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我们为什么会没有安全感

明一法师  2012/05/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去年写过一篇关于安全感的问提,在和很多的居士交流中发现很多人没有安全感,现代的社会安全感实在是一个大问题,结合自己最近看的经典再和大家聊聊安全感。

我们为什么会没有安全感?!因为我们不能够把握自己!我们只能去向外去追求,或者追求金钱或追求者地位,希望这些能够为自己建立一点安全感。但往往事与愿违,我们在争名夺利的时候,必然会有所付出。从而得到这些东西以后,反而我们有更多的不安全感。从这里看到我们还是要在信仰、因果、良心、道德上下功夫。在信仰、因果、良心、道德的基础上去取得地位和金钱,同时还要认识到地位和金钱是无常法,随时可以失去。最好的办法还是把握自己,向自己的内心去追求,这样才能真正地有安全感。

我们知道我们无始以来做了很多好的坏的,不好不坏的事情,这些事情组成了我们将来命运的因。那么我们将来会有什么样的果报呢(命运)?那就要看我们对过去所种的那个因施加条件(缘)。按照因果的规律,现在做好事就是对以前好的因施加条件,从而得到好的命运。现在做坏事就是对过去坏的因施加条件,得到坏的命运。那么我们只要从现在开始不断地做好事,杜绝做坏事那么我们就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看到某某做好事可是没有好报之类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是我们的觉悟不够,我们的智慧不够,我们只看到事物的表面,没有看到事物的更深层的内容。我们不是当事人我们对当事人的认识更是少的可怜,而我们却妄想对他的结果得出结论,那不是大错特错了吗!?那么有人会说我一直在做好事了,可是我为什么还是坏运连连呢?那么我会告诉你,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就已经是在做不好的事情了——怨天尤人本来就是一件坏事。因为我们无始以来流浪生死,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坏事情已经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我们真的是随时随地身体在胡作非为,嘴巴在胡说八道,思想在胡思乱想。我们做十恶简直就是随手就来,成了我们的下意识的本能了。所以我们要想有好的结果,要想有安全感就要从行十善开始。十善就身三(不杀、不盗、不淫)口四(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意三(不贪、不嗔、不痴)。我们如何把自己做坏事的本能改成做好事,那就要靠修行。大家知道的修行就是要去掉自己的毛病,所以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因为这是一场最终以自己失败为结果的战争,你只有打败了自己才能改变自己。这是事项上的解脱,用善法来解脱自己。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观空,也就是智慧的解脱。我们出生了,就会伴随着死亡,所谓有生就有死。事物总是有成、住、坏、灭的过程,当我们了解了这些的自然规律并去适应它的时候,我们就占领了主动权。我们可以对将要面临的老死做好准备,也就是修行到主动权的资粮。其实无常无时不在伴随着我们,各种各样的魔鬼随时准备对我们下手。我们只有拿起佛法的宝镜,把这些无常与恶魔照穿。那么我们就占领了主动权,我们就会随心自在地面对无常与恶魔;就不会对生老病死提心掉胆。我们就不会有不安全感。你要是能认识到毕竟空,知道事物的根本规律,超出世俗的一切,那你就可以什么也不要做,整天在禅定的状态里面。连好啊坏啊全部没有,生活在现实的涅槃境界里面。但能做到这样的人毕竟少之又少。这也就是阿罗汉的慧解脱境界。具体来讲佛陀还告诉我们出世间的方法:三十七道品中,其中有八正道(正见、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方便、正念、正定)是我们护航宝舰。而小到“无病最利,知足最富,有信最友,无为最安”等等处世态度则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还有禅者的心态——禅心三无:“过去无悔,现在无怨,将来无忧”。在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无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了,不为了,而是认真去面对一切,加倍努力地去做,然而对结果却不关注,也就是我们常常能听到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样你做起事情来就会精力旺盛,而且不会感觉劳累。因为你已经超脱,这样你还有什么可以担心害怕呢?无为实际上也是我们出家人做事情的标准,我们天天行的就是无为道,做的是无为事。

我们在做不到慧解脱的时候,就要想办法做到事项上的解脱。那就是要修行,按照佛经里面告诉我们的方法去修行,在佛经里,佛陀讲来讲去都是要我们行十善,因为行善你对结果不负责任的话,别人可能会同意。而你做了恶后你要是不负责任就不可以,因为别人要你对自己所做的恶的结果负责。就象给你奖励你可以不要,反过来要是抓你进监狱你不能说我不去就完事了。所以这是最最有把握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所以我们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时时刻刻守五戒行十善的好,这样才最有把握自己不会堕落,也就不会产生不安全感了。

希望大家在我们这个痛苦的娑婆世界里时时刻刻把握自己,珍惜难得的人生机会行善、行无为法。不但自己能够解脱,同时还能帮助别人得到解脱。让大家都得到安全感!

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很恐惧死亡,该怎么办

问: 妹妹身体不好,总恐惧死亡怎么办?为什么她放不...

短短的一生总在得失之间

贫穷时渴望财富,孤寂时渴望爱情,年老时渴望青春年少...

牛过窗棂,为何尾巴过不得

禅宗公案中有一则牛过窗棂的著名典故。五祖法演禅师说...

世间之乐虚诳不实,禅定之乐永离生死

四者巧慧: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

有了得失之心,你就不得自在

人之所以不得自在,多数是因为得失之心,一般人若是有...

粉碎你心中的恐惧

恐惧,是理智与快乐的杀手。 粉碎恐惧,乃至恐怖,这是...

想做就做,想丢就丢

我有位印度籍的信徒,时常觉得不安全,有次他请我去他...

在你最高兴的时候,苦跟着就来了

人人都知道这个身体一定要死的,但没有一个人想到我明...

【推荐】四十四招教你修忍辱

1.如果瞋心是凡夫的天性,则没有什么好瞋的,因为他的...

走最快的路

有许多人,就因为一生都在走最短的路,结果每每走进死...

蔡礼旭老师:孩子顶撞父母怎么办

一言九顶是结果 原因在哪里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

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一家晚报开展什么是幸福调查活动,记者随机采访了街上...

如何能得到美满家庭

问: 如何能得到美满家庭? 方海权答: 在《三世因果...

是心从本以来,不生不起性常清净

《持世经》云:菩萨观心,心中无心相。是心从本以来,...

持戒念佛--明学长老的坚守

持戒与念佛的统一,一直是净土祖师倡导的宗风。慧远大...

从吃腊八粥想到佛教的未来

腊月初八,是佛陀经过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觉悟成道的...

地球不是只属于人类

世界上最宝贵者莫如生命,任何形式的生命都应该得到我...

妙莲老和尚《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

第一天 山溪日夜流声静 佛号法水涤尘心 一、皇天不负...

菩萨有十种自在

观自在菩萨是指谁?依照字义来看,观是观察的意思。观...

几种有效治疗脂肪肝的食物

因为我们现在饮食的结构的改善,所以我们很多人都是会...

居士披僧衣,不但没功德反而有罪过

【原文】 圆顶方袍,则知三衣①,僧服也。发其首而僧其...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在还没有开讲《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之前,我先跟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