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儿童心理健康的十二大忌

2012/07/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一、忌娇惯溺爱

开口不离“好”,出门不离抬,吃饭任其要,穿衣任其挑,就会养成儿童任性的性格。父母“爱子—溺子—误子”,这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步入歧途的三部曲。

第二、忌袒护纵容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当众做错了事,家长明知不对,却以种种理由加以庇护和掩盖,其结果必然使孩子不能正确对待缺点和错误,有些家长图一时安宁,不惜编造假话欺骗孩子,这样耳濡目染,容易使孩子效仿父母,养成虚伪不诚实的品格。

第三、忌哄骗

有些家长图一时安宁,不惜编造假话欺骗孩子,这样耳懦目染,容易使孩子效仿父母,养成虚伪不诚实的品格。

第四、忌讽刺

对孩子讽刺挖苦,以为可以“激发”上进,结果适得其反。

第五、忌苛求

父母对孩子“恨铁不成钢”,凡事都要尽善尽美,稍有不顺便大加训斥,使子女无所适从,思想感到压抑和束缚,时间长了孩子有可能走向反面,我行我素。

第六、忌放任

对孩子不加引导和教育,放任自流,任其所为,不尽家长责任,后果难以预料。

第七、忌打骂体罚

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信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条,不能以理服人,而是打骂、体罚,结果这样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往往产生感情对立。

第八、忌注意力不集中

要让孩子自己选择适宜的游戏和运动,培养他们注意力集中,专心地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训练儿童持之以恒的毅力,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而不要反复要求孩子更换活动内容。

第十、忌无控制力

要训练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包括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要求和愿望。

第十一、忌忧郁沉默

要培养儿童乐观幽默的性格,切忌郁郁寡欢。

第十二、忌依赖

要让儿童经受一定的困难,学会克服困难,得从身心(性格和体格)两方面进行磨练。从小培养儿童独立的能力,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观心的窍诀

很多人到处找窍诀、求窍诀:给我一个窍诀吧!能不能给...

专靠地理,不如专靠心德

【原文】 吾人是生死凡夫,不可瞎造谣言。己所知者,不...

寂静法师:堕胎了怎么办

堕胎是合法的杀人,虽然法律不予追究,但因果必将存在...

凡夫应常系心观二十事

佛陀要我们这样的凡夫常当系心观身,观二十事,它们是...

果能摄心一处,则无事不办

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楞严经》 当知摄心二...

要为儿女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佛陀,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今...

【推荐】来讨债的婴儿

吃素而长寿健康的人,比比皆是,像虚云老和尚、广钦老...

让我们的心更开放、更宽广、更包容

我们学佛后肯定会与以前不同,在我们的生活中,佛法会...

圆因法师:行善后为何得不到善报

为何有些人行善后不觉得有善报?这可能有下列几个因素...

克服害怕的5个步骤

一、认识害怕 你最害怕的是什么?害怕自己的公司会破...

人言我好坏,不生喜怒心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

得到临终正念的三个重点

大乘佛教,有很多很多的法门可以来修学,古德把整个大...

宏海法师:观经四帖疏

(第一讲) 好,我们闻思讲堂群三的各位莲友们,请大家...

心律法师:禅茶与养生

佛教养生与饮茶有很深的渊源。禅茶的兴起和佛教弟子的...

三类冤业

冤业一般讲三类。第一个是你有命债,叫杀冤。你今生为...

受戒时如何得到戒体

问: 受戒时候,如何得到戒体? 济群法师答: 受戒必...

做脏活更容易消除业障

治病要懂得借助外在的缘起。比如说妇科病,就是女人体...

老先生与小偷

学佛要学习自度、度人,「自度」必须时刻反省自己的身...

发脾气的时候不要讲话

二弃瞋恚盖: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

抑制我们的怒气

从前有位富有的寡妇,在社交圈内以乐善好施闻名,她有...

面对被伤害时的态度

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正义就有邪恶。 曾经,佛陀也遇到迫...

一位女孩吃素五年的感受

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动物性食物的被大量消费,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