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安忍是成就的助缘

达真堪布  2012/07/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安忍,有他人邪行之安忍、求法苦行之安忍和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什么叫安忍?就是心不烦乱,有一定的正知正见,有一定的定力。

他人邪行之安忍,指的是遭受他人的侮辱时要忍辱。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侮辱是最难忍受的,所以叫忍辱。假使面对侮辱能够忍耐,别的就更能忍耐了。遭受他人的谩骂、诋毁、殴打和欺骗等伤害的时候,不仅没有以牙还牙的报复性语言和行为,而且在内心里也没有任何埋怨与嗔恨。

面对他人的侮辱,很多人都会生起嗔恨心。嗔恨心的罪过非常大,“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这是佛在经中讲的,意思是一刹那的嗔恨心会摧毁、毁坏千劫积累的善根和福德。可见嗔恨心的过患非常大,对我们的危害非常大。

修忍辱极其不易。我们讲过布施,做数百次的布施不如受持一刹那的戒律,而受持数百次的戒律不如修一刹那的忍辱,可见忍辱的功德非常大。但是在所有的修法里,忍辱又是最难修的一种修法。在别人谩骂或殴打我们的时候,若是能不生气、不动心;在别人欺骗或伤害我们的时候,若是能不嗔恨、不动心,是非常困难的。

大家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忍辱难?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不明理,修行不够。若是明理了,有一定的修行了,忍辱一点都不难。佛讲无我空性,如果你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真有了这样的成就,没什么可难的。谁在骂?谁在打?骂谁?打谁?什么是谩骂,什么是殴打?打骂者、被打骂者、打骂行为本身,三轮都是无我的、空性的。若是能站在这个角度思维,忍辱就容易了。困难的是要证悟无我、证悟空性,一般的凡夫很难一下子达到这样的境界,很难领悟这种真理。

若是我们真正明白了六道轮回和三世因果的道理,真正深信了轮回,深信了因果,修忍辱不难。因为轮回本来就是苦的,遭受这些痛苦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坏事。若是没有痛苦,感觉不到痛苦,怎么能生起出离心?若是没有生起出离心,怎么能修持正法?若是没有敌人仇人,怎么修忍辱?若是不修忍辱,怎么能成就?对一个学佛修行人来说,这都是好事,是修行的对境、成就的助缘。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有人伤害你、欺骗你,也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自作自受,肯定是自己在过去世中伤害过他人,欺骗过他人,所以今生他人来欺骗自己、伤害自己,这是讨债还债。这是自己的因果,埋怨什么,嗔恨什么啊?再换一个角度讲,让你遭受痛苦,给你制造违缘,是让你迅速成就。

我们现在都愿意享福,不愿意受苦。其实享福是消福,受苦是消业。若是福报穷尽了,一下子就会堕落地狱,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遭受痛苦、经历违缘是好事。遭受痛苦是帮你消业,经历违缘是帮你成就。没有违缘障碍怎么成就?没有违缘障碍怎么磨炼习性?不明理、没有修行的时候觉得难,甚至觉得太过分。其实一点都不难,一点都不过分!对一个学佛人、修行人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有人还惟恐没有这样的机会呢。真正有善根、有福德、有修行的人,很少有这些违缘、障碍和苦难。若是在经历违缘、遭受痛苦的时候,再去嫉恨、埋怨、报复是造业,又结恶缘了,将来还要感受更多的痛苦,还要遭受更多的障碍。

这是一个了缘了债的机会,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以后就不会再感受这些痛苦了。若是你懂道理,这是一个解脱成就的机会。一时的忍让能换来永恒的快乐,一时的委屈能换来最后的成就。其实忍让、受屈、受苦是成就的助缘。你通过这些才能成就,你通过这些才能圆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忍辱》

忍辱,从世间法来说,这是一个做人处世、待人接物的修...

想要做大事,既要任劳更要能任怨

最难的是劳而不怨。大家常说,做事要任怨,经验告诉我...

因不忍而导致的惨剧

忍就是忍耐的意思了,你能够安住你的心不动,人家把对...

诸经释忍辱

《六度摄论释》云:能灭尽忿怒怨仇,及善使自他安隐。...

无言的感化:看佛陀如何面对恶口与辱骂

佛陀成道后第十年,也即佛陀四十五岁那年,佛陀在优陀...

嗔恨心的可怕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和弟子一起去游历。 走了几百里路...

能堪忍者来世怨敌少

修忍的利益,如《菩萨地》所说: 菩萨首先观察安忍有种...

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看他能不能忍

古语说:观德于忍,观福于量。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

身口意供养如何做到圆满

问: 身口意供养上师,怎么才能样做到圆满? 达真堪布...

达真堪布:念佛能治病,但我怎么还没好

问: 都说念佛好,能治病,能消业,我也念了,但是怎...

达真堪布:自在的福报从善根中来

佛法放在第一位,修行放在第一位,其他的都随缘。在六...

生活中怎样利益恶道众生

问: 生活中怎样利益恶道众生? 达真堪布答: 日常生...

星云大师分享素食烹饪经验

说到素食比荤食更好,当然煮菜的人也要能把素食煮得好...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推荐】从医学的角度看「我」在哪里

在《入胎经》、《住胎经》这两本经典里,非常详细地讲...

《地藏经》的改运方法

末学根据地藏经,如果要有效改变人生境况,有这么几个...

修空观,把生命归零

那么我们讲到这个,我们凡夫的造业呀,从浅到深有两种...

圣严法师:在工作中要对事不对人

不论我们在公司担当何种职务,都要顾及整体,而且要对...

整天奔波忙碌为了什么

我们人都有这种习性:虽然知道死无定期,但因日日见不...

窥基大师的故事

窥基的父亲尉迟宗,是唐代左金吾将军。母亲裴氏夫人因...

演培法师《弘一律师对地藏菩萨的礼赞》

每年中国夏历七月到来,我国佛教徒不少发心读诵地藏本...

念死无常

大家知道,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无常的自性。经上说: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