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

洛桑陀美  2012/03/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没有哪件事物可以不与其他事物毫无关联地独立存在,你可以去寻找,任何一个事物皆如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与周围的人、环境是相互依存、彼此依靠的。就如眼前的一个杯子,如果你觉得它是独立存在的,那么杯口是杯子、杯底是杯子、还是杯体是杯子呢?都不是。只不过是由各种材料、人力、多道工序才构成它现在的形状、颜色和用途而已。

事物只要是相互关联,彼此之间就会相互影响、发生作用,并互为缘起。譬如,业海茫茫,常人未及亲证三味,但人都有善良的本性,只是会因自己累劫的习气而呈现出阴暗、卑劣,在与他相处的过程中,面对他的明枪暗箭,我们要用平静的心,以慈悲、忍辱、智慧来善待、包容他,感谢他使我成长,只要心存善念不断地付出,这样就会逐渐引发出对方善良的本性。即使今生他未转变,天长日久,来生也会转变。

如果我们很自私,只是因为对方的能力比较强势,自己相形逊色而嫉妒、排斥,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去损害他人,与他人引纷争,那么回报我们的只能是烦恼和不幸。

其实,当别人有成绩时,做到真心尊重、欣赏、赞叹,这样不但多一分欢喜、少一点痛苦和烦恼,将来自己也会成为一个贤者。所以,包容即是慈悲,慈悲即是智慧,更是一种人生的最高享受。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善念和恶念、佛心和魔心,但人与人的区别之处就是佛心、魔心的多少。修行就是增长佛心、去除魔心的过程。我们常常说有人在修行中遇到魔障的阻碍、外魔的破坏,其实外魔与自己的心是相互关联的。当我们有贪嗔、痴、嫉时,内心会不安定、焦虑、恐怖,也就是魔心生起来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外魔的侵扰。如果我们自己内心没有贪婪、怨恨,自己的内心恒时处于平稳、安定,那么外魔是没有办法干扰到我们的。

佛不是无所不能的神,而是慈悲、宽容,教人向善的心,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内在的心境,从自己的一点一滴做起,多一分慈悲,多一分包容,多一分忍辱。有个好的因缘,就会影响到周边的人,他人也会对我们友善、欢喜。如此,我们会得到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的一个和谐、平顺、愉快的对境。

对于我们学佛人,在一个坛城里面,在金刚道友之间更要注意这一点。相互多些宽容和理解,多修忍辱,出现一些小的矛盾、摩擦,多找自己的过失,检讨自己,竭诚忏悔自己的业障,赞叹、随喜他人的功德;你赞叹我、我赞叹你;你学习我的优点、我学习你的长处,彼此间的缘份也来越来越和谐,相互增上,会越来越进步,越来越提升;相反,如果我挑你的毛病,你说我的过错,那么两人就会相互埋怨、相互厌恶、情绪低落、心情不爽,都会向下堕落,越来越退步,最后会到哪里去,你们自己知道。

一个道场、坛城里面,所有的人都团结一心、如法修行,对里面的每个人都有好处。就算某个人稍落后一点,也会在大家的带动下,很快得到提高的。这样,这个道场就会吸引坛城外面的人,大家会觉得这个道场清净,自己能真实受益,也希望加入进来。而对没有信仰的人,有时你讲很多佛法因果的道理,他不但听不进去,反而会产生反感和厌恶。但他若看到这个清净的道场,看到里面的道友互为友善、共同进步,也会由衷地赞叹,喜欢和学佛人交往,并生起对佛法的信心。

只要随分随力,努力去做,你的慈悲和宽容自然就会感染别人,启发别人的佛心,别人也会对佛法越来越有信心。你这么做的过程就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过程,这样的人生就会充满希望,愈走愈光明,到哪里都能吉祥和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还是做胆小鬼最易

一天,幽谷老人正漫步山溪间,忽见一少年站立山崖,似...

「随缘」与「攀缘」本质上的不同

问: 随缘与攀缘如何解释? 大安法师答: 这两个概念有...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有什么含义

问: 请您为我们开示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这句话的含义...

在世间上要做到这四个缘

通过跟三宝学,你就是世间的楷模,就是菩萨。菩萨容易...

随缘和随便有什么区别

问: 随缘和随便有什么区别? 达真堪布答: 随缘是自...

圣严法师《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空去那四个大呢? 不懂佛法的人,他会脱口...

随缘自适,烦恼即逝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

放下不放弃,随缘不随便

人生是一场戏,这个意义很深。佛法的核心是什么呢?是...

恭敬三宝为自己种福田

我们进入佛门来,信佛、学佛,首先要恭敬三宝!三宝是...

世间万物转瞬即逝,又何必执着呢

一条白毛巾被晾在毛巾架上,它欣赏着自己洁白的身体,...

善待我们的父母

世人疼爱自己的孩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无论是孩子吃的...

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

上一次跟大家讲《四十二章经》,财色招苦。因为我们每...

修身与养性

古人将修身养性相提并论,融为一体,其中许多有益的观...

出家师父的法名为何要尊称上下

僧人自称法号有:释某某、草字某某、衲子某某、沙门某...

放下嫉妒心境宽

什么是嫉妒?如何对治? 我们要对治嫉妒心,首先要知道...

学佛要先懂得佛教道理

我国有五大宗教,总的说都是劝人为善,大家都做好事。...

星云大师《慈悲是福》

一个人宁可什么都没有,但是不能没有慈悲。 只要我们...

明海法师忆净慧长老:活在当下

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师父(净慧老和尚)的情...

造塔、礼塔、绕塔的功德

佛塔虽然是一种建筑物,但是人们却可藉此积累功德。在...

人就这么一生

人的一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一生。我们在亲人的欢...

生活中的最佳食物

健康就像一座天平,天平的一端是你的饮食习惯,天平的...

为了洗碗而洗碗

三十年前,当我还是慈孝寺的沙弥时,洗碗可不是一件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