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抑制我们的怒气

达摩难陀法师  2012/06/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从前有位富有的寡妇,在社交圈内以乐善好施闻名,她有一个忠实又勤劳的女仆。有一天,女仆心血来潮想探究她主人的慈悲怜悯是否发自内心的真诚,或只是上流富有社会外表下的伪装而已。

有一天早上,女仆近中午才起床,翌晨也故技重施,女主人盛怒下对女仆施虐并鞭打她,以致伤痕累累。这事传遍邻里街坊,富有的寡妇不但声誉大跌,而且也失去了一名忠仆。

反观现代社会中亦然,许多人在周遭环境优渥下就会显得慈善、谦虚。如果环境骤转,变的不尽人意,人们就暴露出原始的劣根性。记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周围的人良善可亲,我们也可以温顺有礼,如果周围的人邪恶异常,我们很快也会变得张牙舞爪。”愤怒是丑陋的,而且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情绪,蛰伏在人心,蓄势待发,并伺机操纵人的生活。

愤怒可以像吹熄的蜡烛,会暂时蒙蔽人的双眼,而且令人做事违背常理。因此,无法抑制的怒气容易成为伤害身心至深的本源。然而,愤怒如同其他的情绪,是可以控制的。

愤怒的隐忧

有些生物天生构造使然,无法在白昼看见任何东西,有些生物在暗中则不能清楚运用视力。一个充满忿恨和痛苦的人,则无法认清任何真相。俗语说:“一个愤怒的人只会破口大骂却看不进任何东西。”有人说,当愤怒的人重回理智时,会把怒气转移到自己身上,如同银行的存款可以产生利息般,停滞在心中的怒气,他日会变成痛苦的根源。

人生气时是在跟谁呕些什么呢?人根本是在跟自己呕气,而自己是自己最可怕的敌人,我们必须彻底根绝这个心腹大敌,因为自己最知道本身的弱点。

愤怒加上情绪的煽动,会燃烧得更为炽热,尤其是情绪的背后还有欲望作为支持。在盛怒的当下,人会失去理智,变成伤人伤己的危险动物。愤怒会使人赔上自己的声誉、工作、朋友及所爱的人、心情的宁静、健康、甚至失去自我。

释尊曾经谈及愤怒的破坏力。当一个人生气时,会有七件事情降临在他身上,因而造成亲者痛、仇者快。这七件事是哪些呢?

一、虽然刻意装扮,依然丑陋不堪。

二、虽然睡在柔软舒适的床铺,依然痛苦缠身。

三、他会误认善意作恶意,错把坏人当好人看,并且做事鲁莽不听劝告,而导致痛苦与伤害。

四、他将失去辛苦赚来的钱,甚至误触法网。

五、他将失去勤勉工作得来的声誉及名望。

六、他的朋友、亲人将与之形同陌路,不再同他为伍。

七、死后将转世投胎到畜生道,因为一个任怒气驾驭的人,在身体、心灵及言语皆显示不健全,而造成令人惋惜的结果。

——《阿含经》——

以上种种不幸是敌方希望自己的对手能亲自身历其境的。但这也是愤怒能够为人带来的后果。

抑制怒气

控制怒气的良方便是把不产生愤怒的原因放在心上,藉着意志力,把心智专注在有益身心的事上,以消除负面的情绪。要对侮辱我们的人表现出平静的一面是不容易的。虽然身体并没有受伤,但自我已感到受辱,因此便想反驳攻击。面对侮辱,而回报以谦恭与尊重的态度是非常困难的表现。然而,人格的挑战正是端视我们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考验,似乎从小我们就喜欢采取报复行动以满足虚荣心。

心怀他人凌辱我、鞭笞我、击溃我、掠夺我的想法的人,将无法浇熄仇恨之火。—— 释迦牟尼佛

是光明而非黑暗,才能驱散黑暗。是仁慈的爱,而非仇恨的心,才能克服恨意。

有些人像刻在石上的字般,易怒并持续了近一世纪般长久。有些人则像写在沙里的字般,易怒,但怒气很快就消弭于无形。有些人则如写在水中的字般,不保留任何已成过往的想法。但最完美的是如写在风中的字般,让侮辱与难以入耳的批评在无意中擦身而过,他们的心中永远都是纯净而安宁,呈现出光可鉴人的一面。

纵使对他人不平的待遇感到气愤不已,仍应抑制怒气。因为我们处在受扰的心灵状态中,心志无法维持在正确的路线上。当愤怒时,必须警觉自己的怒气,冷眼观察我们的愤怒,当作一种心理状态,不要接近导致愤怒的事物。生气时,应该训练自己观测、分析自己的感觉,藉由不断的自我分析,将使人更有自信控制自己,且不至于做出愚不可及、毫无理智的事情。释尊的箴言是:

所谓好,是在行为上有所约束;

所谓好,是在言谈中有所节制;

所谓好,是在心中保持分寸;

所谓好,是在任何事上皆得宜。

至高人品的人会在各方面克己自励,因此能够从悲苦中释放。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采取同样的态度来抑制怒气。其中一个颇具效果的方法便是施行“时间延宕法”。汤玛士·杰佛逊为这个策略下了结论:“生气时,在开口前数十下;如果愤怒异常,那就数到一百吧!”

有个口诀可以更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可以在心里对自己多念几次:

我可以抑制自己的怒气,

我可以缓和自己的暴躁,

我可以常保冷静谐和之心,

我可以如岩石般屹立不摇,

我对自己有信心并充满希望。

藉着重覆这些话,我们可以增强信心及换取心灵上的平静,即使是面对冷酷无情的人,也可以牢记释尊所言:“倘若有人愚蠢地戕害我,我会还以无限的爱;愈是恶意地对待我,我愈是以谦冲的态度相待;我会因而得到善果,而他却落得恶名昭彰。”

一个邪恶的人侮辱一个德性崇高的人,犹如一个人抬头向天吐口水般;唾液不仅没有污损了天,反而弄脏了自己。毁谤者宛如向人撒沙土的人一样;逆风时,尘土将吹向撒土者的身上,因而反受其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受到迫害;不幸反会缠绕着毁谤的人。

睿智之人从不向愚蠢之人挑战∶有只野猪曾下定决心想当森林之王,于是从休息的粪堆中挺立起来,跑到狮子的地盘上,想与森林之王挑战。当然狮子只是嗅嗅这只臭气冲天的动物,不予理会便自行走开了,甚至连裂嘴怒吼的程序都免了。这则故事在阐释∶当聪明人被心智愚蠢的人挑战时,有德性的人不应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

释尊对于驾驭愤怒也给世人一些指引,假如能够遵从,必能有所裨益。

仔细回想释尊对我们的开示,藉此理解愤怒的危险及对思想造成的伤害。回想我们所恨的人的一些优点,倘若我们将他拙劣的人格弱点,视而不见,并开始念及他的本质善良及曾做过的好事,如此怒气可能会缓和下来,心中更会充满慈爱。

牢记因果报应,今日种的因,明日则变成果,万物都是如此的。明了这个法则,便不容易对他人动怒,相反的,还可培养慈悲为怀的心,而他人则必须面对自己劣行下所种植的恶果。

对所有的人、事、物均散播一份慈爱。常保关爱及慈悲心的人,会得到更多的恩赐。

对於错怪或伤害自己的人,我们的思想不要被仇恨所蒙蔽,心怀怒气对自己比对他人所造成的伤害,将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即使活在仇恨的环境中,也要努力经营一个充满欢乐与爱的生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当你在怒气上就想一想佛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用三宝对治烦恼,或者人家...

用殊胜的对境来修安忍

我们有时候会遇到这种情况,当自己在听法或者在打坐时...

在逆境中不生瞋恚心

逆境不生瞋恚心,逆境生什么心?还生感恩心。为什么?...

别让心掺杂了投生阿修罗道的因

阿修罗,又名非天,是喜妒善战的神祗,因为他们总是与...

可怜那条被钓的鱼,也别忘了慈悲钓鱼的人

我是一个嗔心比较重的人,平时各种看不惯别人的不文明...

【推荐】善忍者绝非懦夫,乃是豪杰丈夫

世人以为,忍耐等同怯懦,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将违逆...

孩子脾气大该怎么办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发生一些争执跟意见不和的情况,这个...

冷灰灰不冷

自古以来道家修炼人都把发火,气恨视为修炼者之大忌。...

「远离颠倒梦想」中的四种颠倒

若如大火能烧尽一切执著,不仅对有为法不应起执著,对...

妙境法师:如何得观音菩萨感应

三恶道众生的苦恼是很多很多的,他们很难念观世音菩萨...

【推荐】「妈妈」到底值多少钱

世界上2/3的财富是由人创造的,因此可以说,尽心尽责养...

烦恼如屋笼罩众生

烦恼如屋笼罩众生 假如我去问一百个人,你有没有烦恼?...

嗔恨心的危害

许多人在遭遇不如意的对境时,例如别人做了自己不喜欢...

学佛转不了业力是什么原因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

法闻法师法语

一 人身难得 六道众生中人身最为难得,为什么人身难得...

《六祖坛经》与生活禅

时间过得很快,七天的生活禅夏令营,今天就要结束了。...

圆因法师《莲池警策》

莲池警策序 末法时代,去圣日遥,佛法式微,邪师说法...

警惕恶行损耗我们的福德资粮

如果钱财的来源不清净,即使暂时收入很不错,但最终不...

「自赞毁他」与「说四众过」

这个口业我们解释一下。在菩萨戒是很重视口业,诸位!...

分别与不分别,两者应如何平衡

问: 师父!您说对每一件事都打妄想,那你背后的生死业...

珍惜「上有老」的日子

有一种幸福叫做上有老。回到家来,亲热地叫一声爸爸妈...

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一个国王和他的朝臣们在一次冬季的狩猎中迷了路,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