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修空观,把生命归零

净界法师  2014/06/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空观,把生命归零

那么我们讲到这个,我们凡夫的造业呀,从浅到深有两种差别:一个是善恶的差别,一个是染净的差别。我们一般人没有经过佛法的教育呀,他也会因为恻隐之心、慈悲心,去做一个慈善的事业,比方说布施呀,比方说持戒呀,比方说忍辱了,他会造一个善业,但这个善业有没有办法超越生死,一般人是很难的,因为第六意识它是管善恶这块的,它管不了染净这一块。所以我们一般人没有经过佛法的训练呢,你不调伏第七意识的时候,你就只在第六意识里面下功夫,你大概就是一个好人,今生呢做一点慈善的善业,来生创造一个安乐的果报,如此而已。

那么我们要把这种善业,提升到清净的无漏业,那你就要面对一个问题了,就是自我意识的问题了。这是一个严肃的生死问题了,就是你是不是能够对你的执着,产生一定的调伏。我们的执着啊,一般来说,这个自我意识,这种主宰性,表现在三块:

第一个,人。有些人他专门执着人,对这个六亲的感情特别重,你看他儿子对他不孝顺,但他儿子跟他要钱,他一定会给钱给他,没办法呀!这个非理性的。所以无明就是说,你看佛菩萨也执着呀,你要说他执着也对呀,他执着度化众生!但是他是理性的,因为他这个是合理的。合理的执着我们叫愿力,不合理的执着就叫做盲点。就是你不合道理,但是他不会得到教训,他下次还会做同样的事情。

第二个他执着事,他执着他的事业。

第三个,执着他的钱财。你看我们一般人说,任何一个稍微有一点小小判断力的人,都知道说你赚再多的钱,你都带不走,对不对?但是一个人执着钱的时候,他会牺牲生命去赚钱,这个是非常不合理的。就是说你没有生命,你有钱有什么用呢?但他还会去赚钱,这个就是盲点,这个是没办法沟通的。

所以只有修空观,面对盲点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把生命归零。因为你在枝末上,你根本没办法跟它对治的。就是说那你先把生命、把心带回家,你回光返照,看看你从什么地方来,看看你生命的原点。一个人只有回光返照,去对治执着,其它通通没有办法。所以只有第六意识,成功的把第七意识带回家,第七意识的自我执着才会可以破坏掉。所以当我们所有的佛号,你要保证你每一句佛号都是通往净土的,那你就要注意你的执着了,因为它的力量太大了,你用第六意识去压它,第七意识是不吃你这套的。

我们看看四禅八定,外道的四禅八定,用高深的禅定压这个执着,根本没有用,只有我空观、法空观,它只有怕这个,其它都不怕。所以你要成功的把三界业力的枷锁从你的生命里面把它拔开来,你别无选择,必须要面对恒审思量这一块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来了,没什么;去了,也没什么

一群孩子用沙子建房子、修建筑,不小心碰倒了,孩子们...

贪着今生非行者

你是否是修行人,就看你修行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今生的...

窦禹钧大积阴德,五子登科享高寿

窦禹钧(即《三字经》里提到的窦燕山),五代后晋时期...

色受想行识的生命

佛陀把我们的生命分成五个部分,第一个是色蕴,就是我...

戒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

自由一定建立在因果法则之上。好比农夫有自由决定现在...

打开生命宝藏的钥匙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成佛,就...

忘了我,成了佛

自我作为一种存在,其最复杂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那座...

想长寿,就要先把生命给别人

这个时代,为什么今天出现传染病,明天出现地震,后天...

【推荐】每天睡觉前应发此愿

若入观及睡眠时。应发此愿。若坐若立。一心合掌。正面...

利益众生的方法

学习大乘佛法,修学的目标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然众生...

你有没有为现在做一些功课呢

有一位女居士,她学佛以后,还是很苦恼。有一次就说:...

憨山大师放生功德偈

人既爱其寿。生物爱其命。 放生合天心。放生顺佛命。...

濮存昕:饰演弘一法师影响我一生

问:演了很多好戏、好角色,让你印象最深刻、或者说对...

摄受之力与念佛之诚

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顿,渐不同,权,...

济群法师:现在有病需要吃肉是否可以

问: 吃素已经六年,现在有病需要吃肉,是否可以? 济...

出家与行孝

昨天《佛教孝亲思想的省思》一文,有关孝亲的话题,引...

大安法师《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

宝箧塔是什么意思

问: 师父,咱们读诵《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

现前这念心,本来清净,本自具足

讲修行,讲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话,你我透彻了自己这一...

净土所有依报正报,皆是本觉妙明

群典者,引诸经论以证明,言非臆见也。详如义理部类二...

超越肝癌的勇者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这件事的主角姓陈,因为我没有事...

佛说人在临终时投胎到哪一道的现象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第十卷阿阇世王受记品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