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大安法师  2018/0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杨杰居士

净土宗有一部非常重要的论著——《净土十疑论》,此论有个序是杨杰居士所著。他是北宋时代安徽人,字次公,自号无为子。杨杰居士做过高官,参禅有悟,对净土又有信心,所以对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影响甚大。

杨杰居士是少年登科(考上进士),很有才学。宋代的知识分子一般对佛教都很好乐,所以杨杰早年是好乐禅宗,参天衣义怀禅师。有一天他在泰山祭祀,在鸡初鸣之时,睹日出如盘涌,豁然大悟,蒙义怀禅师印可。

后来杨杰居士的母亲去世,他在家丁忧三年阅《大藏经》。读到净土经典时产生信心,绘丈六阿弥陀佛,随身观念,开始禅净双修。这也代表着宋代文化的一种趋向,宋代自赵匡胤以来,有儒道释三家合流的趋势,在教内有禅净合流的趋势,这些在士大夫阶层表现得尤为突出。

当年《净土十疑论》刻版时,请杨杰作序,就是想以他的影响力来推动此论在教内外的流通(由此,我们也能够推测出智者大师在隋朝写的这部论,经过六七百年,到了北宋期间,还在广为流通。时至今日,净业行人也应深读此论)。

杨杰居士在临命终时也是很有把握,通过他临终说的一个偈,表明他成就往生了。偈曰:“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这偈子的前两句“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有宗门下的那种境界——生,是虚幻的,没有留恋的必要;死,也是不真实的、空的,也没有什么可以舍的。

“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在宗门下是不立一尘、不建凡圣的。所以要说有一个求生净土的概念,它就有一个取舍,这个取舍在宗门下是不许可的,不许可就算它是错吧!将这个错,就这个错,也要指归西方极乐。

在这个世间,虽然说取舍都乖违了平等自性,但是我们众生的心意识一定离不开这样的取舍,所以将错就错,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会契证到无取无舍的本性。

杨杰居士说将错就错,西方极乐,说明他往生极乐世界的愿心是很坚固的。

这跟苏东坡就有所不同了,苏东坡他也是很好乐禅宗,很有一点境界,对净土法门也曾经写过《西方净土变尽赞并序》,很有一点对净土的信向。但是临命终时呢,门人弟子都劝他念佛,包括径山长老过来叫他念佛,然而苏东坡说净土不无(承认西方净土是有),但又指指自己心,说这里著不上力(正念很难保证)。

你说这里著不上力也情有可原,说明功夫不到,但是他还补了一句话,著力即差。又把宗门的这个东西用上了,著力即差,说完这句话他就断气了。这说明苏东坡没有解决往生的问题,但杨杰成功了。当时有位荆王夫人,在一个梦境当中神识到极乐净土,就见到了杨杰在西方极乐世界莲华中的情景。

在这里做这种介绍,就是让我们有一种亲切感。杨杰居士现在已经是极乐世界的菩萨了,他所作的序很有净土法门正确的法义,甚至有些话都成为我们净土宗的一些经典名言,如“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等等,就熟在人口,被广为引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一句弥陀就能成佛,为何还要讲法四十九年

问: 法师,既然一句阿弥陀佛能往生成佛,世尊为何讲法...

修习净土法门是最上的福报

念佛人称之谓净土行人,净土行人必须要把我们净土这一...

如何解决往生的最大障碍

从净土宗的观点来看,对我们往生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贪...

若修念佛,则实为稳当之极

原文: 汝之性情,每好作无谓之话说。汝家不充裕,兼有...

五逆罪人能不能往生呢

有人又提了一个问题,《佛说观无量寿经》里面说,五逆...

因果同时,念佛当下成佛

我们一般讲因果,都是讲异熟的因果,但下一段就讲到因...

以生死大事为急

省庵祖师曾经写一封信给茅静远居士,师对茅静远居士这...

重病念佛,佛持金莲接引往生

慧恭,江西豫章丰城人,加入庐山莲社,与僧光、慧兰等...

灭佛的因果报应非常大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的帝王、将相都在护持佛法,但也有一...

「厌离」为我们的心加了保护层

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人,对现在的生存状况更要有种敏锐的...

如何处理生死问题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就会面临佛在大小乘经典所说...

一切境缘,正好念佛

原文: 《弥陀经》言:若人念佛,临命终时,必生彼国...

肯改过,就会有好的前途

春秋时代有一位贤相叫晏婴,晏婴有很多的榜样,孔夫子...

鹿头梵志的得度因缘

佛陀在罗阅城的时候,有五百位大比丘跟随用功学习。有...

女人的五障十恶

这女人身,是最麻烦的,有很多的麻烦──先有个客尘来...

圣严法师《痛苦的发生与消失》

只要谈到佛教教理,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说...

慧远大师画传

一、出生书香,聪颖博学 中国净土宗初祖庐山东林寺开山...

圆瑛法师:多念几声佛

大凡人之修行与不修行,就在身、口、意三业分别。若身...

修行人的生活起居有什么注意事项

问: 修行人在生活饮食起居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索达吉...

宣化上人:薄拘罗尊者的五不死报

薄拘罗是梵语,译为善容,言其这位尊者的相貌非常好;...

【推荐】观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为何念他的名号不能往生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辅佐阿弥...

治愈「少白头」的三款食疗粥

中医采用食疗补益肝肾、养血乌发的方法,结合性志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