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阿难的多闻第一

2010/07/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对阿难尊者的多闻生起这样的疑惑:“阿难尊者过去世做了什么善业,这一世能将佛陀所说的教法一字不漏的记下来?”于是一同来到佛陀座前,请佛陀开示。

佛陀说:“比丘们!你们专心注意听着。阿难所以多闻第一,是由过去世累积的福德所成就。在很久以前,有一位比丘,收了一个沙弥为徒。比丘教学严谨,教令沙弥要天天讽诵经典,熟背经文。如果沙弥把经文背熟了,老师就很欢喜;如果背不熟,老师就严加责备。沙弥每天到外乞食托,有时很快就能够乞得饮食,自然时间充裕,经文就能背熟,老师也很欢喜。但是,有时候乞食慢了,延误了背诵的时间,经文自然背诵不熟,当然就会被责备,因此沙弥心里常怀懊恼。

有一天早晨,沙弥已经乞食多时,却无人供养,因此愁容满面,心想回去之后,诵经时间少了,老师必定会责备。沙弥越想越难过,就边走边哭了起来。就在这时候,有一位长者迎面而来,看见沙弥伤心啼哭的样子,向前招呼道:“出家是你志愿发心,应该欢欢喜喜,无忧无虑,为什么一大清早哭得这么伤心?”

沙弥就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的向长者说明,长者听了之后,说道:“原来是这么回事,你不用再为这件事忧愁了。从今天起,你每天到我家来,我会供养你饮食,食毕,专心勤加背诵经文,将来弘法利生吧!”

沙弥听了长者的话之后,转悲为喜,破涕为笑。从此以后,沙弥每日得以专心勤加诵经,学习时间也不会由于乞食而减少,因此师徒都非常的欢喜。”

佛陀告诉比丘:“当时的老师就是定光佛,沙弥就是我,而慈悲布施供养食物的大长者就是今天的阿难。由于阿难过去世供养有心向学沙弥的功德,所以今天能得总持,忆念不失。”

经上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我们要广结人缘,给人以方便,结缘越广,必能回报给自己更大的方便,助人即助己。虽然我们不断的付出,帮助别人,其实我们帮助的是自己,因为自他不是对待,而是一体。唯有在完成他人之中,才能完成自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娑婆跟极乐都是如梦如幻,为什么还要取舍

有人就问蕅益大师,既然安住一念心性,娑婆跟极乐世界...

神医耆婆未请槃特比丘的因缘

昔日,佛陀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说法度众。一天,神医...

弘一大师与太虚大师的法缘

弘一早年是才子,中年是艺术家、教师,晚年是一代高僧...

苏东坡亲近四位高僧的故事

东坡居士悟道因缘 内翰东坡居士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

印光大师的高尚境界和人格魅力

修行有八万四千法门,学习高僧大德是重要法门之一。近...

不要太当真、太执着

好好观察自己的相续,如果自己突然死了会怎样?会堕落...

一代高僧古月禅师成就记

本典故系根据带古月禅师去出家的同参达本法师亲自宣说...

当代高僧广钦老和尚

出尘 广钦老和尚生在清朝末年,从小身世坎坷,四岁的时...

烦恼来源于放不下

欲动,则心动;心动,自然烦恼丛生。得与失、荣与辱、...

愿将娑婆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

光绪十六年(1890年)冬,印光大师一肩云水,行脚于东...

智慧勇猛的菩萨王

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修菩萨行时,有一世曾为大国王,若有...

大臣铸铜钟

战国时代,楚王命令大臣北宫奢铸造一座大铜钟。好的铜...

不要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幸福的果报是善因与善缘和合而得。懂得因缘、果报、善...

僧济法师的往生故事

东晋慧远大师在东林寺率缁白二众一百二十三人结白莲社...

学会承担

有一个商人,带着一匹马和一头驴子上路。马悠哉悠哉的...

财富的应用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活动。经济活动是广义的说法。从某...

三千年前的佛会知道现在的电脑吗

有个信众来问我,他说:佛难道一切都知道吗?三千年前...

我能为社会做点什么

我们总是在向外索求,从不想对外付出。修行正是要逆其...

圣严法师《对事不对人》

不论我们在公司担当何种职务,都要顾及整体,而且要对...

佛不欺人

接触到佛法,一晃二十多年了。回忆这期间的进进退退、...

【推荐】做生意最精明的境界

有一位建筑商,年轻时就以精明著称于业内。那时的他,...

放弃次要 珍惜重要

人的一生,时间有限,学会取舍,是生命的重点。我们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