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统计:本站共有230个主题分类,268个待审站点,共收录3729个站点 ]当前位置:中国校园网 » 最近更新 订阅RssFeed
  •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座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沿岸开放城市岳阳市南湖风景区,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 学校历史可追溯到1910年美国人创办的湖滨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历经变迁。经教育部批准,1999年3月,由当时的岳阳大学、岳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岳阳教育学院合并为岳阳师范学院。2003年2月更名为湖南理工学院。2006年12月,学校高标准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12月31日,学校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成为湖南省立项建设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7月,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确定为硕士研究生授予单位,“中国语言文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4年2月,“教育”和“艺术”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通过专家评审,正式开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学校现有校园面积2149亩,校舍总建筑面积65.62万平方米,资产总额15.0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2亿元,各类图书藏书203.26万册(含70万种数字图书)。学校设有18个院(部),51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2639人(含独立学院),来华留学生28人。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287人(不含离退休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790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22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9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651人,博导、硕导145人。教师中有湖南省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及培养对象9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121人才工程”人选20人、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72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有6人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 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8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地方理工院校艺术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地方院校机械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2项成果2009年双双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师主持国家级、省级教科规划课题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36项。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建设基地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优秀教研室4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4个、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1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践教学建设项目4个;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8人。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科研水平快速提升。2008年以来,教师新承担科研项目1328项,其中国家自科和社科基金项目50项、国防科研项目2项、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58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共463项,其中省自科基金项目40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1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15项,国家发明专利12项;出版学术专著94部,发表学术论文6097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928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CSSCI等转载和收录320篇。《云梦学刊》被遴选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其特色栏目“当代学术史研究”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工程第三批名单;《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被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学校学术交流频繁,多次主办或承办国际性、全国性重要学术会议。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省厅级科研平台17个。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高校建立友好校际关系,1985年开始招收培养留学生,聘请外籍教师来校任教,现有外教19人,在外国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等7个学院担任了近20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先后有10余名外教荣获省政府和省教育厅颁发的外籍专家“潇湘友谊奖”、“芙蓉奖”等奖励,其中俄罗斯籍外教弗拉基米尔·加宁荣获国家“友谊奖”,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钢琴专业外教迈克·阿尔卡杰夫被湖南省教育厅聘为“海外名师”。学校多次被评为“湖南省外事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被国家外国专家局评为“国家引进国外智力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爱心育人”,形成了和谐办学的良好局面。《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报道学校“爱心育人”办学特色;中央电视台就学校关爱贫困生工作,对党委书记彭时代教授进行了长达1小时的专访,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中国教育报》以《贫寒学子在岳阳楼下的幸福生活》为题,在“视点”栏目整版专栏报道了学校爱心育人的感人事迹。学校党委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基层党建示范点、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多次在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毕业生陈欣是中华骨髓库网上配型成功并自愿捐献干细胞第一人,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和“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学校先后17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荣获“全国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内部审计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审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等众多荣誉。 学校坚持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其中,在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6项一等奖,名列全国高校并列第二,从2011年起学生连续两届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获一等奖等。2008年以来,学生在全国和全省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赛事中获奖583项。学生考研踊跃,2008年以来,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有2364人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年平均录取率达13.31%。 学校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在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每三年一次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中,学校连续三次被评为“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2012年连续两届被湖南省教育厅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2013年被评为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建设高校。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积淀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几代办学者传承湖湘文化精髓与先进文化思想,践行“至善穷理”校训和“三个为本”办学理念,坚持实施“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治校方略,逐步形成了“严谨、和谐、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

    http://www.hnist.cn - 2014-08-15
  •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综合类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地处武汉城市圈,坐落于风光秀丽的鱼米之乡、中华孝文化名城——孝感,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示范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湖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等。   学校占地1574亩,校舍建筑面积56.8万平米,图书馆藏书100万余册。现有专任教师845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316名,享受国务院津贴、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劳动模范等5名,全国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7人,教育部高职高专评估专家4人、湖北省名师1人、楚天技能名师13人,客座教授61人。   学校坚持推行\"学校——企业——社会\"多元化开放式办学模式,探索\"专业与职业一体,学业与岗位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科技创业园,构建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新形态。建设了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2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实训基地、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6门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在湖北省同类院校中名列第一。3个专业纳入湖北省新兴(支柱)产业基地计划项目,2个专业成为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服务产业项目央财支持专业,3个专业进入教育部第一批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学校组建了湖北护理职业教育集团、武汉城市圈职教联盟。近年来,有三项科技成果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有7项成果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省级以上技能比赛中获奖150多项,双证书获取率达到98.27%,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3.59%,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5.39%。   学校秉承“立德立新,乐学乐业”的校训,注重发掘中华孝文化资源,坚持中华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相融合的育人方略,培养具有“感恩、责任、忠诚、奉献”品格和创新创业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涌现了全国道德模范、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谭之平,十八大党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闫文静,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魏迪仁、全国“中华孝亲敬老”楷模余汉江、“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杜芳芳、“中国好人”左德汉,捐髓救人的最美教师、“感动孝感2013年十大人物”余志凌,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朱德盛,全国大学生创业之星王海巍等先进典型,形成了“道德群星”和“创业群星”现象。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办学,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挪威、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地区的同类院校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成为武汉城市圈改革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http://www.hbvtc.edu.cn - 2014-08-14
  •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于2000年8月组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多科性高等职业院校,职教办学历史可上溯至上世纪初年。 百年的风雨历程,培育了学校“厚德、笃学、慎思、敏行”的优良校风。以肖楚女、谢远定、张元衡、黄火青、李实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以张光年、韦君宜为代表的文学艺术家,都曾在此弘文励教,他们留下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学校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北濒汉江,西临诸葛亮躬耕地古隆中,东连襄阳古城池,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88.9万册;教职工1003人,专任教师672人,双师素质教师530人,外籍教师4人,教授等正高级职称46人,副高级职称260人,国家、省级教学名师各1人,享受国务院、省、市政府津贴专家6人。聘请兼职教师679人,“楚天技能名师”14人,“千山顾问”14人,“襄江能人”81人。建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在校生14000多人。 学校设有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旅游服务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课部等教学单位,开设有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畜牧兽医、医学影像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服装设计、旅游管理等48个专业,形成了以服务汽车工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专业群体系。学校护理专业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医学影像技术、数控技术、畜牧兽医是湖北省重点专业,护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湖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物流管理、学前教育两个专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学校建有护理、应用电子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3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国家实训基地,医学影像、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畜牧兽医5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32个实验实训中心,264个实验(训)室,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05亿元。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及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3个。拥有一所二级优秀附属医院。 学校坚持“依靠行业、服务社会、育才树人、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致力于高职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实践。创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1233”办学模式【即一个目标:在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社会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培养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能将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转变为物化形态、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两个依靠: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依靠行业组织和行业研究会办学,形成有效的“校企互动”办学机制;三级平台:按照重视基础、拓宽口径、强化技能的原则,搭建“通识能力、专业通用能力、专业特殊能力”三级教学平台;三支队伍:建设“双师型”、“理论型”“技能型”三支教师队伍】;确立了“三对接一贯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与地方支柱产业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需求对接,课程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校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了基于“三会”模式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学校层面成立了政府主导的“合作办学理事会”;系院层面成立了行业(区域)主导的“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专业层面成立了学校主导、校企参与的“专业合作建设委员会”】;实行了以爱为核心,以职业为切入点的“四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由专业研究室主任、专业课教师(职业导师)、公共课教师(德育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班级管理团队】。深化了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与交融,强化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毕业生双证率、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近年来,学校坚持“立足襄阳,服务湖北,辐射周边,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围绕襄阳市支柱产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动开展社会服务。先后荣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奖及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5项,“襄阳市科技进步奖”17项,“襄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8项,实现成果转化6项,获得国家专利57项。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院级精品课程191门。 学校先后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职业技术院校”,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学校”,被教育部、全国红十字总会表彰为“全国红十字模范校”, 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授予“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被湖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和“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和“湖北省示范性职业院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

    http://www.hbxftc.com - 2014-08-14
  •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于2000年8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恩施教育学院、恩施财校、恩施农校、恩施工校、恩施林校和恩施供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恩施州机电工程学校、恩施州民族体校分别于2005年、2009年并入。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37年西迁恩施的湖北省农业专科学校附设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原恩施州农校的前身),迄今已走过七十七年的办学历程。 学院是恩施州人民政府举办的唯一高校,是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唯一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占地730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拥有“数控技术”、“计算机及应用”、“生物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四个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旅游管理”、“畜牧兽医”、“生物制药”三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0余万元。 学院设有经济管理系、旅游系、电气与机械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生物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外语系、人文科学系、体育系、思政课部、中等职业教育部等11个教学系(部),开设专业35个,在校学生9645人。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学院现有教职工952人,其中在岗教职工555人,专任教师323人。教授9人、副教授142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87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湖北名师1人、全国农业职教名师1人。 近年来,学院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在湖北西部和武陵地区高职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学院是湘鄂渝川黔边区高职高专校际协作会会长学校。2007年9月,学院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等次。2011年5月,学院顺利通过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

    http://www.eszy.edu.cn - 2014-08-14
  •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成立于1983年,座落在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荆州,以工学为主,涵盖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多学科,是全国最早开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11年5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沙市职业大学”更名为“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学院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质量、突出特色、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遵循“厚德、励学、笃行、立业”的校训,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并举之路。 学院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含电子图书)50万余册,国内外期刊近千种。拥有一支业务能力强、梯次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393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91人,楚天技能名师5人,双师型教师比例提升至70%。构建了电光源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电子商务、金融保险、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九大专业群,32个专业和70个方向。与企业共同开办了“大明照明学院”、“雪莱特班”、“海莱班”、“淘宝班”、“宏梦班”、“能特班”、“美的班”、“德昌班”等特色班和订单班。 学院建有电光源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3个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及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2个省级实训基地,建有华中地区唯一一个“中国绿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电子商务等2个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应用化工技术等2个专业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电光源技术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金融保险等2个湖北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6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承担国家、省级科研项目19项。学生多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以及全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获国家、省级奖项24项,200余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获得国家专利3项;在“数控加工”、“电子设计”、“ERP沙盘”、“创业计划书”等竞赛方面位居湖北省第一方阵。竞赛成绩在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学生以其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受到企业和社会的广泛欢迎。 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先后与上海中冶宝钢集团、美的集团、淘宝公司、佛山照明公司、德昌电机集团、厦门海莱照明有限公司、湖北沙隆达公司、荆州大明灯业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建立了175个稳定的顶岗实习与就业基地。其中,中冶宝钢、上海宝冶、湖北沙隆达公司连续15年;德昌电机集团、湖州剑力金属、福达轴承集团、佛山照明公司等50余家企业连续6年到我院招聘毕业生,平均为每个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在3个以上(重点专业在5个以上)。同时,大力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和“双证教育”模式;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真正实现学业与就业、专业与岗位的无缝对接,近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办学三十多年来,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院先后被授予“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五四红旗团委”,“荆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荆州市文明单位”、“荆州市廉政文化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2010级李文静同学被评为“2011年湖北大学生年度人物”。 荆州理工,助你成功!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校风严谨、特色鲜明、成绩斐然,是你成就梦的沃土和乐园。 热诚欢迎广大有志青年积极报考!

    http://www.jzlg.cn - 2014-08-14
  •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197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以教师教育为主,涵盖文、理、工、管等学科的全日制省属普通专科学校。其前身是创立于1954年的郧阳师范学校,1975年开始设立大专班,1977年为华中师范学院郧阳分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郧阳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现有十堰、丹江两个校区,功能齐全,风景优美。主校区位于十堰市茅箭区北京南路18号;分校区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市师专路1号。设有中文、外语、旅游与管理、数学与财经、物理与电子工程、生物化学与环境工程、艺术、计算机科学、教育、教育二、体育、思政课12个教学系(部),专科专业46个,形成以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为主干的学科体系,以及以教师教育专业为基础、非教师教育专业协调发展的发展格局。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面向全国21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校建设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671人,正高级职称42人,副高级职称17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专任教师总数366人。校园占地总面积1076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六千万元,多媒体教室98个、语音实验室3个 ,建有校园网,已实现校区互通和网上教学、办公和管理服务。学校馆藏纸质图书119万册、电子图书77万册,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建有校内实训室127个,校外实训基地148个,其中学前教育实习基地(幼儿园)36个,建有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实验性示范幼儿园1所。 学校积极推进内涵建设。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11个;立项建设教师教育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学前教育、旅游管理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个,旅游管理、会计、新闻采编与制作、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商务英语7个专业为湖北省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其中,新闻采编与制作、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商务英语5个专业为湖北省省级重点专业;承担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培训子项目2个,“湖北省农村幼儿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项目3个,荣获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奖6项。我校通过校企合作,为北京海天装饰集团、大上海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武汉慧众聚成科技集团、商鲲高铁教育集团、东方领航教育集团、东风实业有限公司、东风汽车贸易公司、东风风神物流有限公司、东风(十堰)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开展“订单培养”。 学校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人文社科领域特别是以武当文化、汉水文化为主的地方文化研究中有较大优势和特色。近年来,学校科研工作与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保护、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十堰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战略相结合,研究成果丰硕,在推介武当文化、车城十堰、丹江水资源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007年以来获得国家、省(厅)级科研项目160多项,获得省级及以上科研经费和学校投入科研经费共计2000余万元。获国家科技部攀登计划项目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2 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在建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学校教师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300余篇,SCI、EI、人大复印资料等重要索引及收录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70多部。创刊于1980年底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已出版发行150多期,先后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职高专十佳学报”、“湖北省优秀期刊”。 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与改革、科研创新、党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声誉日益提高。学校五届蝉联“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先后获得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最佳安全文明单位、园林式学校、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多项荣誉称号。2008年校工会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2011年外语系被全国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改革发展的方针,深入贯彻《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师范类专业,建设区域性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专业的培养力度,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本地区最为靓丽、最有文化、最显特色、最富市场竞争力、最具社会影响力的高等院校。

    http://www.yytc.net.cn - 2014-08-14
  •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所中医药普通专科学校,开办医类专业教育已有60多年历史。学校实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湖北省卫生厅(卫计委)、荆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管理体制。   学校占地735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拥有5所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和1所省级标准化实验动物中心;校内8个实验实训中心装备有58个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6000万元;图书馆藏书40余万册(含电子图书),建立了包含900余种刊物的电子期刊数据库;在全国10个省区市130余家二甲以上医院和60家医药卫生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专兼职教师703人,其中专职教师30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职教师121人(其中博导1人),占专职教师人数39.8%,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58人,双师素质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3.49%。   学校集医学教育、科研和临床于一体,突出中医药特色,中西医、药、护、医技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以普通专科教育为主体,目前开设有中医学、中医骨伤、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医疗美容技术、中药、中药制药技术、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口腔医学、护理、护理(涉外护理方向)、助产、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医学检验技术等17个普通专科专业(专业方向),面向31个省区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专科学生近万人;同时联办有护理学、中药学、药学与药品营销3个自考本科专业。湖北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设在学校,承担全省乡村医生培训任务。2012年学校被省卫生厅批准成为“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学校学校以就业为导向,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先后建设了省级重点专业1个、实训基地1个、精品课程5门,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2个、实训基地1个。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100余人次,二、三等奖近500人次。自成立以来,学校已为各级医疗单位输送了近10万名实用型人才,涌现出了“全国优秀志愿者”黄贵军、“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感动荆州”十大人物孟茂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学校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生在校期间经考核鉴定合格后可获取与医学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同时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一批就业基地,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按省教育厅发布的第三方统计数据,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对母校满意率、毕业一年以后(即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后)的薪酬位于全省高职高专前列。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乡村医生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红旗团委”和“湖北省高校理论学习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坚持“重基础,强实践,高素质,有特色”的原则,着力实施“管理创新工程、师资建设工程、教学质量工程、学生素质教育与就业工程、产学研拓展工程、文化校园建设工程和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努力振兴祖国的医药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http://www.hbzyy.org - 2014-08-14
  • 常州市环奥振动盘设备厂

    常州市环奥振动盘设备厂

    常州市环奥振动盘设备厂是振动盘制造,电子元件振动盘、五金振动盘、自动化设备及振动盘的研究、直线送料器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公司,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常州市环奥振动盘设备厂多年来注重产品的质量,关注客户的服务,我们在努力,质量第一,服务第一是我们的经营理念,多年来我们坚持踏实诚信务实的市场开拓原则,全体员工用最诚挚的心,欢迎新老客户前来洽谈。

    http://www.hazdp.com - 2014-08-14
  •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武汉工商学院(原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创建于2002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湖北省首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培育单位。 【办学体制】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董事会领导、校长负责、党委保障、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创意产业之父”厉无畏担任学校荣誉校长。 管理学界资深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张金隆教授担任学校校长。 在高校长期从事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的陈伟同志,受湖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委派,担任学校党委书记。 学校还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聘请了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和学院的领导和学术带头人。 【办学宗旨】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满足社会和学生需要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中心,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建设同类院校中“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发展定位】 办学层次:以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体,开展少量特色专科教育,适度拓展国际合作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努力创造条件,培养专业学位硕士。 发展目标:建设同类院校中“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服务面向:立足湖北,服务中部,辐射全国,面向现代服务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历学位】 学校对符合国家学籍管理规定、成绩合格的毕业生颁发武汉工商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武汉工商学院学士学位。 【校园建设】 学校位于武汉市南大门,坐落于风光秀丽的黄家湖大学城,占地面积85万平米,校舍建筑面积42.5万平方米,教学馆藏图书145万册,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后勤服务设施,建有门类齐全的实验教学中心、图书馆,以及15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院部设置】 现有10院1部:经济与商务外语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电子商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文法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民族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共基础课部。 【人才培养】 “培工商精英,育业界俊才”,学校按照“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的要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必备技能,具有创新与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4万余人。学生在国家和省部级的权威赛事中获奖800多人次,竞赛取得的成绩位居同类院校前列。近3年来,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1%以上,位居湖北省高校前列。2013年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2.24%。 学校法学专业司法考试A证通过率连续3年达到50%以上,2013年通过率达到52%,全国平均通过率仅9%,有1个班级的通过率达到72%。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历年来考研过线率达70%以上,一大批学生考取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导游资格证持有率达到90%以上。 毕业生中涌现出诸如:“毕业4年资产过亿”的“创业哥”罗群、“湖北百名青年创业榜样”朱钟琦等创业典型;“武汉高校霸气哥”黄小松等就业典型;全国最美乡村教师、湖北省人大代表、“全国就业创业先进个人”邓丽等典型。 【学科建设】 学校坚持“产业引导专业,专业服务行业,行业促进就业”,形成“以经济与管理等学科为主干,工学、文学、法学和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设置了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和艺术学六大学科门类的29个本科专业、20专科专业。 拥有2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2个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3个湖北省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3个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门湖北省精品课程。 【师资建设】 拥有一支由资深教授专家领军、拔尖人才担当学术带头人、优秀人才担任学术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793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占专任教师人数的30.2%,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者占专任教师人数的72.9%。 学校还聘请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中央大学等高校知名教授及企业界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一批高等教育老专家、校长,政界、企业界管理专家组成学校专家咨询委员会。这些教授、专家定期到学校讲学、研讨,指导教学科研工作,促进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教育教学】 学校以学生就业、深造、创业需求为导向,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对学生实行分层分类培养教育,优化“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结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发展能力,实现人才培养多元化和个性化。 学校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行教学改革实验班制,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精神的培育。 【科学研究】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鼓励教师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侧重应用型研究。学校拥有“现代物流与商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2011计划)、湖北商务服务发展研究中心,建有“工业废水处理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网络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等学术科研机构。 2008年以来,学校教师主持各类科研项目26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5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95项;发表科研论文1292篇;还有一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学校教师教研、科研经费近千万元,位居湖北省同类高校前列。教师参加校级及以上教研、科研比例达到81%;教师通过参加教研、科研工作,促进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素质教育】 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和大学文化建设,以“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工程”为载体,开展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定期举办大讲坛,邀请杨叔子、樊明武、李培根等院士、大学校长,世界知名管理哲学大师成中英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院长魏国基教授、台湾EMBA名师林子铭教授、“香港学”创始人洪清田教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国家教学名师马费成,“百家讲坛”主讲人李敬一,社会文化名人陶宏开、董宏猷,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美国安治化工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王亦宁等先后开坛讲学,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 【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专设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构建以促进学生增强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探索建立“五个融入”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即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课堂中、实践环节中、专题培训中、科技竞赛中、校园文化中。 学校在全校学生中开设创新创业选修课,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开设创新创业试验班对有志创业的学生进行专门培训,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定期开展学术讲座、创业经验交流、创业沙龙等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 学校安排具有“全球职业规划师”资质的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担任学生的创业学习导师,还从“校企合作俱乐部”中聘请一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知名企业家、精英担任学生的创业实践导师。 学校拨出专项创新创业基金,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设立创新学分,认可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建有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对比较成熟的项目进行孵化。 【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培养、短期访学、带薪实习等开展不同层次的对外交流项目,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学生成长成才开辟了更广阔的渠道。目前,学校拥有海外学习交流经历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 【社会评价】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2013中国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全国企业优秀职业和技术人才十佳培育基地”、“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全国特色教育理念示范性学校”。在《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的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排行榜》排名中,学校连续5年进入前20强。

    http://www.wybu.cn - 2014-08-14
  • 汉口学院

    汉口学院

    汉口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多学科、综合性的普通本科学校。 学校创办于2000年,始称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四所独立学院之一。2011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申报,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汉口学院,也是全国首批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的17所学校之一。学校有中级职称评审权,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连续五年排位全国同类院校十多名。代码为11800 。 学校取名为“汉口”,是因为2000年申报学校校址在汉口,2003年学校最终选址在江夏。汉口曾是中国的直辖市,是武汉市的旧称,是近代中国商业、金融、物流的发祥地,学院取名“汉口”,有为地方经济和城市发展培养人才的理念。 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把培养专业基础知识牢固、综合素质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 【校园环境】 学校坐落在武汉市南部风景秀丽的汤逊湖畔,校园占地千余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大气,教学区、行政区、生活区、运动区、休闲区功能齐备,布局合理,品味高雅,氛围和谐。大气稳重的建筑设计,赏心悦目的园林风格,充分体现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校内绿树成荫,四季花开,廊亭水榭、假山雕塑点缀其中,令人心旷神怡,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科建设】 学校建有管理学院、文法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音乐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学院, 坚持“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专业建设思路,形成了涵盖经济学、法学、艺术学 、文学、工学、管理学等6大学科门类32个本科专业、15个专科专业。学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现代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分别于2008、2011年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被列为湖北省教育厅重点培育本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十二五”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2014年学校还与武汉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签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 【师资力量】 学校通过引进、培养、使用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支学术水平较高,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正高70余人,副高190余人,另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约占专任教师的58%,有5位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一批院士、楚天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受聘我校特聘教授。 【科学研究】学校把加强科研工作作为提高办学质量,提升教师教育水平的重要内容,制定《汉口学院教师科研工作计量与考核办法》,完善和创新科研管理机制,营造有利于科研发展的宽松环境,组织对重点学科进行方向凝练和队伍整合,凸现研究方向和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约有56%的专任教师参加了校级以上教、科研项目,出版学术专著和高校教材百余部,完成涵盖理、工、文、管等多个学科门类的科研项目百余项,获得省、市级以上各种奖项两百多项。2013年,湖北省省属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培育)”落户我校,《汉口学院学报》还荣获全国民办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 【办学条件】 学校已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五千多万元,建有专业实验室70多个,其中过程控制工程、运动控制工程、BVCOM视频通讯教学研究基地、嵌入式系统、国际结算、数字音频采编等重点实验室34个,可开设实验项目1770多个,实验开出率95%以上。学校建有教学视听实验室、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 琴房,同时还配备了先进电脑2000多台,能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分享教育资源。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20多万册,电子图书5200GB,各种期刊1600多种。学生固定实习基地70个,学生实习实践情况良好。 【教育教学】 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提高,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总体思路清晰,建设规划科学合理,配套措施得力,学校构建了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特色教育、教师教育和跨专业通选课程五级课程体系。学校实行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学校有完整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坚持按照规章制度严格管理教学各个环节,确保教学的正常运行。严格实行教学督导制度,聘请校外专家常年进行教学督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010年和2011年我校分别接受湖北省教育厅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和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考核评议,均获得很好的评价。2012年学校还通过了湖北省学位委员会组织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顺利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近5年来,学校学生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发明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艺术竞赛等全国全省各类重大竞赛中,共有2000余人次获奖,曾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获两个国家二等奖,取得全省同类院校第一名的好成绩。参加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湖北省大学生艺术节获“优秀组织奖”,创同类院校优异成绩。2013年我校学生获全省高校英语演讲比赛和写作比赛两项一等奖。校友刘培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并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邀请,出席中央电视台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学校还积极鼓励学生再深造,近五年来,有600多人考取全国重点大学研究生,曾有一寝室四女生全部考取研究生,被媒体誉为“考研四朵金花”。学校坚持设立奖、助学金,2013年资助奖励学生5000多人次,资助奖励金额650多万元。 【招生工作】 学校生源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数量充足、质量良好,每年新生报到率超过90%,特别是艺术专业报考人数每年均超过计划数好几倍。学校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的招生原则,严格执行湖北省教育厅核定的招生计划,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私自从事招生工作。 【就业工作】学校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组织各种职业技术培训,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连续多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3%以上,连续8年资教生签约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涌现出了李艳、王曼、杜占红、邓竹君等一批优秀资教生典型,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2012年学校毕业生工作受到湖北省教育厅的表彰,并参加全国高校就业成果展。学校还积极推动大学生创业,2011年11月成立了湖北高校首家创业教育学院,培训内容涉及10个学科领域30多个专业,传播了创业知识和理念,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发展空间,取得不错的效果。建校以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几万名专业基础知识牢固、综合素质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对外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美国东伊利诺伊大学、新西兰国际太平洋学院、韩国青云大学、法国凡尔赛国立音乐学院、英国提赛德大学等1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友好校际联系,进行学术交流,并通过展开“2+2”、“2+3”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联合培养本硕学生。2014年,学校将迎来来自法国凡尔赛国立音乐学院的首批国外留学生。学校常年聘请外国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任教,建立了由学校资助的教师赴国外合作学校访问、进修或进行学术交流的机制,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 【校园文化】 学校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每年举办大学生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和艺术节,注重发挥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涌现出“全国十佳社团联合会”、“全国百强社团”等一批杰出的校园文化活动团体,学校“旭日合唱团”一举摘取第七届意大利日瓦国际合唱节最高奖项特别奖和两项金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合唱团。学校先后被中国教育家联合会、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等单位评为“全国十佳独立学院”、“中国十大名牌独立学院”、“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成就勋章”等荣誉。在全国同类高校媒体关注度排行榜中,连续两年排名前七名。学校同时还是全国团建试点单位、全省同类院校中唯一党建试点单位。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生练等对学校建设和发展均给予过帮助,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也多次到学校视察、指导工作。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下,汉口学院将继承办学传统,创新教育模式,坚持依法治教,从严治学,不断提高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目前,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心,发奋图强,向着建设国内优秀大学的目标不断前进!

    http://www.bsccnu.net.cn - 2014-08-14

时间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