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凡事只求八分好

2012/1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吃饭只要八分饱,凡事只求八分好。”这句话,不仅仅是一种适度的人生追求和生活理念,而且从生理、心理、哲理的角度看,更是一种科学的养生观念,很值得提倡。

从生理养生角度看,“凡事只求八分好”符合人体健康的需求。人体是一架科学而精密的机器,需要一些舒缓的空间和休整的时间,器官得到适当的休息和调整,才能保证正常运转。如吃饭八分饱,胃才能更好地吸收消化,才能保持身体健康;人的心脏每0.8秒跳动一下,每分钟75下左右,才是人体循环的最佳状态;锻炼使出八分劲,免得精疲力竭,才能起到健身的作用;老年人只求八分健康就应庆幸,因身体机能退化,有点小病小灾就属自然;每天劳作使出八分精力,留两分余地,人体才能继续积蓄力量,更好地释放生命能量。

从心理养生角度看,“凡事只求八分好”体现知足常乐的思想。俗话说,“人心足,处处福”。如果事事追求最好,企求圆满,永不满足,往往会适得其反。为什么有人会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苦恼,就是缺乏知足常乐的心态。

我们常常发现这种现象:有时候,希望越高,投入越多,压力越重,反而失望越大。最后接受不了失败的残酷现实,只好走向绝路。

所以,凡事不求尽善尽美,但求八分就行。做事使出十分力气,只抱八分成功期望就好。人生太多不如意,凡事只求八分好。这样心情就会坦然,心里就会满足,情绪就能放松,身心就会舒畅。这样,就可以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一切,以宽松的生活态度对人处世,才能领悟“八分好”的生活韵味,才会享受到和谐人生的乐趣。

从哲理养生角度看,“凡事只求八分好”蕴涵中庸之道的精髓。养生之道万万千,很重要的一点,则体现一个“度”字。因“过犹不及”啊。凡事不求过激过度,但求舒缓适度。凡事不过满、不极端、不偏执,才能以适度的方式应对世事。凡事在不尽处——势不用尽、话不说尽、福不享尽、事不做尽、则意味最长!

凡事留有一点余地、留有一寸心路,才会有耐力把路走得更好更远,才能有能力把事业做大做强。写到这里,想到?西三原城隍庙的一副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阔处行。”这副对联可以说浓缩了我国古贤“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哲学,闪烁着哲理养生的智慧光芒!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怎样看待同事间的竞争

1、网友:请教法师对职场竞争怎么看?我的工作是要与另...

样样与他人较量,必定是很痛苦的事

某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游泳比赛,由日本选手得到第一名...

逆水而游最勇敢

小和尚对老和尚抱怨:坐在禅房里念经多舒服,为什么要...

能走多远走多远吧

有师徒两位僧人,从很远的地方去灵山朝圣。一路上一边...

凭一只死鼠致富的乞儿

佛陀广开法门,希望弟子能通达佛知见、力行佛本怀之法...

修舍己之心,会不会被竞争淘汰

问: 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鼓励竞争的,学习,工作,收入...

要画成垃圾,或是无价宝

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规定要画一幅图,...

退让的智慧

汉代一个叫公孙弘的人,年轻时家里十分贫穷。后来当了...

六道众生皆是父母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

现在虽很强健,但要做死了想

现在虽很强健,就要做就要死了想。 那个意思是,虽然咱...

如果很在意你的未来,那你应该学吃亏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

【推荐】「怨亲平等」的道理何在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亲人、有恩人,也会有敌人或仇人...

昌臻法师《修念佛法门有密切关系的问题》

万修万人去。这个话是净土宗的祖师永明法师提出来的。...

学佛必读的经典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

安住清净本性,破除自我设限

我们无量劫来,每一期的受生都不是很如意,每一个人成...

身心安乐之行

昔日,佛陀曾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

10种食物对排毒养颜最有效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身排毒养颜的健康。专家指出,只有...

海涛法师《种福田》

相传,在印度的穷人们会供奉「功德天」这位女神以祈求...

做义工,就是学做菩萨的开始

做义工,就是学做菩萨的开始。所谓做菩萨,就是在佛法...

不要忘了感谢你的「仇人」

与一位作家朋友聊天,我问是什么促使他不停地写作?他...

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

《四十二章经》第四章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

对情爱的执著放不下该怎么办

问: 看了您的书,我现在慢慢觉得物质已经不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