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学佛以后,修行的三个重点

净界法师  2019/05/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学佛以后,修行的三个重点

我们学佛以后,有三个重点可以修学:第一个是因缘,第二个是空性,第三个就是真如,这三个重点。

我们初学佛法,每一个人都是从因缘上去修证的,基本上没什么例外。我们刚开始修学,就是面对这些的因缘所生法,修学的重点只有一个,叫做“深信业果,断恶修善”。

所以,刚开始在因缘里面修的时候,我们的思考就是业力的思考,“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我们不喜欢痛苦,我们喜欢快乐,所以我们就怎么样?想办法减少我们生命的罪业,想办法增加我们的善业。这样的一个修学过程,没有什么问题,过程没什么问题。

但是,深信业果,断恶修善,等到结果出现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你看一个人在断恶修善的时候,他的心是惭愧的、谦卑的,但是等他来生快乐出现的时候,他就忘了他自己是谁了。人一快乐的时候就开始放逸了,他的惭愧心就消失了,他已经忘失他前生那种谦卑、惭愧的心态。

这个时候,一个人惭愧心消失以后,取而代之的就是,他想要去主宰这个快乐。因为人生的快乐没有一个人会满足,它是一个无底洞。

他不是追求快乐而已,他要主宰这个快乐,让它永恒存在,让它能够满足他的心愿。不幸的是,这刚好跟因缘法是违背的。因为因缘所生法,它不是你说了算。

首先你要知道这个快乐是怎么来的。如果这个快乐是你创造出来的,那当然它就听你的。但是,这个快乐是由业力创造出来的,所以这个快乐存不存在、往哪里走,是业力说了算,可不是你说了算。

但是,我们一个人有快乐的时候,你看一个人福报现前的时候,他觉得他可以主宰:我要去买一个电视,我就可以买电视;我要买一个房子,就可以买房子。他在某种因缘是得到自在力了,所以他会产生错觉,以为他能够主宰人生。

其实,那是因为你福报还在。福报享尽的时候,你试试看!你善业力花完的时候,连一杯水你都喝不下去。

当然,一般人在福报现前的时候,他哪知道那么多呢?我们就在这种因缘所生法里面一次又一次地谦卑地、惭愧地造善,然后放逸地享受快乐。所以人生就是活在这种轮回:你福报享尽的时候,你又回到你过去的谦卑了;你开始造善的时候、得到快乐的时候,你又忘了你是谁。

所以,这就是我们轮回为什么在天上、三恶道里面不断地变化。享受快乐的思想是没错,但关键是我们想要去主宰快乐,这个地方出了问题。

佛陀看我们这样子不是办法,老是讲这个人天乘法也不是办法——他要么享受快乐,要么受用刀山油锅。

佛陀说,那这样子好了,我告诉你一个更好的法门:“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干脆,你把快乐放弃好了!看这个意思,你没有资格享受快乐,因为享受快乐的时候你会放逸。圣人受用快乐的时候他是自在,凡夫追求快乐是有问题的。

快乐本身没有错,因为它本来是善业所招感的,它哪有错呢?它就是一个因缘所生法,哪有错呢?但是我们承受不起,我们会想要去主宰它。

所以佛陀说,好了!你既然有这种攀缘心,那你先把快乐放弃吧。先怎么样呢?先修无常观,这个快乐的本质是会变化的。这件事情对我们打击就很大了。

我们对所有快乐的基本要求就是它必须要稳定。我想没有一个人得到快乐愿意失去的。你要么就不要给我,给我以后你就不要抢走,不要破坏它。

但是,不幸的是,所有的快乐都是可破坏的。对这种得失的冲击,既然我们的心态没有准备好,那干脆,佛陀要我们:那你先放弃快乐、追求寂静!

佛陀说,那我告诉你一个更好的法门,观察它无常无我而趋向于涅槃寂静。哦,这个就更美妙了!我们从一种离苦得乐的心态而提升到追求寂静。恭喜你!你已经超越三界的轮回了。“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当我们不再追求三界的快乐,那你就可以跟三界说再见了,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牵动你了。

也就是说,我们会从一种安乐的概念而提升到一种追求寂静的概念,就是从有相的因缘修学而提升到无相的空性的安住。

所以我们凡夫修学,没有遇到《法华经》之前,大概只有两种修学重点:要么在因缘上追求快乐,要么在空性上追求寂静。这两个都不是佛陀的本意。

佛陀的功德哪是追求快乐、哪是追求寂静这种小境界而已?

那佛陀你为什么告诉我这些呢?因为佛陀是“逗会他意”。你就喜欢这种,你就好这一口,所以佛陀就先满足你的需求。

其实追求快乐、追求寂静,都不是佛陀内心的世界,佛陀是恒顺众生说的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达真堪布:为什么一看佛书就困

问: 学佛的时候一看佛书就困,怎么回事? 达真堪布答...

有十种方法能快速得福

每人个都想得到幸福,幸福有它的因,才能得到幸福的果...

六个步骤降伏自心烦恼

今天呢我们在道场白华庵,跟大家分享一点点最近的一些...

刘德华的信佛学佛因缘

刘德华,是香港娱乐圈的四大天王之一,影视歌坛的三栖...

放下修行中的虚容

放下修行的时间,时间的长短不代表一个人的智慧;放下...

人有志气,如树之有根

人有志气,如树之有根,它有生命力,它生生不息。而且...

济群法师的修学经历

今天在这里,主要是和同学们谈谈心。同时向大家介绍一...

星云大师《如何安身立命》

各位虽然退休了,但是人生仍然是继续的,并不就此为止...

放生偿还所欠的无数杀债

我们多今生累劫以来,所造所欠的杀债,可能也虚空也装...

找不到一个独立存在的身份

听过这样一则故事:古时候有传说世界是被一只巨大的乌...

【推荐】凡事太期待,结局必伤心

我有两个亲戚,她们的媳妇很像,都不做家事、好逸恶劳...

消除脂肪的十种食物

1.紫菜: 除了含有丰富的维他命A、B1及B2,最重要的就...

【推荐】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我们对言语的态度,就是从父母呼、父母命这几句开始做...

达照法师:人生三大问题

第一大问题,就是现实的生活问题。 就是刚才讲的,形...

为耳聋昏迷痴呆者助念,有功效吗

问: 若有耳聋或重听之人,或昏迷,或患老年痴呆症者,...

亲戚为何不喜欢我家的人

问: 弟子心里很苦,亲戚们都不喜欢我家的人,在一起...

午睡要注意的事项

中午睡上1小时,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休...

临终神识昏迷,给此人念佛能不堕落三恶道吗

问: 《地藏经》中云,临终人能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

【推荐】惟贤老和尚佛学问答集

1、没有般若的修行都是外道这句到底对不对?禅定中出...

宣化上人:念地藏菩萨圣号

念地藏菩萨的名号,要清清楚楚地念,叫地藏菩萨知道我...

地藏菩萨的净土在哪里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与八十百千那庾多频跋罗菩萨。...

以谎言去恐吓别人,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现在我们真的是身处浊世时代啊,经常都会看到很多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