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守住身口意三门

达真堪布  2012/07/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要守住自己的身口意三门,只看自己,不看别人。别人怎么看自己也不要在乎。别人赞叹你时,不要高兴得不得了;别人诽谤你时,也不要伤心得不得了。赞叹和诽谤都是不可避免的,有各种各样的众生,就有各种各样的根基与缘分。所以别人看你的时候也肯定都不一样:有的人看你就特别欢喜,有的人看你就特别讨厌。讨厌你的人,即使你没什么过失,他也会诽谤你;喜欢你的人,即使你没什么功德,他也会赞叹你。

爱时说好,恨时说坏,这是人的习气,所以不要在乎这些,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下,不要随着别人的口而动心,你自己要不动心才是有定力。现在人都是互相欺骗,已经习惯了。人也都非常虚伪,在别人赞叹的时候,明明知道人家说的不是事实,但心里还是情不自禁地欢喜。都在为别人活着,都把自己伪装的好好的,给别人说些好听的话,给别人笑容。外表装模作样,心里却满是矛盾和冲突,感受到的都是痛苦和压力,活得特别累。但这都是自找的,别人解决不了。害怕别人指责,就在背后、在暗地里偷偷地做坏事,以为别人不能知道。不可能的,那些善神护法不会饶你,肯定会宣传你的过失,你逃避不了。所以一定要实在一点。

实实在在不是傻。虽然不耍聪明,不欺骗众生,但是却处于糊里糊涂的状态,那也不叫实在。真正实在的人,他会耍聪明,但是他不这样做;他有欺骗人的手段,但他不去使用。明明了了,而又实实在在,这才是真正的人,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学佛、作佛。如果连最起码的仁义道德和十善业都没有做到,连一般的好人都做不到,还想学佛,还想当菩萨,当佛,这是不可能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何对治净业修习中的进进退退

问: 净业修习总是进进退退,这其中有何因缘因果,如...

出家后的四种修行法

出家中就有三种分别,一种是出世俗的家,我们现在的辞...

广钦老和尚:关于念佛与修行之精要开示

一、 念佛也不是简单的,必得通身放下,内外各种纷扰...

圣严法师《对处事态度的开示》

我十几岁在上海念佛学院的时候,除了上课,也做很多杂...

五种可随时随地修行的方法

下面是我想得到的几种随时随地可行的办法。每个人因为...

虚云老和尚《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

大安法师:修行的高低是看德行

修行的高低看德行,不在于外在的东西,无论是哪毕业的...

学佛以后,修行的三个重点

我们学佛以后,有三个重点可以修学:第一个是因缘,第...

供灯的时候,要发这样一个心

众生不是烦恼,就是痛苦,这是因为什么呢?不是因为没...

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得到佛法

佛当时在菩提树下成道以后,七七四十九天没有讲经说法...

业力现前是消业积福的好机会

一切苦乐都由业生。我们要先掌握善恶的标准,然后再全...

达真堪布:训斥孩子算不算恶口

问: 孩子不听话,训斥他,算不算恶口? 达真堪布答:...

戒律中为何反对饮酒

佛教是反对饮酒的,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

没有这两大特性就不叫财富

佛说,贪心之人永不富有,永远贫穷。我说,心贫穷是永...

沩山禅师警策文

夫业系受身,未免形累,禀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

菩萨云何应住,你安住了没有

我们今天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人,把自己的内心准备好,这...

净居天请佛洗浴

在众多的天宫中,有一首陀会天,天王威仪庠序,相貌庄...

看虚云老和尚如何演绎轻安

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脚步很轻,说话声音很柔软、很...

印光大师:读经须知

何谓恭敬?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

初学佛时三种不正确的心态

许多人在学佛的初期或多或少都会犯一些毛病,有些人所...

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问: 师父,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呢? 慧广法师答:...

六字明功德颂

嗡 能消除天界生死苦, 嘛 能消除非天斗争苦, 呢 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