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怎样持名念佛

2012/04/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方便门中,凡是佛所说的法门,统统是方便法门,而最容易、最简单、最直接、最快速、最圆顿的,就是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

藕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里说:“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矣!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念佛法门是易行难信之法,由于方法太简单了,不易使人相信,特别是知识分子更难相信。我自己也有过沉痛的教训。以前,有大德送我净土法门的书,劝我学佛修净土法门最好,念佛求生净土最有保证。当时,我一听,思想上很反感,认为净土法门是认不得字的老婆婆修的,怎么叫我修?!他送我的书根本没有看。自己好高骛远,禅宗,密宗都学过,结果都没有收获,时间也耽误了。后来,自己才忏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所知障,我慢贡高,在“学”佛中造成自己很大的失误,走了很多的弯路,最后才找到了适合自己根器的道路,明确了念佛法门不只是老年人才修,准备等死的,决心专修净土法门,一心念佛。

念佛有许多方法,诸如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念佛等等,而最简单、最容易、最稳当的是持名念佛。在持名念佛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明确修净土法门持名念佛是正行

《阿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念佛就是培植善根和福德。玄奘大师翻译的《阿弥陀经》,比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阿弥陀经》中“…若 六 日,若 七 日,一心不乱”后面多这么几句:“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这说明我们能不能往生,念佛是正行。至于我们做善事,一定要回向净土,否则,只是人天福报,在“六道”里面,作为下一世生 天道、人道的因。圆瑛法师提出的求福、求慧、求生净土,说明求福德,求智慧,是为往生净土,这样的福慧才不会变成人天福报。

2、要懂得念佛具有不可思议的威力和很多的好处

持名念佛很简单,正是体现了佛陀的大悲心。“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看起来很简单,却是“万德洪名”,是佛的万种功德的结晶,威力无穷,含义很深。六字洪名是梵文译音,“南无”含有四层意思:一是恭敬,印光大师说,有一分恭敬,得到一分福报,消除一分罪业。二是顶礼;三是皈依;四是度我。“阿弥陀”这三个字是无量光,表佛的智慧,遍满空间;无量寿,表佛的福德,超越时间,无边无际。无量光、无量寿,就是我们人人都具有的佛性。念佛的心就是佛,念佛就是在作佛,所以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是由迷到觉。只要我们念佛求生净土,总有一天,我们就可以觉悟,就可以成佛。 佛经说:“至心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念佛一声,罪灭河沙。” 印光大师也说,念佛,生也得大利,死也得大利,确实如此。

3、念佛的方法,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把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窗口关闭起来,就是“一心”,不受外界的干扰。“净念相继”就是清清净净地不间断,不夹杂,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一直念下去,就是“不乱。”这样,就会达到“一心不乱”,往生就有把握了。

要达到“一心不乱”,首先,一定要专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就是念了十方一切诸佛。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不求健康长寿,自会健康长寿;不求消灾免难,自然灾难远离。

其次,要信愿具足,万缘放下,一念单提,以一念代万念,万念归于一念。要把一个“死”字顶在头上,作到憨山大师所说的:“若当人果为生死心切,念念如救头燃。只恐一失人身,百劫难复。要将此一声佛号咬定,定要去掉妄想。一切处念念现前,不被妄想牵缠遮障。如此苦下功夫,久久纯熟,自然相应。如此不求成片,而自成一片矣。”

还有,要注意防止散乱、昏沉。必须做到“心念耳闻”,念一个字,听一个字,念一句,听一句,心中念得清清楚楚,耳里听得清清楚楚,使妄想杂念无从产生。如果发生昏沉现象,应该振作精神,高声念佛;在打坐时,可以把腰挺一挺,睁睁眼睛;也可以站起来拜佛。

以上是从信、愿、行三方面,说明修念佛法门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信愿与持名之间的关系

这个信、愿、持名是本经的修学纲要,一个人能够往生净...

印光大师开示佛七:打七该怎么打

临近年关,各大寺院都陆续开展起精进办道的打七修行。...

劝人念佛有功德,可免除灾难

吴允升,字常导,安徽歙县人。年轻时,于苏杭一带做买...

印光大师论念佛圆通章的闻思修

印光大师非常重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赞...

善巧导净土,妙验西方路

沈中旭。字启白,江苏吴县人,年少时个性豪放不拘小节...

曾经的地狱漏网人,如今已是极乐大菩萨

故事根据《净土往生传》和《宋高僧传》整理 绘画:张瑞...

偏执无生之理,轻视往生之事

执著有往生的事相,虽然不了解无生的道理,但老实念佛...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好像感知不到弥陀的光明,所以无碍...

临终时老实念佛,必能往生极乐世界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念佛的人...

学佛的三种目的

学佛的目的总结起来有三种: 一是追求今生的福报。 健...

朝山的功德与态度

1、广结法缘: 朝山都是朝礼佛法殊胜、菩萨示现的道场...

七心诀

心善 善良是养生的一大营养素。一个人行善事,能经常...

山中一昼夜,人间几十年

这个没有时空相,我们看虚云老和尚开示的时候,他讲一...

枉费稻谷

台湾有一句俗话:有样看样,无样自己想。看样:学人家...

大安法师:往生到边地疑城

我们看到《无量寿经》里面讲边地疑城有这么一种情况,...

我为什么会到庙里来

芒鞋破钵随缘化 在传喜法师读书的时候,同学之间经常讨...

星云大师见闻的一则念佛感应故事

当我执笔写此文时,心中涌起无限的惭愧,我应该向诸佛...

素食者能吃蜂蜜吗

世间人为了生活,有从事农业生产的,有从事工业生产的...

净土法门虽诚简易,亦非草草

净土法门,原为众生迷本自性,不知常寂光理,生死浩然...

能走多远走多远吧

有师徒两位僧人,从很远的地方去灵山朝圣。一路上一边...

获取他人对自己的善待

无论人得意时还是失意时,只有选择善待他人,才能获取...

圣严法师《无念不是断念》

所谓「无念」,是没有妄念,没有烦恼心,也就是「心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