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佛教提不提倡吃三净肉呢

2012/10/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教提不提倡吃三净肉呢

何为“三净肉”,三净肉即三种清净的肉:

一、不见,我眼不见它被杀时的情景;

二、不闻,我耳不听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

三、不疑,它之死不疑是为我而杀者。

那么佛教到底提不提倡吃三净肉呢?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是始终格守着严格的“净素”戒律,并在许多经典中教导僧侣为何要食素的理由: 

《楞严经》:“食肉之人,死堕恶道,受无量苦。”

《显识经》:一切卵(蛋类)不可食。

《梵网经菩萨戒本》:“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

大慈悲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释迦牟尼佛不但教导僧侣不能吃众生肉,还告诉僧侣:真正清净的修行人,走路都不忍踩到路边的小草……更何况取众生肉来吃呢? 

《楞严经》:“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奶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从上可以看出、释迦牟尼佛与其僧侣们是真正的持净素者! 

可现在却有许多人说:“原始佛教并没有规定僧人吃素,而是随缘随化,因此律仪中并没有禁止食鱼肉的戒条,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及其弟子在沿门托钵时,常常是遇荤食荤,遇素食素,并无什么禁忌,佛托钵时是吃方便素,施主如果布施肉他就吃肉……”这些都是看经典不够或是不懂经义者也!事实是在当时以托钵为生艰难的条件下释迦摩尼佛还告诫徒弟们,托钵时粘有荤腥的菜都要用水洗过才可以吃。

《涅槃经》:迦叶问佛:“乞食时,得杂食肉,云何得食,应清净法?”佛言:“当以水洗,令与肉别,然后乃食。”

已开大悟,成就大智慧、大力量的释迦牟尼佛,早在2500前就预见到末法时代会有许多自称佛教徒的人,却在吃肉!会有许多人声称吃肉也可以开悟,行菩萨道。

他告知阿难:凡是教人吃肉的,都是魔说。这些人都是鬼神派来的!并告知当时因砂石之地草木不生,他才用神通化肉给徒弟吃,那只是没有生命的“五净”假名“肉”而已!

《楞严经》:“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释迦牟尼给中国带来了令人解脱成佛的佛法,告知修行者必须持纯净素食的戒律才能成就真理!而实施严格遵守此戒律并带头终身吃素、推动发展素食的是一位中国的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虔信佛教,曾三度以身舍佛。因其对佛教经典熟稔于心,深谙佛理,他根据佛经《梵纲经》的规定:“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不得食五辛:大蒜、葱、韭、薤、兴渠”,严格施行僧人吃素的制度。

梁武帝是真正了解大乘佛法慈悲教义的重点,他不但下了一道“断杀绝宗庙牺牲诏”,禁止宗庙用肉食祭祀,也不准太医以“生类合药”这项措施,更重大一项历史性的措施,就是梁武帝自己以身作则,以王法为后盾强制执行。为此,他亲自写了一篇《断酒肉文》,公告说明这项历史性措施。在《断酒肉文》中,除了引证《大般涅槃经》、《楞伽经》、《央掘魔罗经》等大乘经典依据外,梁武帝还详举了各种理由,充分说服僧人遵行:

一、僧人不断鱼肉,会有九项理由“不及外道”,但一流的佛法,要有一流的弘法人才,若被外道比下去,太辜负僧宝之尊了。

二、僧人不断酒肉,也有九种连在家居士不如的嫌疑。僧宝要领袖群伦,作大众依皈,怎能有不如在家人的行止呢? 

三、僧人食肉,会有远离声闻法、辟支佛法、菩萨道、佛果等四十六种修行障碍。

四、僧人食肉,将种下魔行、地狱种、恐怖因等一百一十六种恶因。 

五、若相信佛所言不虚?就不能因为尚未证得道眼,就看不清、想不透,众生肉即过去生有缘眷属,一旦吃肉,便会有至亲成为怨敌的果报。 

六、啖食众生,产生理、事二障难,理障就是“愚痴无慧”,翻成白话就是“变笨”。事障就是在修行路上,易被干扰引入歧途。 

聪慧的梁武帝,除了愿力深广外,也明白执行新信条,一定遭致部分的反弹力量,所以,他索性以身作则起誓,自己若做不到“愿一切有大力鬼神,先当苦治萧衍身,然后将付地狱阎罗王与种种苦,乃至众生皆成佛尽,弟子萧衍犹在阿鼻地狱中”。皇帝没出家,却发毒誓来保证恪守出家人的信条。公布了这篇断酒肉文,也等于在强制执行淘汰素行不良的僧尼诸众,续佛慧命。

为了取得全体僧众共识的认同,梁武帝接着邀集僧尼众一百九十八人,在宫廷举行了一场研讨会。研讨“律中无断肉事及忏悔食肉法”的争议。梁武帝佛学湛深、思虑精密地提了五十个问题,藉由三位律师的回答,以明辨各种发生的错谬见解。

天监十年,即公元511年,梁武帝写了4篇《断酒肉文》,并在皇宫“凤庄门”集僧尼1000余众,宣唱此文。 此文第一次提出禁止僧尼“食一切肉”的主张,并以“王法治问”的强制措施严加管制,从而严格形成按照经典吃素持戒的制度。与此同时,梁武帝还提倡臣民吃素,并规定祭祀天地神明祖宗的供品,不准用三牲猪头,而改成面粉做的牺牲品。 

由于皇帝以身行令、上倡下导,大大推动了食素的发展,食素因此在中国蔚然成风。除了佛教、很多文人志士也崇尚自然,认为吃肉使人气浊,食素使人气清,因而追求清气,奉行食素原则。

在我们缅怀、感激给全世界带来佛法真理的伟大古印度王子释迦牟尼;感激虔诚学佛、终身茹素、严格僧侣持全素戒律、推动食素发展的皇帝的同时,让我们再来重温释迦牟尼佛的这条佛典:

《楞伽经》:大慧,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生同罪。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寺院烧香的注意事项

大家去寺院第一件事肯定是上香。然而,其实大多数人都...

净慧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按照这次活动的安排,今天下午是传授三皈依和五戒。这...

不要为了吃素而与家人生烦恼

选择吃素,原因多种。有些人是为自己的健康,有些人是...

怎样做一个正信的佛教徒

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还有八戒,是...

附体这种东西,赶紧念佛把他送走

这个要注意了,自己一定要有正念。不能让其他的东西附...

如果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

有的居士具备善知识的特点,可以帮我们更好的修行。 而...

信佛会让你损失什么

多年前,有个学者在某大会场向人们讲佛祖绝对不可能存在...

何谓三界

对于宇宙天体的构造,佛教认为是有情业力所感。佛陀说...

出家修行自警七条

原文: 先民有言,禹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我今...

五种可随时随地修行的方法

下面是我想得到的几种随时随地可行的办法。每个人因为...

妄想起灭不停,正是轮回生死根本

佛言:见性学道难,尽世修行如毛,见性如角;今之学道...

嗔恨心会让自己陷入身心的折磨

爱恨情仇,经常发生无常的变幻。有一些人,以前是如胶...

律宗大德广化法师

在台湾的佛教中,专弘律学的比丘,除了济涛律师外,再...

如亲四怨的冤家

什么叫做如亲四怨呢?大概意思就是说看上去好像亲人一...

大安法师:持名念佛的方法

问:念佛法门下手易而得效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持...

何为「三净肉」

这是对于一般学佛弟子,一时无法马上改过吃素的人,个...

吉凶祸福不是定论,随时可以转变的

远离一切妄执吉凶,常见断见,我我所见,如是有情来生...

丰干、寒山、拾得

唐太宗贞观年间,天台山国清寺的住持名叫丰干禅师。丰...

放下过去的包袱,开始全新生活

佛陀曾经在《杂阿含经》中告诉我们,人受到伤害可以比...

星云大师《得失心》

得失之间,是欢喜?是悲伤?你有过这种经验吗? 日前...

别被不重要的目标阻挡了人生的方向

人的一期生命,掐头去尾,老天爷刚好把中间的五十年留...

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完美人生

我们不要为了所谓的奢侈品,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身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