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念佛有哪些规矩和注意事项

2012/03/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念佛有哪些规矩,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念佛本是净土宗的一种修持方法,看起来很容易,做起来难,其实真正的念佛是有很多讲究和方法的,最重要的是念佛时能够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

一般人往往以念佛为迷信,根本不知道一句佛号,是打破自己贪嗔痴迷信的有效办法,迷妄若去,智慧自照,它的妙用绝非局外人所能想像。还有的人以为念佛太浅近,更有甚者认为是没有文化的斋公斋婆干的事情,却不知佛法本来平等圆融,讲究的就是在极平常处见功夫,所以净土宗就根据念佛者的根器及修行的层次将念佛分为四种方法,即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对于初入佛门者,我们建议还是应以最简洁、最圆顿的“持名念佛法门”修行为好。

净土法门为凡夫入道之方便,作六道凡圣证真之捷径,实为禅律密教诸宗之归宿,正如偈云:“不历三祗修福慧,但凭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出乾坤”。《法华经》也云:“一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可见,一句弥陀统摄一切法门。而《大集经》又说:“末世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法门得度生死。”因此,尽管学佛方法虽多,但当机与否,并无高下之别。

初入佛门者念佛时必须掌握的正确方法是:首先要具足正念,然后以深信切愿,执持“南无阿弥陀佛”的圣号,在行住坐卧中,绵绵密密,摄心专注而念,欢喜时也念,烦恼时也念,无事时也念。在初念时难免打失,但只要记得即念,不劳分别考究,只贵净念相继,老实行持即可。如此时间一久,方能念头澄澈,证人一心不乱。

所谓“一心”,是针对散心而说的,就是指念佛者在念佛时只有一个念佛的心,再没有别的任何心念了,而“不乱”,就是不散乱,也就是说念佛时心没有攀缘其他的境界。念佛时应该专心一意,自始至终注意 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上,不攀缘其他的境界,这个时候,一切的妄想杂念都不生起,只有一个佛念现 前,那就是一心不乱的境界了。《阿弥陀经》说若一日乃至七日,专持阿弥陀佛名号,能得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若能达到一心不乱对于凡夫是很难的。因为我们平常凡夫,时常心随境转,从朝到暮,从生到死,都是对境生心,念念分别,眼见色被色迷,耳闻声被声迷,鼻嗅香被香迷,舌尝味被味迷,身感触被触迷,意缘法被法迷。因此,对于初人佛门者,刚刚念佛时只要具足正念,专念于佛,心不打妄想,不攀缘外境,统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净念相续,如此心念于佛,佛不离心,心口相应,念佛的功夫也就到家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单持佛号力量小,需要兼持咒语吗

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单持佛号力量小,兼持咒语力量大...

如何正确运用十念记数法念佛

问: 我平时用印光法师讲得念十声的方法记数,但我发现...

念佛后的回向内容

问: 弟子学佛时间较短,请问在念完阿弥陀佛圣号后,...

济群法师:昏沉死与痛死

问: 昏沉死是什么结局?如果是痛死,是否也在消业?...

轮回是看不见的,应如何理解呢

问: 轮回是看不见的,应如何理解呢? 济群法师答:...

专访大安法师:坚持信仰,敦伦尽份

主持人: 对净土有兴趣的人初学应从哪里下手比较合适...

宣化上人:持《楞严咒》怎么没有感应

《楞严咒》是灵文,每一句有每一句的效力,你不必想:...

禅净能同时修吗

问: 禅净能同时修吗? 大安法师答: 对这个问题,我...

如何劝导病人临终正念不失,得生善趣

第三课 瞻视病人甲三、说法敛念 说法敛念 是关于如何...

开悟的十个标准

人人动辄谈开悟,所谓的开悟,究竟如何?标准是什么?...

自杀是否真能逃离绝境

问: 有些人在陷入绝望时,就选择自杀来逃避,这样做...

不作布施、不考虑后世的人非常可怜

不作布施、不考虑后世的人非常可怜,要知道,往昔的布...

念佛窍诀仅一个字

宋朝的草庵禅师是一位禅宗的大德,同时也是弘扬净土的...

众生最大的也是最难断的贪

柏林禅寺在唐朝出过一个伟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他的...

若有男女依母教,一切灾难尽消除

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顺颜色不相违;一切灾难尽消除,诸...

吃素后身体消瘦,是否能吃点荤的

问: 弟子吃全素已经好几年了,但还是喜欢肉的味道,...

爱占小便宜,就会没有人缘

阿美很喜欢占小便宜,上学的时候,她经常借钱不还,拿...

一念至诚,必有所感

一念而飞一光,这是善导大师他所示现的,无论是中土还...

念佛与持咒有何不同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法及...

素食准妈妈如何获取营养

在这个社会,吃素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女性因为基于宗教...

圣严法师《如何发大愿》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满怀理想壮志,期待自己的人生要...

以病苦作佛事,将病房当闭关房

二?一八年之秋,是我人生所走过的五十六个春秋中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