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得之不易的暇满人生

净慧法师  2012/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思维暇满人生》。如何来思维我们今生已经得到的人生因缘,这就叫做思维暇满人生。暇,有两个含意。一是指有这个时间;二是指有这个因缘。倘若有了这个时间,又有了这个因缘,那么就可以叫做有暇的人生。如果相反,既没有这个时间,又没有因缘,就叫做无暇的人生。我们拥有了这个时间、因缘来做什么?就是要听闻佛法来修行。

有暇与无暇是相对的,各有十种。唯识宗讲八无暇。密宗讲十无暇。我们根据唯识宗来讲。八无暇,亦是八难,指八种环境。在这八种环境中没有修学法佛,听闻佛法的閑暇,没有可能来修学善业。

第一种无暇是地狱。在地狱的众生经常受苦,根本没有因缘得闻佛法,故称无暇。

第二种无暇是饿鬼。饿鬼的痛苦很多,连饮食尚不能满足。饿鬼肚子很大,咽喉很细,时时刻刻渴求饮食,也没有机会得闻佛法。

第三种无暇是畜生。因为畜生没有思维能力,没有办法来接受佛法。所以,在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受苦的众生,它们不得自在,难闻佛名。

第四种无暇是边地。边地,指没有佛法传播的地方。从我们国家来讲,有佛法不到的地方;从整个世界讲,也有佛法不到的地方,这些佛法不到的地方就是边地。所以,我们发愿时,都希望不要生在边地,要生生世世生逢中土,得闻佛名,得遇明师。

第五种无暇是长寿天。由于所修的福报,在长寿天里所感的寿命很长,然而,整个生命的过程就是昏昏沉沉,没有智慧,没有觉醒,因此,也就不可能有得闻佛法的机会。

第六种无暇就是没有佛出世的地方,也可以说,那是佛不出世的时间。有佛出世,我们才可以听闻佛法,无佛出世,则没有经典的流通,没有法音的传播,我们要想接受佛法也是不可能的。

第七种无暇就是诸根不俱。倒如呆傻、愚癡,要让这一类的人来修学佛法,是很难的,而盲聋哑,诸根不全要修学佛法,也要有很大的因难。

第八种无暇就是邪见。这种人可能已经避免了上面的七种无暇,或许还很聪明,但他持有邪见,不相信因果轮回,不相信三宝。他有可能天天与佛法接触,却不会有敬信心。这样的人是很多的,这种人也属于无暇,无暇来接受佛法。

八无暇对于我们在座的每个人来讲,都避免了,避开了。我们生而为人,而且是生在有佛出世的世间,经像流通,法音流布,是何等幸事!我们六根俱足,生逢中土,也没有堕于邪见的罗网,所以,我们应为此而感到庆幸,应该生起一种难得的稀有心。

暇满人生,满就是圆满。这个圆满有自圆满和他圆满。自、他圆满各有五种,共是十种圆满。

自圆满:第一种圆满就是生在人中;第二种圆满是生在中国;第三种圆满是诸根具足;第四种圆满是无宿业的颠倒,第五种圆满是俱足正信。五种自圆满的具足,也就是具备了一个人接受佛法的内在因素。

他圆满:第一种圆满是佛出世;第二种圆满是说正法;第三种圆满是教法住世;第四种圆满是助法随转;第五种圆满是对善知识的摄受。五种他圆满,是我们能够接受佛法的外在的五个积极因素。

自、他圆满合起来是十圆满。作为一个学佛的人,要经常地想一想这十种圆满。那么我们今天就以这十种圆满来检查一下,看我们今天学佛的环境是否具备了这十种圆满。应该说,我们这些在座的还有很多不在座的比丘、比丘尼、善男子、善女人,都具备了这十种圆满。既然具备了这十种圆满和八种有暇,那么,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暇满的人生。我们既然拥有了一个暇满的人生,就不要辜负它,要时时刻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暇满人生!

我记得我们在中国佛学院的时候,证果老师就以常教导弟子要经我们得到的这个暇满的人生来很好地修行,很好地学佛。而在平常,我们确实往往不去思考,不去思维,感觉不到现在这种环境的殊胜和来之不易。比如这八有暇,因为我们已经得到了这个人身,便觉得没有什么好稀罕的了。但你若仔细思考,才可体会到人身的得来不易。佛教里有这么句话:失去人生的机会,就如同大地的土一样多,而得到人生的机会呢,就如同僧挑土。僧挑土与大地土是根本无法相比的。我们如果能把这个道理经常加以思考,牢牢地记在心中,那么时时刻刻,我们都会珍惜此生,发起无上的道心。特别是我们年青人,更不懂得这个道理。不懂得这个道理,人就会放逸,就会不晓得抓紧时间。就不能趁此青春年少的大好机缘多学习、多修行,多来充实自己。

今天,我讲《思维暇满人生》这个题目,就是要提醒大家,要强化“人生难得,佛法难闻”这个思想。“人生难得,佛法难闻”这句话人们常常讲,常常说,但说到其中的道理却往往比较抽象。如果用这八种有暇,十种圆满来加以细致的讲解,道理就比较具体,概念也就比较清晰、难忘了。

我给大家讲这个题目的目的,就是要大家经常思维,思维我们这个得之不易的暇满人生,从而发起对我们拥有人身的稀有难得之心,发起我们的勇猛精进心,这才有利于我们的修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珍惜这一生,让善根在这里增

大磬响起,开悟在即。看我们当下能不能息灭妄想分别之...

人身难得如爪土之稀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化之时,一日,世尊以...

宝贵的「一时」

时间长河源远流长,无始无终,随着日月轮转。为了计时...

暇满人身最难得

生活在有机会听闻佛法的地方,这样的人身是无价的珍宝...

学佛修行的人需要具足八有暇、十圆满的善缘

大家不要以为修学佛法是件很容易的事,我们能够得到学...

阿难的总持因缘

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比丘们兴起这样的疑...

找到一切痛苦的根源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批注上说:一个菩萨...

末世悲凉幸佛来救

初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佛成道时,已当浊世,况今...

人的生死问题

人的生死问题 人的生死问题,就是人的生命从何处来,向...

净慧法师:修行要抓住当下这一念

学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修行。修行的目的是要慢慢地使...

入禅之门第二讲:达摩禅法

如果说禅真正有门可入,那个门也仅仅是个方便,禅本来...

学佛学什么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戒学 佛教的戒条有很多种,但...

佛教对世界末日的看法

世界末日这个名词,是其它教派所高倡出来的,不过,这...

放下心中的弓刀

过去,在舍卫国有一户贫穷的家庭,夫妻都非常悭吝,性...

无分别智要如何修

我们来看窥基大师是怎么说的。他说无分别智怎么修呢?...

星云大师:交友七法

朋友相交,贵在知心。真正的好朋友应该是患难与共,也...

《楞严经》中的十种仙道

佛说:又有一处从人本位,不依自性正觉而修习定慧的正...

温暖的拥抱比耳光更有力量

球王贝利出生在巴西海岸线附近一个贫困的小镇里,父亲...

大安法师:无上道心怎么发

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面,对这段经文,给我们开示了...

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

一、大声疾呼 重视德育 现在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本人,...

平生四辱成就曾国藩

曾国藩曾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特别谈到了自己一...

心净则国土净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