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 大安法师文章(第19页)

念佛的目的不要搞错了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这是谈你无禅,你宗门下没有开...

故乡一别久经秋,切切归心不暂留

故乡一别久经秋,切切归心不暂留。我念弥陀佛念我,天真父子两相投。彻悟祖师 我们...

莫被邪见和狂慧所误

有一种人,虽然他有一点智慧,但不是真正的智慧。或者他从书本上了解了一些东西,或...

如何找到出世与入世的平衡点

问: 末学如何来找到解行并重,世界法物质的累加与出世界法中物质递减的平衡点? 大安法师答: 你这个术语还很...

无为里面有真谛,平淡里面有道味

我们该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及生活方式?要少欲无为。 少欲,这里并没有讲断欲...

吃素后身体消瘦,是否能吃点荤的

问: 弟子吃全素已经好几年了,但还是喜欢肉的味道,有时还流口水,如何才能突破这层障碍?又弟子身体很差,很消...

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去忏悔业障

我们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罪业生死凡夫。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中染心易炽,净...

【推荐】带业往生对我们多么的重要

那么下面就是能除罪否疑。那有人问:临终的时候以猛利的心念佛能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净土不摄非人

非人不是指鬼神咯,是指这个非人行没有人的道德行为! 说我们身为人,是要有人格的...

舍报往生法是否可取?

问: 是否存在舍报往生法,即舍去当生快速求生净土,在家人可以操作吗? 大安法师答: 在净土宗的历史上,舍报...

三类疾病的对治方法

疾病有三类:一是业障病,宿世的恶业;二是内伤,五脏六腑受到伤害,叫内伤;三是外...

回向和不回向有什么差别

问: 回向和不回向有什么差别? 大安法师答: 回向和不回向,差别很大呀。一个人能够回向,就是修一点很少的福...

如何掌握给亡者助念和开示的时间

问: 法师说,给亡者开示时,不要死板地每隔两个小时开示一次,那助念人员怎么掌握开示时间呢?难道就在刚断气时...

如何快速对阿弥陀佛产生坚定不移的信心

问: 如何快速地对阿弥陀佛产生坚固的信心,内心深处潜意识对阿弥陀佛不再有一丝一毫的怀疑?在凡夫位,能够完全...

曾为浪子偏怜客

在我们教内每一位信众可能对《安士全书》都不陌生了,这部著作是清代的周安士居士所...

念佛人被人认为孤僻被嘲笑,该怎么办

问: 我是台湾台北三十三岁的念佛行人。请问,出离心是不是会显得孤僻?我要与这杀盗淫妄的世间一起过日子,觉得...

矿工方便比喻引渡工程师

李圆净居士编写《印光大师嘉言录》。他就在一篇文稿里面讲,他有一个朋友,是在煤矿里面工作的。这个居士也常常下...

处世不求无难,谋事不求易成

处世不求无难。 你处在这个世间不要求没有苦难,没有厄难。如果在世间你没有一切厄...

老是碰到跟你过不去的人

一般人对家亲眷属都是很亲爱的喽,没有问题。对冤家对头呢,对冤家对头他就有瞋恨心...

少欲守道,精进不已

佛法是要让我们增强这个智慧,这种智慧来自什么?就是要我们至诚恳切的心,从清净心...

坑蒙拐骗是自掘坟墓

本来朋友之间有规劝共财之义,朋友是由家庭中转向社会的重要一伦。朋友之间靠信誉作...

临终十声能往生,不能抱侥幸的心态

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这个十念是通两时,通平时,也通临终。这...

如何掌握病人断气时刻的念佛速度

问: 在断气之时,给病人助念,一定要快速地追顶念佛吗?还是按照平时念佛的速度慢慢地念?怎么灵活掌握病人断气...

北宋宰相张商英的学佛奇缘

张商英是一位宰相,他信佛的经历有点奇特。他原来对佛教很反感的,看到佛教的寺院建...

放弃工作在寺院长期做义工可以吗

问: 弟子的独子三十多岁,他不想成家,向往出家,停薪留职在寺院做义工已半年了。弟子受了菩萨戒,如果儿子有出...

如何对待我们身边的恶人

世间上有很多我们认为的恶人,但是所有的恶人里面他都有他的善良的一面,只是在你面...

改善生态环境要从心做起

由于人类日趋膨胀的物欲与自我中心主义,地球的生态环境正不断遭到破坏而日益恶化,...

如何顺利完成一昼夜经行念佛

大家到东林寺参加昼夜经行,首先要遵守经行的秩序。经行中要听好法器,保持好前后约...

净土法门 老少皆宜

少年莫道尚青春,生死无常不贷人。 花正开时逢骤雨,索当危处值奔轮。 琼林玉树堪...

布施是助成佛之胜缘

布施有甚深的功德,是助成成佛之胜缘;布施的功德随着布施者的发心和对境有种种差异...

【推荐】具足了所有功德的六个字

阿弥陀佛把他因地当中,无量劫以来备修菩萨六度万行,所有的功德,以及果地上佛的十...

喝了水果酵素算犯酒戒吗

问: 现在流行一种水果酵素,是用水果发酵而成的液体,据说喝了之后能够有减肥、养颜、排毒等效果。很多人都在喝...

每天念佛和看经的时间应如何分配

问: 每天念佛和看经的时间应如何分配? 大安法师答: 印光大师曾经提过一个比例:九比一,用九分的时间念佛,...

菩萨如何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

投生到施主家

宗门下常常有些公案。比如宋代的草堂青禅师。草堂青禅师在当年是很了不起的禅宗大老...

省庵大师谈做善事与念佛的关系

与茅静远居士书 前三月下旬返自四明,过访居士,适遇他出,怅然而去。寻归回龙,兹...

当生了生脱死的最好方法

问: 我现在得到一部佛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咒》,书上说有中阴教授解救法,念21遍经题就...

具足信愿的佛号,才有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功德

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称名,故信、愿、行三...

身虽不出家,但心要出家

出家里面还有四种形态,一般我们会讲:出家出家,就是身体出家心也出家,这是最好的...

法布施以劝修净土为最胜

有些做弘法利生、劝进行者工作的人,他常有个观念:一天到晚这么忙,都耽误我自己念...

如何去报佛恩?

问: 如何去报佛恩? 大安法师答: 要思惟佛对我们的恩德,那是比山还高,比大地还广。用大山之高、大地之广来...

净业行人如何回向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 向,欲生我国,不果遂...

念弥陀圣号也可以所求如愿吗

问: 念诵观世音菩萨圣号可以求妻得妻,求子得子,那如果转念弥陀圣号,是否也有同样的作用呢?照说念佛一法,圆...

托彼名号,显我自性

从事相上来说,无量寿是指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阿是无的意思,弥陀是量的意...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

一门心思先看净土经典

一般的人,特别是对于有文化程度的人,一接触佛教,就恨不得把三藏十二部全都读遍,...

信基督教后可以改信佛教吗

问: 我朋友的女儿被别人介绍去参加了基督教,现在他女儿接触到了佛教,觉得佛教的教理很科学,并不是什么迷信,...

如何正确地理解持戒和念佛的关系

问: 现在修净土宗的人,对持戒念佛的理解总有偏颇,请深入细致地开示。 大安法师答: 关于持戒念佛问题。首先...

如何才是一门深入

问: 请问一门深入,如何是一门深入,是读一部经还是一句佛号? 大安法师答: 一门深入,就是你选择净土法门,...

不要去找善知识的毛病

我们末法众生由于烦恼重,烦恼重的根本就是我执,我执就会引生我慢。我慢高山,不留...

祸福吉凶,汝自作怪

【示沈元辉曰: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而外,未久必败。念既不真,不得自在,祸福...

为什么有些大修行人转世后不如前生

问: 禅宗有些大德悟处很高,如五祖戒禅师、海印信禅师、唐代的圆泽禅师,还有真如喆这些大修行人,有禅定,能开...

【推荐】莲池大师的德业

莲池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他出生的时候就很聪颖,儒学的根底都很深厚,...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具足了信愿

问: 弟子听您讲经已经几年的时间了,在您的教导中越来越向往西方极乐世界。您一直强调信愿的重要性,说信心不足...

如何用善巧劝导别人修习净土法门

问: 我朋友有这样一个问题,她说她经常遇到有缘人就劝他们念佛求往生,包括很多年轻人。有一个寺庙的住持就对她...

【推荐】勤则不病,不勤则病

示耳之曰:勤则不病,不勤则病,勿谓夙业,其报甚近。慈父弥陀,数数亲觐,可以永年...

不要错失千载难逢的往生机缘

阿弥陀佛光明妙德不可测度、超情离见,具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感应。诸如,为什么临终阿...

唯有忏悔才能消除业障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

瞋恨心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烦恼

《华严经》说,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百万障门开。这个本来好不容易修点戒、定,...

「勤劳」出穷人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而现在我们很多人整个的行为变成谋食。但你如果命中没有,谋...

居士遇到假和尚应该怎么办

问: 遇到假和尚化缘怎么办?一个出家师父开示,说碰到假和尚也要恭敬他,因为他穿着出家人的衣服,还说假和尚也...

碰到摔倒在地的老人要不要扶

问: 受过菩萨戒的居士,在路上碰到摔倒在地的老人,不去扶,有犯菩萨戒;去扶,又怕讹上。因为现在讹人的实在太...

为善勿贵人知

示陈定耑曰:小人之为恶也,唯恐人知。君子之为善也,亦唯恐人知。汝当以君子慎道之...

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

问: 《无量寿经》说: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这句话怎么理解?难道在这个世间受个八关斋戒,...

一生成佛的捷径

净土法门,三根普披,利钝全收。即便等觉菩萨也不出净土法门所摄之机,《大方广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