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怎样从不好的果报中解脱

达真堪布  2012/07/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些人拥有的受用容易失去,总是处于贫困之中;有些人总想赚钱,却想尽办法也赚不到钱;有些人暂时赚到了一些钱,却很快失去,又变成了一个穷人……这是业力,是过去世中偷盗、欺骗他人的果报。若是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去忏悔,以后就不用再感受这种贫穷、破财的果报了。

配偶懒惰、丑陋,夫妻不和,整天闹离婚,离还离不了,不停地被折磨着。这是过去世中邪淫的果报。有的人去找算命的,算用什么办法能留住他。这都不是究竟的方法,你应该忏悔自己过去世中造下的邪淫的恶业,下决心永不再造。

有的人经常遭受诽谤、欺骗,心里委屈、怨恨得不得了。“为什么无缘无故地诽谤、欺骗我?”有人诽谤你、欺骗你,总说你不爱听、让你生气的话,这都是自作自受,是过去世中说过妄语、说谎话、欺骗他人的果报,是自己的业力,没有什么可怨恨的、委屈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要猛烈地忏悔自己造下的恶业,把这些业都忏悔掉了,果自然就结束了,就不会有人诽谤你或欺骗你了。

有的人即使说实话也得不到他人的信任,自己又怨恨,又委屈了:“我说的都是实话,怎么不相信呢?”这都是自己的因果,也是业障,不会有人相信你的,因为你在过去世中挑拨离间过。若是再诽谤、欺骗他人,就是错上加错。想解决这个问题,摆脱这种局面,就要发自内心地忏悔。因结束了,果自然就结束了,再也不会有这种现象发生了。

我们经常在生活工作中听到不好听的话,自己所做的或所说的,不知不觉地就有人挑理或引起争论等,然后自己想不通。这是往昔说恶语的果报,若是想解决,就要忏悔自己往昔恶口骂人等恶业,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有些人一说话,别人就喜欢听,虽然话不多,但是有份量。有的人爱讲话,但是没有口才,说话没有分量,说了半天,别人也不喜欢听,也不相信,自己很委屈、很苦恼。这是绮语的果报。

很多人总有违缘、有障碍,事事不称心、不如意,总是事与愿违,这是贪心的果报。有些人在这里害怕,在那里也害怕;人少害怕,人多也害怕;在家里害怕,在外面也害怕。心一直处在恐怖和畏惧当中,经常遭受伤害,这是害心的果报。有些人很想有知识、有智慧、有正知正见,有正确的思想和概念,但是却相反,有的却是邪知邪见、思想错乱,这是邪见的果报。

我们现在所遭受、感受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业力所现,因业力所感,都是自己的业。修行不离消业,不离忏悔。忏悔是发现自己今世和往昔所造的恶业,然后消除这些恶业。忏悔是改错,要有誓不再犯的决心。为什么有八万四千法门?因为众生的根基不同,因缘不同,所以佛讲的方法也不同,里面都有消业、忏悔的成分,都离不开消业和忏悔。

懂得忏悔的人,就是懂得改变因果、改变命运的人。改变心态、改变因果、改变命运、改变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忏悔,只有通过忏悔,最终才能彻底圆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三世因果的理解

今天继续探索因果,因为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

诸恶莫作,今生来世才有解脱的机会

什么是佛教?简单来说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

深信因果才能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

佛讲的三世因果是真实存在的。这个世界上不会有无缘无...

八万劫后,未脱鸽身

八万劫后,未脱鸽身,这也是一个佛经典故了。有只鸽子...

【推荐】明明有很多快乐,为什么佛说众生皆苦

往昔有五位国王,国界相近,常互相往来,不会相互攻打...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三、因果

壹何谓因果 几千年来,存在中国人心中举头三尺有神明...

三解脱门证入无上菩提

三法印跟实相印,理论上的统一前面讲过了,在实践上也...

一千斤的盐

一粒种子看起来虽不起眼,但植入土中生根、发芽、成长...

达真堪布:一切不执着,好坏由它去,这样对吗

问: 心就像是镜子,能照见万物,但不留任何痕迹。我...

在生活中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

问: 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 达真堪...

被人诽谤中伤,这都是福

我们应该多看他人的功德,多找自己的毛病,这是成就的...

得病为何也是好事

现在大家都热衷锻炼,注重营养,就是为了身体健康。我...

口里念着糊涂咒,心里想的贪瞋痴

我们起心动念有好多过失,用经对照自己的心、对照自己...

证严法师《八大人觉经》

上人序 八大人觉警世纷,常人随波逐流,在变动不停的...

【推荐】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

问: 在忏悔时,我们对罪业是诃责的,但是要同时观察罪...

抽烟的人可以往生吗

问: 抽烟的人可以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抽烟是一种不...

初机学佛决疑

客:我没有时间看经听讲,请用速效的方法,答复几个问...

具大慈心布施,如是福利最不思议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

揭秘东林大佛背后的故事

新闻的一则消息,把佛教界的一件盛事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梦参老和尚的一梦因缘

今天潘居士要我跟大家讲讲,讲讲我的历史,说什么呢?...

皈依是修慧的开始

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面读了很多的书,也掌握了很多的知...

为父母者,不能过度溺爱子女

为父母者,不能过度溺爱子女,应以教育子女实践古圣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