较多。

胀气。正常人的肠道里每天都会产生大约7—10升的气体,胀气则是肠道出现了多余的气体。造成胀气的原因很多,如吃东西的速度太快,或是边吃饭边说话。某些食物本身就易引起胀气,如豆类、苹果、桃子、洋葱、甘蓝、谷类,以及红薯、马铃薯等。此外,某些肠胃方面的疾病如肠燥症、胆囊疾病(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同样可导致胀气。

腹泻。急性腹泻多因肠道细菌感染、细菌毒素损伤肠黏膜造成。肠易激综合征是典型的慢性腹泻,学生每逢大考时心理负担加重,财务人员月底算账时工作压力增加,或者是家庭关系不和谐等,都会引发腹泻症状。

食欲不振。这可能是由于肠道的消化、吸收或运动功能发生障碍造成的。不过,引起食欲下降的原因很多,除了胃肠道疾病外,也可能由精神因素、药物反应或其他脏器疾病造成。

此外,长痘痘、肤色暗沉、心情烦躁等都可能是肠道疾病的表现,如果问题再严重,会诱发痛经、长肚腩、失眠、记忆力下降,甚至心血管等多种疾病,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专家支招疏导肠道“交通”

那么,到底该如何解决肠道拥堵?几位专家一致推荐了几位“肠道交通警察”。

安排好喝水时间。台湾著名肠道健康专家蔡英杰教授建议,洗澡前、睡觉前应各喝1杯,不要怕睡前喝水,因为睡觉时会流失大量水分,血液变黏稠,更容易出现心血管问题。起床后喝两杯水很重要,不但补充夜晚流失的水分,而且刺激肠道,让便意顺利出现。然后上午、下午再各喝两杯水。

避免喝含糖饮料。温白开水对身体最好,而糖水喝的过多会加速肠道老化,所以不要大量饮用可乐、汽水、甚至果汁等含糖饮料。每天饭后,可以喝一两杯乳酸菌饮料。

每天至少吃30克纤维食物。如燕麦片、黑面包(含麦麸)、芹菜、香蕉、猕猴桃等。它们在肠道中就像洗碗用的钢丝球一样,专门擦除不好的胆固醇,吸收水分使粪便易于通过肠道。

煮蔬菜比生吃好。很多人觉得蔬菜吃的不够,到了餐桌上就点生菜沙拉。光冈知足指出,事实上,这样无助于食物纤维的摄入,番茄、莴苣、小黄瓜等沙拉材料,食物纤维的含量非常少,而且生吃也没办法吃太多。点菜时,不妨选择煮蔬菜,比如海带、豆类、蘑菇等。

少吃消炎药、解热镇痛药。这些药容易破坏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引起腹泻,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慎用厕所芳香剂。很多人为了遮盖大便的臭味,在马桶附近摆上除臭剂。这样不仅不能完全去除大便的气味,还会让你对肠发出的警讯浑然不觉,失去判断的依据。

有便意不能憋着。有资料显示,经常便秘的人,诱发癌症的几率比不便秘的人要高出3倍。因此,晨起或早餐后排便是最科学的。尽可能做到定时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要“例行公事”,形成“生物钟”。蹲马桶时,可在双脚下垫个东西,促进排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春季补身的九君子

春季气候干燥,乍暖还寒,所谓冬藏春捂是民间普遍的观...

有这五心,何来心累的羁绊

养生的方法,可谓多如牛毛。其实,真正的养生是养心。...

《黄帝内经》养生精华50句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

会让女性寿命减短的原因

在一般情况下,女性的寿命要高于男性。但也并非总是如...

身相既离,心亦如幻,示疾者谁

示众:豁开正眼,千圣罔测其由;一句全提,万别千差路...

贪好女色 亡身减寿

明朝衢州徐生,才貌双全,不到二十岁即登进士,被选为...

雾天容易诱发哪些疾病

◎雾到底是个啥东西? 从气象学上来讲,雾就是空气中...

不念佛没生病,念佛后反而念出病来

无论修禅、念佛、诵经,或者持咒,修哪一门都要认真去...

越是惜福的人越有福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

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一般人遇到倒霉的事情,就想逃避它。可是聪明的人却研...

正如法师《佛教对饮食的看法》

经文: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

修行,是从「修不行」开始的

修行,其实是从修不行开始的。各位在炎热的夏天里还来...

秋季的「四大名补」

真正的养生高手,不见得依靠保健品,有时候,吃对了,...

寺院的早课内容

早课的第一个内容是楞严咒。 楞严咒出自于《大佛顶首...

【推荐】靠自力修行的道路,真是险象环生

多诸障难者,行人于禅观中,击发阴魔,如《楞严》开五...

臭女净心

舍卫国有一位清道妇,每天清晨就在城内各通衢要道扫地...

要能心安神宁地念佛

记得第一天大家来的时候,我告诉大家,要心安神宁念佛...

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

以虚空做佛事的虚空藏菩萨

虚空藏菩萨又译虚空孕、虚空库、虚空光菩萨,密号库藏...

布施的重点在于改造思想

所有经典的学习,是改造思考模式。我们尽量养成布施的...

你死的次数越多,你越了不了

怎么样不死呢?学佛,成了道了,得了解脱道,就不死了...

楞严经讲什么

关于这个《大佛顶首楞严经》,这部经典的内容,正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