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心灵「清明」

2012/04/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中国的节日,大凡和祭有关,以祭悟道,这是中国人的智慧。

清明节是最具代表性的与祭有关的节日,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不仅是人们缅怀先人的节日,叶落归根、认祖归宗的家国情结也在清明里得到了登峰造极的表达。无论你人在何乡,身处何位,只要你的心中还有“家”,清明就会在你心中。我们读唐诗,有“路上行人欲断魂”之句,陆游诗《临安春雨初霁》“犹及清明可到家”,也是在说赶着清明节往家里走。

“家”跟“冢”两个汉字形态相近,也许古人造字的时候,就有关于生死的智慧在其中了。人既是自然的造物,又具有创造的能力,但人无论有多大的创造力都无法逃避死亡这一自然归宿。

清明祭扫,历来为国人所看重。“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一个特定的日子来到墓园,面对那些已经入土为安的亲人们,你不仅能听见生者对逝者那如泣如诉的话语,更会默默祝愿他们在天国里安身立命,保佑晚辈,而自己也会在现实生活里更加善待活着的长辈们。这是中国孝道借助祭扫实现的一种延伸。

清明节是一个今人与古人、生者与逝者、现在与过去、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进行多重沟通与交流的特殊时刻,饱含着中国人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对人间大爱的珍视呵护、对人生价值的道德判断。“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一个“同”字,道尽了天地秘密,是在精神上沟通生与死,阳与阴的一个虚拟文化平台。逝者已去,生者还要行走在人生的路上,因此,人们一方面要祭奠亡人以通“阴间”,另一方面也要迎春游乐以顺阳气,选择这样一个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的季节祭奠、缅怀、感恩、追思,踏青、折柳、沐浴、吟咏……我们的祖先可谓用心良苦。人是有丰富情感的生灵,人在感怀中,方知生命的意义,存在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方式交流沟通,历史便有了人性的温度。

庄子认为,人不必执著于生,因为生若是一次远游,那么死就等同于归。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潜藏心底的本能的叩问。如今,面对红尘滚滚、物欲横流,还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心灵的“清明”?珍惜得到的一切和拥有的一切,明白有情相守才是家,从此行为坦荡、心灵“清明”,这才是对发轫于历史深处的清明文化的“古为今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同样的心里,你为何要充满烦恼呢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 同样的心里,你为什...

是心从本以来,不生不起性常清净

《持世经》云:菩萨观心,心中无心相。是心从本以来,...

保持一颗「不动心」

一位朋友,研究生毕业时,先主动地选择留校做学问。周...

金刚经的「应无所住」

(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就是「不...

不论你修行哪个法门,这四个心都至关重要

人的心很多。过去的人把人心定不下来,叫做五心不定,...

人体自身拥有的31味心药

为了充分发挥心药作用,31个心你必须知道,这就是开心、...

人生不如意时让你静心的三句话

人活在世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遇到困难和烦心的事就要...

在名号中化解我们凡夫的心

因果轮回是正知正见,如果拨无因果就是大邪见。所以我...

教你如何甄别真假出家人

导读:依据《宗教事务条例》,凡正式出家的僧尼都应持...

所有的身心世界都是无常变化的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诸行无常。这是无常概念的建立。 一...

【推荐】道证法师:六度总修?六度总休?

上广下钦老和尚有一句开示,很耐得我们去体会。他说:...

只有福业相等的人才能成为夫妻

每个人都希望找到完美的另一半,而能否获得美好的伴侣...

您的继承人培养好了吗?

古今中外,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上至帝王下至百...

济群法师《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

禅宗自四祖后,《金刚经》逐渐取代了《楞伽经》的地位...

请不要预支烦恼

飞机正在白云之上翱翔。机舱内,空姐微笑着给乘客送食...

坑蒙拐骗是自掘坟墓

本来朋友之间有规劝共财之义,朋友是由家庭中转向社会...

人人都可以役使鬼神

有人问:你们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吗?答:不但出家人能役...

念佛即是涅槃门

《心经》里就是讲涅槃三世诸佛的。怎么叫涅槃?涅槃就...

信乐涅槃得解脱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当时,舍利...

人生本身就是一大因缘

佛家讲缘。万物因缘生,万物因缘灭。世间万象都是因缘...

星云大师《可怕的神通》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有一种侥幸的心理,总希望有意外的...

正德法师:我是如何下决心做和尚的

在做了多年居士以后,于1999年我正式剃度出家。出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