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嗔恨心会让自己陷入身心的折磨

嘎玛仁波切  2014/10/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嗔恨心会让自己陷入身心的折磨

爱恨情仇,经常发生无常的变幻。有一些人,以前是如胶似漆的恋人,相敬如宾的夫妻,经过一些岁月,却成了咬牙切齿的仇家,作出伤害对方的蠢事。有的人甚至因为与对方的情感纠葛,选择割腕、跳楼等极端方式。还有些人,嗔恨心起来,会产生把对方杀死的思想和行为。

我的一位弟子讲了一个真实故事,说他认识个美籍华人,不是佛弟子,他经常在国内工作。有一次,他和美国的太太讲:“我们的房子小了点儿,先把房子抵押给银行,把国内的房子再卖掉,我们在美国买一栋别墅吧。”他的太太傻傻地把房子卖了,把钱给了他,但他说回国卖房子,却从此失踪了。过了很久人们才知道,原来他在美国持双重国籍,他在国内的身份证根本没注销。

骗到房款后,他在中国和另一个女孩结婚了,人躲起来,谁都找不到。现在他的美国太太居无定所,给别人做佣人过活。他为什么要这样绝情?就是因为他的美国太太曾说过一句话,“你这个男人真窝囊,没本事!我们在美国的房子才会住得这么小。”他一直嗔恨着,在心里耿耿于怀,并决定要报这个仇。人一嗔恨起来,会不断往自己的心里火上浇油,如果是小心眼自私的人,很容易做出伤害别人的事。

还有些人,因为父母骂自己,产生了嗔恨心,冷暴力不和父母说话的有之,砍死父母的也有之。嗔恨心,让自己陷入身心的折磨,爆发出来对别人也是巨大的痛苦。有个词叫“发火”,形容人愤怒的状态,非常贴切的将愤怒产生的嗔恨心,比作火苗,虽然看起来不大,却可以把我们无始以来累积的所有功德烧得干干净净。

种植培育一座山上的森林需要很长时间,非常辛苦,但只需一根火柴,就可以点燃整座山。知道累积福报的辛苦,就不要轻易烧掉它,多一些包容,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人最大的福报是身心健康,后面才是财富、名利等等。有了健康的身体,还应该有个信仰,信佛是生生世世的福报,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不会活得像个行尸走肉。福报消失的源头,是贪嗔痴慢疑等五毒造作的恶业。如果你经常觉得不顺不如意,表示业力炽盛,恶报一直在不断成熟,所以应该猛烈地发自内心忏悔,早一点多一点去做功德。

提到做功德,不要总想着钱,认为到庙里去捐款,找一些穷人给点吃的用的,派些钱或是放些鱼才算做功德。在在处处,时时刻刻都能做功德,功德源泉由无私的菩提心而来。

管好自己,凭良心做事,努力做个善良的人,就是一种功德。你是普通员工,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尽心尽力为公司贡献力量,就是一种功德。你是老板,能够和员工分享企业经营的价值,为社会发展贡献正能量,就是一种功德。你是家庭主妇,好好相夫教子,一家人和和美美,就是一种功德。你是做儿女的,孝顺长辈,父母健康平安,心情愉快,就是一种功德。每天能发菩提心,为了利益天下一切苦难众生,多念经多持咒,行持一切善法回向众生,就是一种功德。

随时随地发自内心真诚地去感恩,你的福报就会一直播种,不让自己的心嗔恨起火,烧掉功德林,你的福报就会不断增长。莫起嗔心,看护好我们的功德林,享受人世间的福报要用,出世间成佛更要用!只有将我们点点滴滴累积的功德回向众生功德海,将点滴融入大海,我们那小小的功德才不容易被烧毁,而且会不断壮大。所以我们要经常发自内心虔诚修持回向文“所修功德成遍知,调伏罪业众敌怨,生老病死波涛海,愿诸有情得解脱”,这是存福报的密码,是护功德林的巨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何为亡人称名回向

早晚功课,为亡人称名回向。森则按照普通丛林功课,每...

能够弘扬因果轮回观念,他的功德是巨大的

为什么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那么痛恨儒家?实际上它最远...

【推荐】不要被第二支毒箭所伤

昨晚正在给家里的花花草草重新安置一个小家,只听得客...

念佛最为尊,别忘了我们尊贵的身份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省庵大师《劝修净土...

这个人重不重要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与同事交恶,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

发脾气的时候不要讲话

二弃瞋恚盖: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

回向及回向的功德

我们念经、打坐、做功德、闻法为什么要回向?就是将自...

极乐世界解脱的功德

佛陀在《阿弥陀经》里面明显提出来:我们怎么去观察极...

高僧大德对夫妻情爱的开示

一般守五戒的佛教徒,尤其是净宗的同修们,一定会深自...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长命报

佛说有十种善行能使众生得到长寿的福报,其中五条都围...

用八正道来引导你的思想

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明证法师:念佛时如何止住妄念

问: 念佛时会有妄念杂念是因有业障应如何止妄念或没...

【推荐】我们并没有比别人高多少

修慈悲忍辱的善行。瞋恚心有两种人,一种是放逸的人,...

矮国王

微观人间片段,以小见大,说浮生,道世情,情到深处有...

白居易《八渐偈》

唐贞元十九年秋八月,有大师曰凝公,迁化于东部圣善寺...

修持名念佛法门的四个要求

佛说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批评孩子的六个技巧

一、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 批评孩子尽量不要在以...

为什么不结婚

为什么不结婚?这问题,我遇到了许多朋友,都曾这样问...

善恶相参,杂受其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有的人看起来其貌不扬,...

「舍」时的心念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原本是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

改命不是靠捷径,而是修善因

他是善心,修的善业,才感得这个善的境界。如果生到非...

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问: 学佛人平时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