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依「六度」来学佛

静波法师  2013/0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学佛?我们要依“六度”来学佛。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就是菩萨成就佛道的身体力行的工具。如今我们学佛,也要从这六种工具来成就。

第一个是要“布施”。我们每个人都有病,有人不以为然,说我没病。你只是在身体上没有病,你的思想,你的思维、你的心灵有很多病,所以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比较奸贪,不是贪名、贪利,就是贪色、贪食、贪睡,反正有各种各样的贪,但是如果你对于这种病,不去对治它,不对症下药,你的病几乎是没有什么希望,所以我们要用“布施波罗蜜”来对待,来医治。因为只有用“布施波罗蜜”来对治,我们悭贪的病才可能痊愈。有人总是原谅自己,我本来很穷,你可以去做别的,你可能布施一文钱,但是跟百万富翁没有什么差距,佛法讲平等,看你的发心。但是你不能不做呀,你帮助老人推一下车,你都不做,那你还哪有希望呀?“布施”是随处可见的事,随处都可以做的事,有人举手投足之劳他都不做,这是不应该的,所以要把我们奸贪的病去掉,就必须要用“布施”这个药,必须“布施”,不然的话,没有希望。

第二是“持戒”,我们每个人都有毁犯当然有的是没有犯法,但是对学佛的戒律来讲、按要求来讲,常常是未尽人意,这个时候你要规范自己,为什么?因为戒律是对治毁犯的,如果你总是违犯、犯戒,犯这个、犯那个的戒条,最终你心猿意马、你的心浮想联翩,你还能定下来吗?所以,它也是对治我们毁犯这个病的。

“忍辱”,是对治嗔恨的,因为几乎连我们学佛的人也难免不能脱俗,为什么?因为我们也有病,也生病,嗔恨很重,我们就看着这人不顺眼,死不对眼,所以没有办法。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你要修理自己,就必须服“忍辱”这个药。所以有人说忍辱真的很艰难,忍得肚子乱响,憋得难受,我觉得这个是不得法的。我们为什么讲“六度”呢?因为它有“波罗蜜”,如果没有“波罗蜜”,这种忍辱忍来忍去最后就忍麻烦了,肚子可能就炸了。要知道,真正的忍辱就像我刚才所说的:往昔所造罪障罪业,今日偿还,岂不快哉。

因为你欠了人家的,你今天还债,你应该很高兴。第二做游戏想,本来是一场游戏,因为“无常”“无我”,那么这个时候哪里还有什么有人使我嗔恨的呢?没有了。第三点就是以学佛增上缘想,如果这个人真正使你很生气,很烦恼,那你可以去转化这种烦恼,为什么?因为在《涅槃经》里有这样一句话:一切诸鬼神等皆是诸佛菩萨之所实现。你想想,惹你烦恼这个人焉知道他是不是在考验你?焉知道他不是圣贤?你应该很感激他。如果你想学人的话,恐怕是应该烦恼。如果你想学佛,我倒觉得你应该转化思维观念。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你很幸运,有人考验你,你就更容易成就,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的坎坷与烦恼,那么这个人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成就。有人说我学佛什么事也没有啊,我就觉着一天迷迷糊糊这样过着,那你也就迷迷糊糊活着,你也就会迷迷糊糊地没有成就。所以一个人经历过是一件好事,苦难是你的一笔财富,尤其对学佛的人来讲,越是苦难越是财富。

“精进”是对治懈怠的。一个人也学佛了,也皈依了,然后他就迷迷糊糊一天一天的,没有做什么。你皈依了,至少你要有功课,至少你每天都要提醒自己:你要三皈依一次。如果你不能够执行一个只皈依法、只皈依佛、只皈依僧,那你根本不能是一个佛教徒,你每天都在混。皈依,本身要有责任,应该有义务,你应该提醒自己:我是一个佛教徒,佛教徒应该怎么办?应该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别人。我发现很多学佛的佛教徒自从皈依之后,他就与众不同了。他确实一天端着架子,就有权力说别人。我想我从不去说别人,为什么?因为别人是别人的因缘,别人可以教化的时候,你可以说上两句,其实更多的人是不愿意接受别人的说理的,所以我们就应该自己修理自己。

修理自己都是很艰难的,因为我们太爱自己了。所以我们就像刚才所说的:我有我在,人才轮回,人才烦恼,有我在,人才不得自在,不得解脱。所以我才说“诸法无我”,这是佛陀的“三法印”。我们明白这一点,就不应该懈怠。我们要精进,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真正的我们老死将至的时候,后悔已经晚了。所以趁着我们现在这个身体是健康的,我们自己也有因缘学佛,又能够闻到真正佛法,此时不精进,更待何时?一世人生,谁知道哪里去了呢?流浪生死,那是很可悲的。

“禅定”是度散乱,人在往事里纠缠着,一会喜,一会怒,一会哀,一会乐,然后就在回忆中生存,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反思。《圣经》里有一句话:让年轻人憧憬未来,让老年人回忆过去。我觉得回忆过去、憧憬未来都不合适,应该要把握当下。只有把握当下,我们才会有希望,这是根本。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真正的用我们的“禅定”去对治我们散乱的病。 

最后一点是“般若”,“般若”是最重要的,因为他是佛母。只有母亲才能生儿子,只有“般若”才能出生出佛子,才能生成佛陀。如果我们周围没有“般若”智慧,那么“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不能叫六度,只能叫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如果加上了“般若”,就可以叫“波罗蜜”了,否则人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是有漏的,都是狭隘的,都是不完善的,所以我们今天一定要知道五度如盲,六度如导,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瞎子,但是六度“般若”是眼睛,只有有了眼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才会走得更好,才会更完善。对我们每个人来讲,我们应该在“般若”的指导下,来完成我们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般若”就要从“三法印”开始升起,应该从一实相印升起来。就像我刚才说的:这个世界的真相是什么?实相以无相为相,是为实相。也就是说没有真的也就是真的。那你还会挂碍什么呢?你就明白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就不会再挂碍什么了。来的你就接受,去的你也就不挽留,为什么?因为你知道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你知道了之后,你就会对治你自己的苦恼,因为人都贪得无厌,去了的他要挽留,来的他要拒绝,人都是这样,人的毛病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反思,如果你真的想学佛,就要反思、反省、转变,这才叫真正的学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静波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娑婆世界修行的三大困难

我想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佛法修学的法门是广大的,所...

「巴掌」天地念佛修行

正确分别和不分别 当今社会,金钱万能论为人们普遍接...

七字经

天下要数忠孝贤,人间能有几个贤。 只要记得贤人语,...

捡拾零碎时间修行

如果明天就要躺下来,面对死亡,想想你要去那里?想想...

心性上的体悟对学佛人有什么重要性

问: 请师父谈谈关于心性上的体悟对一个学佛人的重要...

八万四千法门怎么来的

在你的生活当中要这样锻炼,你的烦恼就会逐渐减轻,待...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

不论地藏法门、观音法门、念佛法门等等法门,都是提供...

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一位年轻人向清净苦述,由于自己性格耿直,心直口快,...

静波法师《轮回与解脱》

关于轮回与解脱的问题,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即便是...

如何化解情绪不稳定

问: 心情起伏不定,如容易生气、冲动,面对这样的情绪...

皈依三宝,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

能积集广大福德,得大富贵,如为人生前途造了平坦的道...

静波法师:欲望少一点,快乐就多一点

前语 释静波:现为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佛...

云何心能得明净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

增长业与不增长业

我们看到业果的相续跟不相续的两种因缘,接下来我们来...

投生到四天王天的因缘

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

净慧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按照这次活动的安排,今天下午是传授三皈依和五戒。这...

财富的积累,永远是建立在诚信上

2007年底,上海市政管理局,收到一封,寄自英国华恩厄...

在临终之前如何让罪业沉淀下来

假设我们不幸,我们今生已经把某一种罪业,不管是杀生...

念佛是修行的捷径法门

净土法门由阿弥陀佛大慈悲心、大平等心中所流出,尽摄...

宣化上人:善恶两条道

人人想成佛,可是成佛有成佛的条件。人人想做好人,可...

陪病人念佛的经验

以前我在医院当医生,发现很多的患者,不能够接受传统...

知因达果

梁武帝很相信志公禅师,而其他一般人也很相信他,不论...